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朱小蔓:教师的人格——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句子大全 2015-01-09 17:32:59
相关推荐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申请授权请在文末留言

2008年1月3-6日,“李力加的思考”新浪博客发出5篇博客《我的艺术成长》,在旧文章内容里选择,构成以下此文本,表达对先生的悼念!以下为原博文内容:

2008年1月4日博文(2)截图

写在前面的话:

相识朱小蔓(校长、所长)教授,是2000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成立大会。她亲自主持大会,并担任我的讲座主持,那个时候,她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再次相见的时候,是2002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国际会议”,我大会演讲,又是朱所长为我主持讲座。第三次相见,2005年4月,她到杭州浙江大学做报告之后,专门来绍兴,一起就餐并到上虞春晖中学瞻仰教育前辈。

我的著作《艺术成长》写作及修改期间,她亲自过问进度,研究的深度,并欣然为我的著作撰文,让我在学者的引领下有了艺术的成长。

2007年12月10日,已经卸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和党委书记的朱老师,受教育部委托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她专门抽时间又给我打电话,询问本著作出版情况,畅谈20分钟。每次与朱老师谈话都能够得到鼓舞和受到启发。因此,我是幸福的。

艺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复持久的读书学习,离不开每日进行的反思,更离不开为师的良心。朱所长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段论述何等精彩。她这样说:

“我一直主张教育家应该是一个活活泼泼的人,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一直不相信非常沉闷、闭琐、小气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教育家。只有具备大将风度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一个人有许多优点,但没有胸怀决不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是愿意使所有的不好的东西,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好一点的人。”

著作封面图,选自2008年博客

下面是先生为著作所撰写的序言(专题论文)节选:

教师的人格——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节选)

朱小曼 博士 教授

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人格境界。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坚持强调教师的人文素质及其人格,尤其是教师的情感——人文素质和道德智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教师教育职前课程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凸显教师教育中起关系平衡作用的“人之生命关系”,重视开发初任教师基础的职业认知、情感和态度,重视教师创造热情的激发、审美意识体验、审美能力的生成及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生活体验的过程,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对教师教育阶段学生及初任教师自身的特殊要求。

关于艺术教师的成长

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旨趣在于,建构具有实践品格的、鲜活的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伴随着对教师情感——人文素质研究的深入,一个艺术教师的成长不仅是艺术(美术、音乐)学科技能层面的问题,其核心是观念层面的问题。这涉及到艺术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等各个层面的理解与认识,但最核心的基础,是艺术教师职业的情感——人文素质。只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其内化到个人化的情感领域或个人化的经验领域中,才能真正成为艺术教师内在的情感——人文素质。

李力加老师在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三年的实践研究中,由柏拉图创建的主题“艺术应为教育任何自然而崇高的形式”出发,到对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里德爵士阐扬的观点“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进行实践性诠释。在初任艺术(美术、音乐)教师职前专业学习与成长阶段,提出“艺术成长——教育的基础”之概念,以亲和艺术(美术、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专业发展与人的成长为指向。提出,艺术是触及人的灵魂的。在教师教育的专业成长中,用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开启学生的心灵,当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被课程文化唤起之时,处于新的经验程度的时候,其本体的生命力得到提高。他认为:

当教育教学中的文化学习活动,作为能够为学生提供艺术体验的事与物,能够成为学生心灵本质发生变化的导线时,也就是说,课程与教学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心灵体验感受深刻的时候,这个情境过程与最终结果,是在体验中完成的。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之人格化的承担者,以关心下一代福祉为职志,要为下一代的幸福而筹划与奉献。教师所承担的特殊角色及其工作是教育道德性的具体体现。教师职业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蕴涵在优秀文化中的伦理价值汲取与提升出来,以此来影响启迪新一代的心智,提升他们的道德人格境界。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最为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人格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道德性理解为教育诸种属性中最为重要的属性。

真正艺术化的教育,是触及人灵魂的感知,唤起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在自身各种感官统整的基础上,做出对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而不是停留在某一技术层面上的模拟。这样的教育观点包括了对两个专业学生对美术、音乐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与把握过程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引导。

