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校联考语文试题 答案和评分标准

句子大全 2014-12-30 21:57:48
相关推荐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报告》,自2013年以来,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而且,2016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评游戏数量的71%。(摘编自《澎湃网: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最佳方案吗?》)

材料二: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某些游戏厂商虽然推出游戏防沉迷系统,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因为网游后台没有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以游客身份登录的,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摘编自《凤凰网: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亟须实行游戏分级制》)

材料三:

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防止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网游的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摘编自《新华网:网游在和我们争时间?》)

[注]游戏收益:指在游戏中取得的经验值和虚拟货币。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十多年前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就已经在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中推行。

B.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违反游戏防沉迷条例相关规定。

C.当前不少成年玩家沉溺于网游,其心理成因与那些青少年玩家有某些相似之处。

D.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的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E.大力推行绿色游戏,运动锻炼等有益活动,就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9.当前游戏防沉迷系统取得的效果欠佳,主要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与乡人蔡克俱知名。袭父爵,除山阴令。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转太子洗马。在东宫累年,甚被亲礼。及太子废,徙许昌,贾后讽有司不听宫臣追送。统与宫臣冒禁至伊水,拜辞道左,悲泣流涟。都官从事悉收统等付河南、洛阳狱。付郡者,河南尹乐广悉散遣之,系洛阳者犹未释。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所以废徙太子,以为恶故耳。东宫故臣冒罪拜辞,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谧语洛阳令曹摅,由是皆免。及太子薨,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后为博士、尚书郎,参大司马、齐王冏军事。冏骄荒将败,统切谏,文多不载。迁廷尉正,每州郡疑狱,断处从轻。成都王颖请为记室,多所箴谏。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司徒左长史。东海王越为兖州牧,以统为别驾,委以州事,与统书曰:“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统举高平郗鉴为贤良,陈留阮修为直言,济北程收为方正,时以为知人。寻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永嘉四年,避难奔于成皋,病卒。(节选自《晋书·江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B.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C.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D.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中原人士之外的边民。

B.东宫原为古建筑,多为太子住处,借指代太子;如《陈情表》中的“当侍东宫”。

C.诔,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主要列举死者的德行,如《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

D.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变成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统正直敢谏。他忧虑氐、羌之乱而进《徙戎论》不被接纳,后来先后担任齐王冏军事和成都王颖的记室,依旧多所箴谏。

B.江统忠诚重义。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他送行到了伊水,被收付洛阳狱中,后来由孙琰向贾谧说明事理才被洛阳令曹摅释放。

C.江统识微见远。孟观出兵平乱擒住氐帅齐万年,江统建议朝廷采取怀柔发遣之策;此论未被接纳,事实发展印证其深识远见。

D.江统知人善荐。东海王司马越担任兖州牧时委任他为别驾,他向司马越推荐郗鉴、阮修、程收等人才,被赞有“知人”之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5分)

(2)下车,辟孔文举。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

E.“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15.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后,指出了“无所待”的状态。能够表明这种状态的句子是:“,,。”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志趣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②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③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④在静安区某停车场内,上万辆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统一集运到这里,各色各样,密密麻麻,野生藤蔓随意缭绕,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⑤每到3月12日,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⑥昨天偶遇睽违多年的老同学,长期分别,短暂相聚,我们却没有拘谨不适,反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忆起彼时的人事物情,不觉失笑。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潜能、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B.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22日浙江金华东阳市画水镇画溪二村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妇孺儿童。

D.据广铁集团最新消息,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广铁集团决定自8月23日5时起,对管内部分线路采取列车停运措施。

19.阅读下面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3分)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

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

A.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B.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

C.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发展的努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但是① ,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②;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③ ,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生基础的态度。

21.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归谬论证的句子。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6分)

例句:如果流行的一定是被喜欢并接受的,那么流行感冒也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疾病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四大名校”联考试题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B(A错,“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C错,“都认为……加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D.错,“消极”原文无此意。)

2.B(并不是各自完备。)

