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王子豪:浅析《西游记》的不同解读方式

句子大全 2014-11-07 14:19:13
相关推荐

在影视、文学、艺术作品方面,1961年由《西游记》改编的动画作品《大闹天宫》获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85年改编的动画作品《金猴降妖》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都是我国手绘动画巅峰之作,内容也较为原汁原味;近十几年,改编创作的西游题材电影作品《大话西游》系列以及《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等等,都收获了较高票房和广泛好评,充分展现了“西游”这一IP一直以来的受欢迎程度,但也曾因不尊重原著而备受批评。在文学作品二次创作方面,特别在网文作品中,以《西游记》为蓝本的二次创作数不胜数,虽总体质量参差且与《西游记》原著关联不大,但其中不乏或者论述清奇、或者脑洞大开、或者令人捧腹的文字,成为网文界中引人注目的一部分。文献[2]对上述改编作品中的文化创意做了深度分析。

在文学评论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自由和价值取向的改变,关于《西游记》的内涵主旨和人物形象也出现了很多“高谈阔论”和“深度挖掘”,例如将四人小团队看作是职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悟出职场里如何做人的道理;又如从阴谋论的视角考察整个取经历程,完全推翻经典的认识,胡思乱想一通,别有一番趣味。此外,从西游记中取材创作出的歌曲、戏剧、游戏、摄影等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或商业作品也十分丰富多彩,例如脍炙人口的张卫健版《西游记》、经bilibili拜年祭而爆红的《九九八十一》、华晨宇改编的86版西游电视剧片头曲《齐天大圣》,以及那些屡见不鲜的西游主题的网游、动漫联动角色、Cosplay及周边等。

总之,《西游记》特别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物象已经深入中国文化骨髓,成为国人认知中的基本构成部分。但改编作品大多不忠实原作,而是添加自身想象、社会背景、当时的价值取向来进行自由发挥,重新塑造一个源自原文但又有别于原文的人物形象或是故事展开;文学评论也更注重“新奇”而不是“合理”,常常刻意地去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而略显牵强。文献[3]着重分析了影视作品中的种种人物形象再塑和文学观念、社会价值的折射。

另一方面,文献[5]指出,即便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孙悟空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早在元朝就有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塑造了一个无恶不作、妖性不改的妖魔孙悟空形象;但经过吴承恩《西游记》以及其后的《西游补》《后西游记》《续西游记》,几百年来孙悟空的形象一直稳定在“神猴”这一层面;直到现代,种种改编作品和文学评论又打破了这一经典形象,重新出现了“人化”“魔化”乃至“娘化”孙悟空的改变。本文无意找出改编作品或文学评论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进行利弊分析,而是试图对这些改编作品和文学评论中出现的解读《西游记》的方式进行分类,并分析这种解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之间的联系。

二、不同解读方式、时代背景、价值取向

颠覆式解读

所谓颠覆式解读,是指对《西游记》原著所描绘的孙悟空等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式重构,或对取经过程进行了推翻原作的挖掘和想象的解读。在近二十年的种种与“西游”有关的艺术作品和文学评论中,颠覆式解读屡见不鲜,充斥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环境。

最为广泛的颠覆式解读要数网络文学中的种种奇葩。自从网文盛行,占据着各个年龄、各个行业、各种群体的碎片阅读时间后,一种发泄式的网文创作模式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网文中充斥着暴戾的气息,宣扬着利己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无限拔高自身、矮化对手,动辄打倒一切,迎合着那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的人们,借由代入原理将主角的获得感传递给在现实中失利的可怜人。在这种背景下,加之西游题材的火热,不乏有网文作者创作出空有西游世界观框架,但芯子却是网文套路的作品,因此在网文界出现广泛的颠覆式解读也不足为奇。这些颠覆包括但不限于:阴谋化整个取经过程,将取经之路解释为一场利益之争,师徒四人成为了棋子;平凡化孙悟空形象,将现代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底层百姓的恋爱、生活、工作故事安排到孙悟空的身上;萌化乃至娘化孙悟空形象,由一个强势的英雄变为了一个弱势卖萌的宠物猴;魔化孙悟空形象,作为一个至高武力的代表,无恶不作,奸诈狡猾,极尽渲染绝对自由或是处世圆滑而无原则的“恶”的形象。网文发展短短几年,《西游记》特别是“猴哥”的形象便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但好在,这些出现在网文中的颠覆式解读,大多只是一个空壳子,甚至与原文毫无关系,空有从影视改编作品借来的单方面幻想,没有对原文的实际考证。与其说“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彻底得以颠覆”,不如说“孙悟空的同人文枝叶繁茂”。虽然上述颠覆让正经而严肃的读者感到荒谬、无趣乃至过分,但笔者认为这些颠覆式解读不足为怪——因为《西游记》作为国人骨子里的文化符号,又处在网文迅速发展的时期,被拿来做幻想载体十分正常;也无可厚非——因为它们不过是出现在网文中,作为一种发泄式的、无根据的幻想载体,并非严肃的考据分析。

