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巴黎与上海之间 诗与画之间 米修和木心跨越时空开启了一段妙不可言的对话

句子大全 2014-10-20 10:36:45
相关推荐

1933年,青年米修造访中国,到过上海。87年后,他的画又来到这座城。

1948年,青年木心盼望留法,未如愿,此后便在诗中写巴黎,好像他去过似的。

今天起,法国诗人、画家亨利·米修与中国作家、画家木心的画作、诗集出现在同一展厅——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米修与木心”展。

一段奇妙的缘分展开于中法两国之间,巴黎与上海之间,木心与米修之间,诗与画之间。

这是亨利·米修画作首次在中国展示,也是木心画作在上海首次展示。

2015年,当巴黎市立现代艺术美术馆策展人,同为亨利·米修的长期研究者弗朗索瓦·米肖发现了木心,遂萌发了这一联展的构想,策展四年,期间,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法兰西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亨利·米修研究者董强,也加入了本展策划。担任此次展览策展人的弗朗索瓦·米肖与董强,希望能够呈现米修与木心的内在关联和迥异之处,构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相遇。

虽然米修与木心彼此并不知道,他们却同样拥有特异的禀赋与经历,践行着亦诗亦画的生涯。绘画与诗作,可以说是他们救赎内心的方式,由此得以从现实生活中抽离,遨游在“内在世界”。

米修的画作与诗集

米修的写作与绘画都是自学的。他的诗作,诙谐怪诞,直接呈现个体的潜意识与神话原型,语言不再是表达或修饰的工具,而成为映射另一种维度的存在的镜子。他的涂鸦画作,指向极度自主的个人性。

木心的画作与诗集

木心的散文随笔深受很多人的青睐。“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的那首《从前慢》更是随着同名改编歌曲而广为流传。木心的绘画则是有着专业功底的,早年他就曾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的微型转印画风景系列,摆脱传统水墨媒介,直取宋元绘画的致精微而广大的境界。

在董强看来,观看米修与木心,重新阅读木心与米修,其实是试图回答一个迫切的问题:在一个高科技几乎碾压一切的互联、物联、智联的世界里,人是否还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哪怕小到微乎其微?

展厅里,穿插在两人画作之间的,是墙面上两人的语录。其中有一面墙上并排印着他们的诗——米修说:“你不带着我就走了,我的生活。”木心说:“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这份心有灵犀的默契,不禁看得人惊讶。

米修画作

木心画作

值得一提的是,米修与木心对于彼此国度的文化都心向往之。

米修酷爱东方文化,极度迷恋中国的书法、水墨和戏剧。他不喜欢油画这样凝固的表现方式,而喜欢水彩、水墨等流动的表现方式,绘画颇有一种东方式的意趣。米修曾于上世纪30年代泛游亚洲,他坦承自己前往中国并非寻觅异国情调,而是出于内心的需求,渴望获得一种新的观照、新的语言。

而木心则在诗中徜徉巴黎,在默默无闻的漫长岁月中,守护中国传统文化,又时常与西方现代艺术不谋而合。

这样一种对照,同样构成展览中饶有意味的部分。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