3.D(孟子是赞成“适度消费”的。根据后文对“过度消费”的阐释逆向推理,“适度消费”是指消费不得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也不可“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所以,选项中的“连续消费”有可能是适度的,也有可能是过度的,不能全部用“减少”来表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A(B项,“痛恨父亲的专制”不妥,父亲虽然粗暴,但他的粗暴多数因哥哥做了坏事而起,不能算是专制;在文中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对父亲的“痛恨”,更多的只是劝解与哀求。C项,对饮时的沉默,反映的是父子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D项,“父子相互关爱”只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出现,不是贯穿小说的线索,“父子关系的变化”才是)

5.(1)“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2)“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我”是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或答“写作视角可以与人称结合,第一人称,增强真实性,便于抒发情感”(答“‘我’是全文的线索”不得分)(1点2分,2点3分,3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

6.(1)第一句,指父亲与大哥相互仇视、对抗,根本不把劝解的人放在眼里。(2)第二句,指大哥与父亲相处融洽,彼此关爱,忽略了旁人的存在。(3)作者借此表达希望父子两代人能够消除隔阂对抗,走向理解和谐的主题。(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B(根据材料一第1段的叙述,《王者荣耀》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是迫于公众压力,因此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比其他企业更为积极)

8.CD(A项,是对原文“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的歪曲,十余年前标准出台时是在“7家运营商11家游戏”中推行,并不一定包括网易和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实际上名单中也没有暴雪。B项,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等行为虽然以逐利为目的,但并不是游戏防沉迷条例所禁止的,“违反”一说不成立。E项,即使是“最有效手段”也不可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游”,说法太绝对)

9.答:游戏厂商为了经济利益执行不力;不少青少年希望在网游中寻求精神寄托;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家庭关怀、学校教育有所缺失。(每点1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D(原文为“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11.(3分)A(应是“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以族类划分,而不是以地域划分。)

12.(3分)B(文中没有说江统被收在哪里。另外,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也不对,太子是被贬到了许昌。)

13.翻译

(1)(东宫原来的属臣)在路上哭泣,不顾重罪(或:不畏重刑),反而更彰显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们。(应该将主语“东宫原来的属臣”补充出来;大辟:大辟是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在这里直译应当是:不畏杀头之类的重刑;“不顾重罪”属意译。)

(5分,得分点:路次,于路次,在路上,状语后置;辟,刑,法,罪;乃,反而;彰,彰显;释,放,释放。)

(2)(王子师)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们兖州有没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样贤达的人没有?(5分,得分点:“下车”:到任;“辟”:征召;“贵州”:“堪”:能够;“应此者”,直译应当是“符合(像他们一样优秀)这个标准的人”,应,符合,适应,顺应。)

附译文:

江统,字应元,是陈留国圉镇人。江统性情沉静寡言,志向远大。当时人们给他的评价是“高峻少言的江应元。”与同乡蔡克一样闻名。成年后继承他父亲江祚的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当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大将军孟观率军西征,亲自擒拿氐族统帅齐万年。江统深入思考东夷、西戎、北狄和南蛮扰乱中原的现象,认为在萌芽状态时就应该杜绝,于是作《徙戎论》上奏:“这些人都可以发令派遣,让他们回到本土,以安慰他们羁旅在外怀念故里的情思,解除我们华夏民族的小小忧患。惠及中国,安抚四方,德泽延及永世,这才是长久之计。”但皇帝没能采用。不超过十年,夷狄这些蛮族侵扰中原,当时的人敬服江统的远见卓识。他改任太子洗马。在东宫多年,很受太子亲近礼遇。等到太子被废除,迁徙到许昌,贾皇后暗示有关官员不要听任太子的属官追去送别。江统和太子的属官冒着禁令到伊水,在路旁拜别,悲泣不已。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把江统等人都抓获交付到河南和洛阳的监狱。交付到河南郡的,河南官员乐广把抓获的官员都遣散了,拘系在洛阳的官员还没有获释。都官从事孙琰劝说贾谧说:“废除并迁徙太子的原因,是认为他作恶的缘故罢了。东宫原来的属臣冒着罪名拜别,在路上哭泣,不顾重罪,反而更彰显太子的美德,不如放了他们。”贾谧告诉洛阳县令曹摅,因此被抓获的官员都免除牢狱之灾。等到太子去世,改葬的时候,江统作诔文悼念,叙述悲哀之情,被世人敬重。后来担任博士、尚书郎等官职,再后任大司马齐王司马冏参军。司马冏骄奢荒淫,(在讨伐他的战争中)将要失败,江统恳切劝谏,文章大多没有记载。调任廷尉正,每每遇到州郡里有疑点的案件,都从轻判断处理。成都王司马颖请江统担任记室(掌管章表书记文檄的官职),江统对司马颖多有劝谏。上疏评论陆云兄弟,语言很切要精到。因为母亲病故,他去职奔丧。服丧期满后任司徒左长史。东海王司马越担任兖州长官,让江统担任别驾,把兖州的事务交付给江统,给江统的信说:“过去王子师到豫州当官,还未到任,就征召了荀慈明;到任之后,就征召了孔融。你们兖州有没有像和荀慈明孔融一样贤达的人没有?”江统推荐高平的郗鉴为贤良,陈留的阮修为直言,济北的程收为方正。当时的人认为江统有知人之能。不久他被提升为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永嘉四年(310)避乱逃到成皋,不久病逝。