相对网文界轻松调侃般的颠覆式解读,文学评论中也出现成体系的颠覆式解读,则令人感到惊奇。例如近几年脍炙人口的“真假美猴王”情节的颠覆在各个媒体平台十分流行,作者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举证说明六耳猕猴才是后来取经路上的孙悟空,而其中的核心支撑则是现代的职场成功学。种类繁多的颠覆式的评论最终总是能将话题转回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场景,具有鲜明的现代思维特色。

抛开各种颠覆式解读自身所蕴含的现代情景,一般地说,从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西游记的一部分情节,总是能展开一些清奇的脑洞,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恐怕不是《西游记》本身可以被如此颠覆式解读,而是在现代这个特定的紧张高速的时代《西游记》被赋予了符合现代人心理的解读方式并得以传播。

这些颠覆式解读的出现事实上也反映出现代人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价值取向。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越来越开放、多元、追求自由、贴近人性。暂且不论各种观点的论据是否充足,分析是否合理,从过去只有一致统一的声音,到现在每个国人都有他自己心目中的《西游记》,或者源于对原著的深入研读,或者只是源于周围西游元素的点滴印象,人们敢于、想要将自己对《西游记》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坚持下去,从侧面也反衬出《西游记》的独特魅力。

发展式解读

所谓发展式解读,是指对原作保持一定程度尊重的基础上,将现代人对原作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的理解、期望、幻想、祝愿融入原作而产出的改编作品或文学评论形式的解读。正是这些源于但又独立于《西游记》的作品,赋予了《西游记》别样的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不断扩展着其承载的宏大世界观,给人们带来新的广阔而绚烂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让《西游记》中的种种物象更显生动活泼,让他们扎根生长在一代代国人的骨子里。

最具典范性的发展式解读,当以在电影改编方面,周星驰的西游系列电影为代表,特别是近几年的降魔篇和伏妖篇。在降魔篇中,把取经之前的孙悟空、猪刚鬣、沙悟净渲染为邪恶的“魔”,而把唐僧升格为心中有佛的驱魔“人”,讲述的是唐僧在收服三个徒弟的过程中的成长之路。在伏妖篇中,则突出了师徒四人刚走到一起时,内部矛盾的激发与缓和的细节,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在种种磨难中共同的改变、磨合与成长。

降魔伏妖篇与《西游记》原作,既是独立的,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独立”,是因为两者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相差甚远的。降魔伏妖篇的情节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游记》原作,是仅参考了原作的情节与人设,而进行的重新编剧。并且就体裁而言,降魔伏妖篇作为电影,相比《西游记》这部小说,降魔伏妖篇充满了现代元素和喜剧元素,特别是引入了对爱情的渲染,使得唐僧更容易走进寻常现代人的内心,剧情也更加细腻、人性化;而整部影片的视角也集中于师徒几人“人性”的磨炼、完善和成长,而失去了《西游记》的宏大与奇幻性,是一部专门面向现代人生活经历的改编影视作品。

但降魔伏妖篇又与《西游记》有着深刻的联系。在星爷的眼里,西游之路是多情的。唐僧并不是那个佛法高深无欲无求的高僧,孙悟空也并非嫉恶如仇潇洒无敌的行者,如果有真的西游之路,那师徒四人也必定不会只有些高高在上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对话,他们的对话一定是通俗的,富有感情的,细腻琐碎的,他们在取经之路上也必定会有人性的磨炼与成长。这些想象就是对《西游记》原作的发展——将现代的价值观融入到西游的故事里。如果将其填充到原作,那么这些情节显然是违和而又荒谬的,但在现代人的视角下,这些情节又似乎不是不可以接受,因为这既没有明显的大矛盾,也符合现代人的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幻想。

