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共筑文明城 奋进新征程——海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句子大全 2014-10-15 08:38:30
相关推荐

经过改造,海口骑楼面貌焕然一新。记者黄一冰 摄

昔日脏乱差的南渡江畔,蜕变成亲水生态公园,小游园如满天星般散落在街角,家门口就有绿色氧吧;美舍河在城市更新中实现蝶变,水清岸绿白鹭飞,前来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农贸市场和背街小巷经过“整治美容”,跟暗脏臭说再见,居民笑容灿烂;一条“12345”热线,连起民生万家情,数千网格员走街串巷,职能部门上门“跑腿”,在基层一线化解居民烦心事儿……

文明创建,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海口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不松气不歇脚,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实现城市华丽蝶变。

民生为本 打造幸福海口

11月16日上午,白龙农贸市场,车辆停放有序,地面干净清爽,环境宽敞明亮,买菜市民络绎不绝。“菜市场变化太大了,以前又脏又臭,现在买菜就像逛超市。”老海口林月芳为市场改造后的舒适便利竖起大拇指。

市民的痛点就是改造的起点。为了告别脏乱差,海口坚持疏堵结合人性化改造,在取缔181个占道疏导点和马路市场的同时,逐步完成全市42家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新增市场面积3万平方米,妥善安置流动商贩3200多名,农贸市场俨然是城市新名片。国务委员王勇在海口实地检查工作时,点赞海口的农贸市场像超市一样,全国一流。

坚守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变初心。为此,海口每年将75%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统筹实施小街小巷改造、水体整治、城区道路、文化科普设施、环卫设施、农贸市场改造等惠民工程,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筑牢民生“里子”,撑起城市“面子”,切实提高市民的获得感。

“宜居宜行靓风景。”共有2434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这是海口文明创建带来的美丽蝶变:破损的墙面全部美化、天空杂乱的电缆线挥别“蜘蛛网”状态、节能路灯照亮出行道路、精心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健身路径升级休闲生活。

内外兼修,久久为功,美丽海口迎面而来。经过两年多的文明创建洗礼,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门户立面、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椰城处处是风景,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文明引领 打造温暖海口

海口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建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创建工作的各个环节、融入市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大力弘扬善行义举社会正能量,激发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11月14日下午,大雨袭击海口,城市文明在考验中愈加闪亮。当日下午5点,一名男子焦急地向正在海德路口执勤的交警求助,称有一名孕妇急需要到省妇幼保健院就医。由于前往省妇幼保健院的路段积水约有80厘米深,车辆无法通行。正在现场执勤的海口公安交警龙华大队协警黄克安等人立即使用抬架,从季季香酒楼路段一路缓行,终于在一小时后将孕妇安全送达医院。

文明融入日常,点滴折射光亮。在雨润自闭症儿童培训中心里,“兔兔姐”是每一个“星星的孩子”所熟悉的大姐姐。海口市民林琳自从5年前结缘自闭症儿童后,便下定决心,竭尽所能帮助自闭症儿童和家庭,让他们走出“自我”的世界,许多“星星的孩子”在她和爱心市民的帮助下重获新生,融入社会。

遇见美好,温暖同行。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也是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据统计,海口拥有志愿服务团队3203个,26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展文明劝导、交通疏导,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海口正创新宣传方式,将文明创建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学校、企业和村镇,并将文明创建覆盖到日常工作的全领域和平常生活的全过程。

“绣花”为功 打造精细海口

文明创建是个宏大主题,还是一场持久战。海口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城市文明创建制定的220多项测评指标,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高位推动,构建全民齐创机制。海口建立市级领导挂点、市直单位包点的工作机制,把43个镇、街作为创建主体,将1000多个创建指标精确分解到挂点市级领导和包点单位,落实到每一级党组织、每一个“一把手”,实现无遗漏、无盲点、无缝隙的领导主体责任全覆盖。

在海口“双创”工作指挥部,有一面墙上挂着一张巨幅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实地考察点位图,被称为“创文”作战图:近千个和文明创建有关的文化服务中心、酒店、宾馆、汽车站等都被一一标注,并且用黄、蓝、红不同颜色的磁铁表明未达标、整改中、达标三种状态。

文明创建每个专项工作都有精细的行动路径图:海口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城市社区点位标准》等46项标准。同时,成立城市警察支队和旅游警察支队,推行“公安+城管+N”联合执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建成区主要道路机扫率达100%,成为全国第一个主城区全面实现环卫一体化改革的城市……

为了建立常态创建机制,海口充分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指挥棒”“绣花针”和“连心桥”作用,由热线平台统一调度指挥,91个热线成员单位密切协作,构建无缝衔接的大联动机制,30分钟内对市民投诉、求助做出有效反映。“12345”热线党支部书记张贤海介绍,“12345热线+网格化”工作模式可以连接每个网格员,全市2000多个社区网格1835名网格员,携手公安、工商、环保等专业网格员,社会爱心人士等,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可以在基层很快被解决。

城市更新 打造宜居海口

海口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而海口科学系统推进水体治理,就是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王晨说,美舍河治理是生态治水的典范。

在许多市民的记忆深处,过去的美舍河,河水清澈、鹭鸟成群,阿婆在河边洗衣、孩童在水中嬉戏……承载了太多老海口人的记忆,但在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因美舍河的生态功能逐渐失调和城市雨污分流不彻底,美舍河美丽不再。

在美舍河治理中,海口坚持水岸同治,融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统筹推进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一条“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生态景观廊道正迎面走来,逐步蜕变成城市绿色休闲新名片,让人们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依旧可以感受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住的乡愁”的情怀。

不仅如此,正在加快推进的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从居民生活痛点出发,着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紧盯交通优化、棚户区改造、水体治理、城市增绿、文化复兴、土地修复、品质提升等各个方面,系统施治,用好“绣花功”,加快根治“城市病”,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海口美,最美风景是文明。目前,海口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入巩固创建成果,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扛起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省会责任担当,以优异的成绩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献礼!(海口日报记者 曹马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