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公司人说:想和外国同事愉快的玩耍没那么难

句子大全 2014-09-13 08:18:47
相关推荐

央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王肖蕾)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公司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国籍的同事,如何学会和他们愉快地相处?

Lisa刚从国企跳槽到一家外企,身边的同事从一水的中国人变成了众多金发碧眼的老外,进入新环境想尽快和同事搞好关系的Lisa却碰到了不少麻烦事。

首先是日常沟通,聊聊体重、说说八卦、关心一下同事孩子是Lisa眼中拉近距离的好办法,没想到外国同事却并不待见这种做法。

第一次向上级汇报工作时,Lisa从宏观层面将公司现状进行了总结,上司耸了耸肩,告诉Lisa自己对这些没兴趣,让她多摆事实、拿数据。

圈子共鸣

@若已在墨:作为同事,我们有时候会不太好意思表达一些对对方的不满,但我的外国同事会很直接的告诉我们,其实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反而大家都觉得相处很简单舒服。

@溜溜课:国内职场上,上司与下属间职级的阶级意识十分明显。下属和客户开会中途,老板进来,中国人通常会暂时打断谈话,赶紧站起来迎接招呼老板;而外国人会继续和客户交谈。

@早豆:有一次带外国同事一同拜访客户,见到客户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通常是双手奉上名片,但同行的外国同事只是把名片往桌上一放,让我感到很吃惊。

萌长腿在多家美资咨询公司待过,在她看来,想和外国同事愉快相处,就得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

萌长腿:和外国同事相处,我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语言,另外一块是文化。语言的话,如果英文好,其实比较容易和他们拉近距离,如果对于特定国家,比如说法国人,如果你会他们本国语言的话,更容易拉近距离;从文化上来讲的话,一般能出国工作的外国人,都属于比较独立、开放的性格,而我们大多是比较内向的嘛,如果性格活泼一点,懂得他们的文化,他们自然就会和你拉近距离。

和外国同事相处

一、守时

一定要守时,不能迟到。如果要迟到或缺席,一定要提前打电话说明事由。

例子:在一家日企,因为迟到被罚站2小时。

二、提前预约、有计划

外国人做事很有计划,今年就把明年的机票定好了。这星期已把下星期的事提前安排妥当。因此如果要他们做事,一定要提前预约。

例子:一位外教在中国某大学授课,系里经常中午通知他下午要开会。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午才告诉他下午要开会。系里说中午才决定的。可是他早就安排好了下午的日程,经常搞得他不知该怎么办。

三、只是客套一下?他们可不这么认为

外国人对别人讲的话很认真。例如,我们经常说“有空来我们家玩吧”,他们马上就问“今天晚上去你家吗?”;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你吃饭了没有?”他们就想:什么意思?为什么关心我吃饭了没有?你要请我吃饭吗?

四、规则制度和人情社会

外国人对原则和规定很认真,有了规定就一定要执行,不像中国人讲人情。比如,公司规定迟到三次员工就被开除,无论和领导关系多么亲密,到时候一定照章办事。开除完后,仍然是朋友,这一点中国人可能很难接受。

除此以外,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商业环境了解得并不多,萌长腿的经验是:告诉对方流程,让他照办即可,不用过多的解释。

五、直接沟通

外国同事对你有意见会直接告诉你,如果你对他有意见,也要直接告诉他,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或跟别人讲。

汇报工作或是日常工作沟通也一样,中国人讲话比较含蓄婉转,言谈间也较多左右摇摆的空间,有时候外国同事反而糊涂,需要做什么直接告诉他。

在一家外企做HR的金玲表示,相比而言,中国领导更考虑员工的自尊心,即使批评,也会用表扬做铺垫,外国领导会非常直接。

六、尊重不同时间观与工作节奏感

“工作即生活”是中国职场文化上司空见惯的不成文默契。很多中国员工认为自己应该全天24小时待命,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并在老板下班后才回家。但是许多老外重视私人时间,不习惯周末工作或义务加班。

这些事别打听

薪水和收入

工资薪水是极隐私的事,决不要打听他们的收入、挣多少钱之类的事。

体重

外国人对自己的体重极为敏感,中国人常常说:你长胖了,你回国吃的很好之类的问候话。在他们听起来特别难受,心想:我又长肥了,我真难看。

年龄

家庭

有没有结婚?有几个孩子?老公在哪儿上班?小孩穿这么少不冷吗?

在一家外企做HR的金玲说:我们见面聊吃饭,外国同事见面聊天气;在中国人看来,同事和朋友并不冲突,老外却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