降魔伏妖篇既是一部独立的狂想曲,又是一部恰到好处的、面向现代人的番外,它可以作为现代人眼中师徒四人人物形象的补充,并丰富着现代人眼中的西游这一物象的内涵。反过来,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在这种发展式解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西游记》是一颗繁花似锦的参天大树,供国人仰望、观赏,那像降魔伏妖传这样的改编作品,就如同在枝干上嫁接出来的其他品种,那是一种和而不同的解读,是一种既独立又联动的补充。经过这些发展式解读,那些在《西游记》原著中出现的物象便从原著中跳了出来,拥有了新的分身,融入现代人认知中,获得了新的内涵,更加亲切地被人认识着。

补充式解读

《西游记》全书所展示的,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强权、坚忍不拔、光明正义的推崇,是魔化敌人、神化自我,以讽喻现实社会的神魔小说。而所谓补充式解读,就是在不与《西游记》的世界观冲突的前提下,对西游情节前后或其中细节进行补充,以达到将要表达的主旨同《西游记》相结合的目的,将《西游记》这一作品的内涵延拓到更丰富的故事中去。这种解读方式主要包括作为《西游记》的前传、后传、详细片段而出现的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

笔者少时曾看过一部名为《西游记后传》的电视剧,印象十分深刻。并非这部电视剧非常优秀,只是从给我的感觉上来讲,《西游记后传》更像是一部纯粹的神魔小说。这部电视剧沿用了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的人物造型,讲述的是取经归来后的师徒四人面临三界劫难而做出的努力。剧中的师徒四人人物形象几乎都是百分百正义、善良、无私的得道高僧,为了天下众生而四处奔波。在儿时的我看来,作为电视剧作品,《西游记后传》十分鲜明地加深了孙悟空这一英雄形象,当然也更接近一部“子供向”电视剧作品,缺乏反映现实的深度,与《仙剑奇侠传》的套路几乎一致。

除了以上一点深刻的个人经历外,《西游记》较著名的三大续书都是对西游及师徒四人物象的延续。《西游补》描述了孙悟空在火焰山中历经的一个单独劫难,即误入幻象世界,一番经历后才得以脱出,所述故事处在《西游记》之外,但两者全无冲突;《续西游记》描述了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返回东土大唐一路上的经历;《后西游记》描述了所取真经丢失,遂孙小圣等师徒四人又一次去西天取经的经历。这些作品都称得上《西游记》的番外篇或前后传,虽然作品的行文水平不比《西游记》,但是这些作品都延续了《西游记》的灵魂,或是贯彻了针砭时弊讽喻现实的主题,或是加深了正义无畏的英雄形象。

晚明之后作为《西游记》的续篇或翻篇等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数量不少,这些作品与现代出现的颠覆或发展式解读不同,几乎都未逾越《西游记》的形象塑造和情节设计,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作为西游世界观之下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文学作品。尽管如此,这些文学作品中也足以渗透着文人价值观的微妙改变。

例如,成书晚明的《后西游记》,直接指出了唐僧所取回的真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卑劣小人的工具,因此复有综合素质更加强大的师徒四人重新取经,但路遇世态炎凉,最终仍未改变现状。其中的悲剧情节和悲剧结尾,无不暗示着晚明文人的尴尬境地——即便取得真经又怎样?还不是被昏庸无能、善恶不分的统治者束之高阁?

三、结语

笔者从人生的二十年中所见闻的《西游记》有关改编作品或文学评论中的解读方式出发,试图结合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分析这些解读方式的发展过程与形成原因。从补充式解读、到发展式解读、再到颠覆式解读,是时代越来越开放,人们的观点越来越自由的表现。人们更加敢于坚持自己对一件事物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期望或幻想融入到那件事物中去,形成独具个性的理解方式与思维模式。于是《西游记》在传播过程中在个体那里都得到了个性化,并开始了二次传播,形成了万紫千红的“西游印象”。

参 考 文 献

【1】徐薇.明代四大奇书与宗教[D].武汉大学,2014.


【2】赵敏.《西游记》改编的文化创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3】张晓波,刘志华.《西游记》影视改编与时代文化观念折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6):113-116.

【4】刘庆华.《西游伏妖篇》对《西游记》原著的颠覆和构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2).

【5】肖宁,尤达.改编经典改变一切——网络文学艺术中孙悟空形象的颠覆[J].大众文艺,2016(16).

【6】刘丽华.从《西游记》和其续书看晚明文人价值观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2.

作者介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