在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学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教学目标达成中,力加老师在自己日常教学实践里,倾注了大量心血,以教学日记、教育叙事、与学生学习文本对话反思等方式,积累了40多万字的反思性文本记录,特别关注那些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教学细节,由教学现象的研究,提出对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带有实践性意义的认识,并在课程教学体系的架构中,阐述理论上的见地。

这一实践证明,当今时代对教师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期待,自主成长型教师是教育全民化、信心化、终身化、学习化的内在呼唤。教育经验表明,凡是优秀的教师无不是自主成型的教师,自主成长是教师职业人最好的生存方式。

职前教师实现自主成长,需要的是,开放心胸、通达的人生境界追求,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基本形成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又有相对专精的学科知识的初任教师素养;道德是用以规范社会关系的,是每一个个体籍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师生教学互动方式来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的实践活动,它决定艺术教育信念的确立及养成教育必居首位。艺术教师作为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践行者,承担着把一个个未成年人培养成能传承和创新文化,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人。首先就要在职前的教育活动中,基本确立和具备从事艺术教育教师的特殊角色及其职业特征的心理与素养,要求其人格和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必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有积极影响、正确引导的责任。使之变成个人化的教育哲学的信念、理想和情操。教师思想的基础首先是对学习者的关怀。传统师德讲教育之爱,但今天的教师关怀不再是单向的,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强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负责任的,是彼此能感受到的。

力加老师在其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提出:与学生对话,是一种人与人平等的、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是一种协商。每个艺术教师都是有其学科背景的,愿意不愿意以协商的观念面对每个学生,是衡量一个合格艺术教师的基本标准。当一个教师不明白教育是对话、是协商、是沟通、是交流的时候,就不明白什么是教育。

在今天,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对那些由于社会变迁、生活和家庭的原因处于不利地位的未成年人,更需要倍加关爱,给予尊重,因为情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基础,自尊是道德的起点。教师要影响学习者。教师的人格和学问融为一体的力量,是一种非常非常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两者缺一都是永远不可企及的、都将永远不能领悟的神奇力量。

我的观点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感情、道德、理智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处理好的。其本质就在于,每一个有良心的教师、有良心的教育研究者所追求的,所希望的是,能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把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道德的因素统合在一起,真正实现触及人心灵的教育。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认知的,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其实也是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只有把教和学过程中的认知和体验相互整合、相互支持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常常看到离开教育的教学和离开教学的教育,教育和教学相分离,这样的状况让我们担忧。如果教师们都能够用教育现象学的眼光和研究方法来看待教师教育的话,以触及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叙事,如,在力加老师著作中,记述了被白血病夺去生命的音乐教育专业女学生徐依的故事,由此的对话与思考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点,每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以自己的生活经历,这中间包含智力的因素、身体的因素和情感的因素,与徐依进行比较中,得到是整体化的、是一种融合在一起的进步,是镶嵌在一起的进步。所以,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教师能够发现一个生命的希望,发现一个生命的力量。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发现一个生命的希望,不能用自己的劳动心血来唤起生命的力量的话,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在教学上,我国广大教师一向勤奋而认真,但今天的教师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的量,更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善于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

时代的发展,使教师的角色变得更加多元,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创造者。他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家长社区的沟通者,更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守护者,尤为重要的是他要在大学生面前带头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正是现代教育生活本身的更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元,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生长、日愈丰富,由此而催生和锤炼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师德品格。

关于教师发展的专业研究

教育实践中蕴涵着丰富的、大量的、复杂的、千变万化的问题。问题是产生理论的根源,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研究,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来源于问题。

但是,天天在课堂上的人,不一定对教育实践有真切的感受,不一定对教育实践有敏感性。许多教师工作了许多年,对教育实践却不一定敏感。他们以为自己有教育经验,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什么东西是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东西,什么东西是最值得自己去认真观察、对待、处理、思考的东西。因为任何现象都存在着两重性:即重要性或不重要性;本质性或浅表性。教师要有甄别事物的两重性之意识和能力。不要认为自己处在现象中,对经验就一定很敏感。许多教师天天都在教育实践中,天天接触学生,一旦进行理论研究,却不一定具有教育实践的敏感性。这是为什么呢?要解答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师?——这两个根本性的概念切入。

