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不会倾听你就输定了!掌握2个倾听之道 余生顺风顺水!

句子大全 2014-09-28 23:04:38
相关推荐

在与人谈话时,我们很多人都不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总喜欢说自己的事情,结果是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完全忽略了对方是不是对我们的谈话感兴趣——这是很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对方尽情地说话,说得越多越好。

有人曾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他说:“成功=X+Y+Z。X是工作,Y是开心,而Z则是闭嘴!”爱因斯坦把闭嘴列为成功要素之一,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有这样一句格言:“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目的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所以,要想成功,先学会倾听。

美国的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公司主管们的平均时间分配是:9%的时间在“写”,16%的时间在“读”,30%的时间在“说”,45%的时间在“听”。可见,在倾听中实现中非常必要。如今,倾听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成功的必要条件。对于那些渴望事业有成的人来说,学会倾听已成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自觉。

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说:“人际沟通始于聆听,终于回答。”没有积极的倾听,就没有有效的沟通。戴尔·卡耐基认为:在沟通的各项能力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倾听的能力。滔滔不绝的雄辩能力、察言观色的洞察力心及擅长写作的才能都比不上倾听能力重要。倾听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倾听是我们获取更多信息,正确地认识他人的重要途径。古人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个人如果总是张嘴说,学到的东西会很有限,了解的真相少得可怜。相反,如果善于倾听,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发现许多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可以这样说:在社交活动中,不会倾听你就输定了!掌握2个倾听之道,余生顺风顺水!

一、用“心”听出话外音

听话不能只听表面!

人际交往中布满了各种微妙陷阱,想绕开这些陷阱就必须要练就一双“利耳”。别人嘴上说“东”,心里可能说“西”,“好”字后面藏着“坏”,“千真万确”的话里可能藏着另一个版本,如果没听明白,倒霉的最后最终会是自己。想要明白别人的个中意思,那这话就不能只是过一遍耳,也得从心上走一遍。

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明确的意思,但是一句话,往往,我们可以听出许多不确定的信息,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取决于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默契。要是,其中一方不能掌握和摸透这一点,就有可能,遭受他人的伤害或伤害他人。

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则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所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显现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其含义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善于倾听弦外之音,才能发现内在的真意。

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很容易理解,一般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简单直白的语言为媒介,进行的顺畅的交流。

而那些暗含,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其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

若是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去再看看,增加一些参照物,减少些装饰性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基本已懂得,如何听弦外之音这项本领。而这种本领,也叫言语判断法。

刘主编约A教授为他的刊物,写一篇稿子,恰巧刘主编的刊物在搞一个座谈会,他也邀请了A教授。A教授刚一进会场,刘主编就冲了过去:“太好了!太好了!我一直都在等您的稿子。”

“糟糕!”A教授一拍脑袋:“抱歉!抱歉!我忘带了,留在桌子上”于是,又拍拍刘主编的肩膀:“明天,明天上午,你派人来取,好吧?”

“没关系!”刘主编一笑:“也不必等到明天了,等会儿会议结束,我开车送您回去,顺便拿。”

A教授一怔,也笑笑:“可惜,我等会儿不直接回家,还是等明天吧!”

当座谈会结束后,刘主编到停车场开车回家。转过街角,他看见A教授和李编辑在等出租车。

刘主编摇下车窗热心地问:“到哪儿去呀!”

李编辑说:“陪A教授一起回家。”

刘主编一听,马上就停下车,将A教授和李编辑拉上车。刘主编一边开车一边说:“我送您回家,顺便拿稿子。”

“我家巷子特别小,尤其这假日,到处停满车,不容易进去。”A教授拍拍刘主编:“您还是把我们放在巷口,我明天上午,就把稿子给您送去。”

谁知刘主编说自己顺路,一定要去。刘主编硬是转过小巷子,一点一点往里挤,开到A教授的家门口。

“我还得找呢!这巷子不好停车。”A教授说。

“没关系,您不是说放在桌子上吗?”正说着,后面的车,大按喇叭催促。“您还是别等了吧!”A教授拍着车窗:“告诉您实话,我还没写完呢……”

A教授再三找借口推辞,刘主编居然没有听出A教授“我还写完呢”的言外之意,结果,弄得两人都很不愉快。

可见,善于听出朋友的话外音,从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发现朋友的态度,和他自己要做些什么,这对你与朋友的交往,是很有帮助的。

二、倾听中要及时反馈

为了使倾听有效,我们应该克服倾听干扰。因此,掌握必要的倾听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有效反馈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只是“倾听”而毫无反馈,对于信息提供者来讲,就好比是“对牛弹琴”。有效反馈是有效倾听的体现,管理人员通过倾听获得大量信息,并及时作出有效反馈,这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反馈有多种形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其中语言形式的反馈常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所获信息作出反应;非言语形式的反馈是以一系列的形体语言对所获信息作出的反应。这类反应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正式的反馈常以报告、会议等方式来表现;而非正式的反馈则可借助闲聊的方式作出反应。常见的反馈类型包括以下几种:判断和分析、点明原因、提出疑问、复述。

在倾听过程中,有效反馈可以起到激励和调节作用。有效的反馈要求沟通双方投入、有责任感和期望。

那么,怎样反馈才有助于沟通和理解呢?

1.反馈的态度应是支持性的和坦诚的。

反馈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必须把对方置于与自己同等的地位,任何先入为主的、盛气凌人的做法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例如:一位经理当着大家的面对一位下属的报告进行这样的反馈:“你的报告提交得太晚了,不仅如此,字小得像小米粒一样。重新打印出来马上交给我!”这种反馈由于没有心理上的平等沟通,因而是无法与对方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关系的。

2.营造开放的氛围。

如果谈话的气氛较为紧张,有些人会对他人的行为、语言产生防卫性反应。这时可以用开放性的、友好探询的问句。例如:“你为什么才来?”对方会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但如果用“你在路上遇到什么事了”,效果要好得多。

3.反馈语言要表达明确,要使用具体明确、不笼统抽象和带有成见的语言。

如“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啊”就不如“这次会展的组织工作非常好,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的”更好。如果我们接收到不明的反馈,可以采取措施引导谈话向更有利于信息交流的方向发展。例如:当你听到对方的反馈“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这样的评价时,可以这样反馈:“你认为这次任务成功在哪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4.把握适宜的反馈时机。

反馈必须灵活地捕捉最佳时机。有时需要及时反馈,但有时反馈应在接受者准备接受时给予,如当一个人情绪激动、心烦意乱、对反馈持有抵触心理时,就应推迟反馈。善于反馈的人能识别对方言语中哪些是真情实感,哪些是表面情绪,而只对对方的真诚情感进行反馈。

要使反馈有效,就必须在沟通双方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另外要记住的是,反馈只能是反馈,不能直接作为建议,除非对方有这样的要求。

- The End -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请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您的心灵。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