(二)古诗阅读

14.解析:B D(B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结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D项,“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不对,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诗人的反话,他们招致“物议”的真正原因是为人迂直,坚持操守,所以为小人所不容。)

15.(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2)用典(或对典结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每点3分,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首尾的虚字可略去,完整答出也可以)(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B(①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此句“含量”语境不合,此处宜用“微乎其微”。②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根据语境“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可以看出,此处用“当仁不让”来形容“杨扬主动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符合语境;③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④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也作“蔚为大观”。感情色彩错。⑤身体力行:亲自参与实践;使用正确。⑥不合语境。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投缘,像老朋友一样,句中两人曾经同学)

18. B(A逻辑错误,应该是先个人再国家民族;C错,语意重复,“妇孺”中的“孺”即“儿童”之意。D杂糅。“受台风‘天鸽’影响下”去掉“下”字)

19. A(这是一则类比论证。原文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题干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题干把独立的学校类比为独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应该跟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A项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独立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B项排除;具体做法如何题干没有涉及,C项排除。D项从反面来说,不如正面表述的A项到位)

20. 答案:①何者为本,何者为末(2分)

②两者是主从(或主次)、轻重关系(意思对即可)(2分)

③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注意句式与前文一致,1分)

例一:如果作品水品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例二:如果作文有可传的秘诀能够代代相传,那么作家这一行当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了。(改自鲁迅《作文秘诀》)

(每句3分,符合归谬逻辑,语言简明,无语病,结构大体一致即可得分。)

22.写作(参照2017年高考评分标准)

简析:这个作文题与1999年的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相似,典型的评论,可以或者应该抓的评论点有二:1、思想内涵,这是最重要的,2、艺术上(对联的角度)。当然就材料的叙述来看,只要写了思想内涵的评论就算扣住了题,如果以思想内涵为主,兼顾到艺术上的,算是很好的。评论中必须做比较,一副对联,三次变化成为四副对联,这比较有点复杂,会让学生难受,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深圳市2018届高三年级四校联考作文解析

一、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

题目要求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一对联的源、流演变中的选择,选出自己“最喜欢”,其实,内在是在选择中看出考生对“担当”的理解。可以说,选择是表面的任务要求,选择理由的深层阐发是内在的任务要求。

因此,“如何担当,怎样担当”是这首作文题的写作思维及运笔的重点。

这道作文题目不妨称之为“内窥式”写作,既然考生择一“最”,就要内窥入深,否则就有浅尝辄止之嫌。当然,“内窥”为最用力的功夫,还要有“外延”的能力。考生要引得进去,爬得出来,在咬文嚼字上用足力道,既能言出所选择的内在深意,又能结合此联中传达的历史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当下的时代需求,当然,如果能深知材料中所涉及的前因后果和时代背景,写出文章,有书卷气而无书呆子气,则可能为佳作。