从《艺术成长——教育的基础》这本著作中,可以看出李力加老师及团队研究者对艺术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敏感。

著作的上卷,主要以李力加老师三年来自己的教学日记、坚持每周听课后的教育叙事分析,与学生学习文本的对话反思为内容展开的教育反思。以教师教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业中最鲜活的教学故事、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记录为研究原点,由此对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进行思考。既有实践性的问题,又有对课程理论、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的分析。

这样的教育研究证明:教师研究就是教师的工作,工作也是研究。这个研究是一种态度,它首先是一种态度,这个态度是什么?是教师把自己融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而不是自己在教育之外。我们推崇一种自然主义的态度。最终我们要回归到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做研究,把学生和老师作为研究的中心。我们主张回到教育生活的世界,日常的教育生活世界,通过老师对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实践中的体验进行研究,通过这种研究更好地理解学生,也更好地理解自己。

教育学的态度就是教育学把教育工作本身看做研究,把研究看成教育工作,教育学的研究最终是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师自己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我成长看做自己的研究目的。所以,这个研究就不能够离开教师的教育生活再去寻找什么题目,研究的课题就在教师的教育生活之中,就在课堂上,就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在每一个和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逐步地培育教师发现意义的敏感度,洞察事物的敏感性,也就是洞察力,要培育和锻炼教师反思自己发现和洞察出来的现象的能力。

著作的下卷里,汇集了对美术、音乐教育两个专业学生25篇本科毕业论文的反思性研究,是将研究中心由本科生毕业论文这一角度为切入,针对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展开思考。其次,是这个研究集体对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体现了老师们对艺术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的理论观念。

下卷里对传统的高师艺术专业课程改革有借鉴性意义的文本是,李力加、修海林老师他们的研究集体已经进行了三年实践的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被称为“三课”的实践性课程与教学文案。这一课程体系的出台和实践,源自于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反思性评价研究。作为教育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的李力加、修海林老师,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最大的瓶颈——艺术教师,有着深切的体会。因此,“三课”课程体系正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对艺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要求之上的。书中所反映出的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改革实践,对于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美术、音乐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改革,对于落实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试行)》都有着再实践的意义。

一个真正走进了教育的研究者,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深入教学实践的研究。今天的社会,大家都可以通过电脑去处理所谓的客观知识,但是多姿多彩的教学生活才是教育研究者最值得期望的,是带有个性化色彩的、有原创性意义,又具备普遍性教育推广意义的。

这说明,教师教育研究可以用人类(教师、学生)体验这样一种更加具体的方式去做,比如说描述的方式,解释的方式。这是通过对学生本体性的心理的唤起,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对世界的一种完整理解和认识。令人高兴的是,李力加老师著作《艺术成长——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揭示的教育观念,正在沿着这样的新方向走,试图把教师教育的目标丰富为知识的、情感的、能力的。力图真正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的教育目标。

所以说,今天的社会,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做教育研究,应该呼吁优秀的人来做教育。如果只是一些智力不高,情操不够的人来做教育,教育是没救的。因为,毕竟教育是人的事业,要靠教师、靠带头人、靠有影响力的人、靠教育家来做。教育家如果不优秀、不聪明、没有智慧、没有健全的大脑和理智、没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教育是做不好的。我一直主张教育家应该是一个活活泼泼的人,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一直不相信非常沉闷、闭琐、小气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教育家。只有具备大将风度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一个人有许多优点,但没有胸怀决不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是愿意使所有的不好的东西,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好一点的人。

仅以此文沉痛悼念教育家朱小蔓教授,感谢她一直以来对我的教诲!

《艺术成长——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上下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李力加|

编辑|冯海超|

【全文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请顺手点个赞(文末“在看”)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