题目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也有着相当大的难度。应该说,这道作文题是向着高难度去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儒家文化内在逻辑的不同侧重的理解,却又是借一对联入题,切口小,入口小,又不可绕道而行。不需要回答要不要“担当”,这个无需回答,而是要“担当”,只不过,在选择某一版本的对联后,需要回答“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担当”“怎样来担当”等。

在此前提下见仁见智,考生可以从杨继盛、李大钊、杨联陞、钱穆四先生拟联中任选一联来理解,但不要超过一个,否则违背要求。考生需要阐述“最喜欢”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若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则难以出高分。

三、材料解析及立意阐释

(一)材料解析

1.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铁肩”比喻勇于承担重任的强者。“辣手”本意是毒辣的手段,引申义是能手,对某方面熟悉的人。“铁肩”与“辣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强势而霸道的形象,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事业型人才,是一个狂飙突进、横冲直撞的子路般的担当者。这则对联的“担当”有一股子路见不平的“愤”。

(备注: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谈及杨继盛。)

2.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妙手”常见组词是“妙手回春”,“妙”在技艺和能力方面相对于“辣”的机械和激进,要婉曲和精明不少。“妙手”指精妙的手艺,手法,用“妙手”来写文章,可见人在传道受业方面需要有点受众意识,要让受众能接受你的道义。然而在勇于担当方面,在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还是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3.杨联陞“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担道义”何尝是英雄豪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的肩膀也能或多或少的分担一点,哪怕是为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承担责任。“庸手犹当勉著文章”降低了自我过高定位所带来的负累和压力,意在强调,无论你资质平庸还是天资聪颖,都应该勤勉地“著文章”。在倦于学之际,在愿有所息一念之间时能警醒自己:生无所息。钱穆是国学大师,学生杨联陞是海外汉学的先驱者,师生二人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诸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并匡扶了中华文脉(1967年的历史背景与师生二人的身份不言自明)。此外,杨教授还曾任赵元任先生助手,与胡适论学谈诗二十年,谊兼师友,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汉学界的检察官”。

4.钱穆“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化用傅尃(bù)《夜吟寄钝剑》:“风云只手开天地,道义双肩并古今。”钱穆作为老师,往往有更深层的意蕴,他不但肯定了杨联陞的自勉,而且赋予“双肩”和“只手”一个最直观的意思,即“简单”或“单薄”。人人有“双肩”,人人有“只手”,无需吹得天花烂坠,我们担当,无非就是举手投足之间。“担当”不是暴虎冯河,更多的是无所谓、有所为。钱杨师生对这幅对联的改动(窜改),各有深意,而钱的改动,更是一种升华。

(二)核心概念阐发:“道义”与“文章”

我们发现,四则对联都有“道义”和“文章”。道与义在古代是各自独立的两个问题,《论语》对“道”与“义”都有论及。关于“道”,《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提出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思想,最具本质意义。《论语·学而》中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似乎更具现实意义。“道义”在当下可以粗略地阐释为道德义理,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为人处世的约束和规范,每个公民都要承担与其年龄段和身份相适应的“道义”,“道义”具有映射特点,让他人承担过高的“道义”是一种精神绑架,反之,则是无原则无底线的迁就。“道义”是相对的,其本身就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或明朗或潜伏之准则。在本题中,“道义”可视为一个整体来看,不需要分开。

“文章”不单是古人表情达意、互相应酬的必需,而且儒家信奉“述而不著”,古人不刻意追求严谨性较强的论文和专著,而是在论述类文章中娓娓道来自己的思想,或者说是言传身教,那么广义的“文章”就是人思想的载体、结晶。中国文人追求“君子不器”: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则形而下的“器”比不上一个人的修身养性之“道”,这样看来,率性而为的文章,在自由度上要远大于成体系的理论。文章抑或道的传承靠人,靠一篇文章来点化和改变人。这样看来,上下联的关键词“道义”和“文章”可以互文,可以统一为做人、做事和影响人。

(三)立意建议

综上,立意的逻辑起点建议如下:选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侧重在“担当之勇”——敢于挑战的勇气,大无畏的精神;选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侧重“担当之妙”——道义担当,妙手为文,勇于担当,自信而为;选杨联陞“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的,侧重于“低调自视,不弃担当”,可以谈匹夫有责,虽平庸却不弃担当之责任;选钱穆“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的,侧重于“平实担当”,强调为人、处世、治学等的脚踏实地作风,担当无可弃,担当自在寻常时,为人为学均要有社会责任感。

四、其他说明

题目驱动要求如下: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最”具有排他性,因此考生最佳四选一;

明确你的选择,要求考生迅速承题,不得大段复述题目,搞版面拖延战术;

2.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这里观点先行,进而是态度,文字驾驭能力高的考生,可以针对其他三联的一些不同词汇表态,即“不承认,但不否认”。“理由”是写得深刻的主要评分依据。作文的发展等级,主要看理由是否有完整严密的逻辑链,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3.自拟标题,则不许抄袭四则对联中任何上联或下联,至多化用关键词诸如“只手”“双肩”等。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生可能窄化理解“文章”,而倾向“道义”,诸如“文天祥”“魏征”“荆轲”等渲染所谓“道义”事迹可能频现。

五、阅卷层次(拟)

一档卷(55-60):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逻辑严谨,结构整饬;有新意,有文采。例如:(1)开篇亮观点,甚至题目中彰显观点,有明确选择或明确肯否的;(2)能旗帜鲜明地扬善弃恶、能逻辑清晰地阐述“如何担当,怎样担当”的;(3)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文采优美的;(4)能从材料中引发深刻的道理,语言朴实无华却有一定功力的;(5)在文体应用、立意、构思等某一方面有创新的。

二档卷(48-54):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例如:(1)能从所选对联中引出有深度的道理,但为文章法或语言等方面略有瑕疵的;(2)在立意、结构、文体某一方面有创新,但在说理逻辑、语言表达等方面略有瑕疵的;(3)有灵气、有新意,能从材料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但素材或史料运用方面略显稚嫩和机械的。

三档卷(43-47):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例如:(1)新意不够,主要围绕“我们要担当”,而在“如何担当,怎样担当”方面少有涉及的;(2)能从所选对联中引出一定的道理,但在内容、结构、语言方面较平庸的;(3)能大致说一些道理,但道理空泛,语言有华而不实之处的。

四档卷(37-42):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例如:(1)大致符合标准,但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高谈阔论的,全文读起来昂扬过度,有故意拔高(升华不自然)之感;(2)罗列现象、泛泛而谈、穿靴戴帽、生搬硬套,全文读起来为“百科全书”“素材列锦”之感;(3)基本没有读懂题目,脱离材料中心意涵或仅是沾边一笔带过“担当”,全文读起来缺乏思考、认识肤浅,展现出考生较低的社会认知程度;(4)内容乏善可陈,语言实在稚嫩,语病较多。读起来和初中水平无异的。

五档卷(31-36):脱离题意,另起炉灶,文理不通。五类卷都是没有答题或根本不按照要求答题的,例如:(1)几乎没有完成“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这一任务驱动,硬凑了800字;(2)或许是来不及写了,夺路而逃,反复在公理性质的问题“我们要担当”缠绕陈述,乞求阅卷者能给一个交代得过去的分数;(3)内容单薄空洞,完篇仅限于涂满答题卡,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残卷:全文不足400字按残卷给分,400字以上每少50字扣一分。20字以下,写1个字给1分。

套作和抄袭:套作问题经阅卷现场统一意见后酌情裁判;经查证为全文抄袭的按15分以下赋分;反动文章(含玩世不恭地游戏考试的,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按0分处理并报送相关单位备案。

其他:无题文扣2分;错别字(随意楷化草书成不规范的简化字、二简字也算)1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上不封顶(的地得用错统一算1分);标点错误多至多扣3分(一逗逗到底扣1分);卷面涂改混乱不堪影响识别效果的酌情扣1—2分。(高映东葛福安)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另有稿酬。

投稿邮箱:120156131@qq.com,请注明“原创”字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