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对话夏季风:新水墨在探寻新的美学可能

句子大全 2014-09-12 00:54:01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4日讯(记者 徐磊)近期,“朱新建被强贴新文人画标签”的观点被疯狂转发,语出惊人者为著名批评家李小山。不止于此,“新水墨”、“新工笔”也遭遇滥用,有业内人士指出,标签背后有艺术家的无奈,更有市场人士的欲说还休,以及剪不断的利益纠葛。

新水墨、新工笔市场迅速崛起,可谓艺术市场的一匹黑马。那么,究竟如何看待新水墨的学术价值,如何衡量艺术家的造诣高低,就成了摆在业界、藏家、投资者面前的重要命题。

强贴标签,利益使然?

对于新文人画,乃至这一画家群体,李小山似乎并不买账,直言新文人画是“没有文化的人画的画”。在李小山看来,市场之所以给朱新建贴上标签,是因为“市场经济、艺术作品的市场化,导致大家都需要一个符号,有了这个符号容易在市场上推广”。

其实,被贴标签的远不止朱新建。比如李津、刘庆和、徐累、徐华翎也被贴上了“新水墨”、“新工笔”的标签,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标签”现象呢?

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经济网记者专程采访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他表示,“强制性把艺术家进行归类会有问题,艺术家也肯定会有意见。但对于评论家来说,可能是恰恰相反,他们需要把这些艺术家归类。朱新建被人当作“新文人画”的代表,一方面很无奈,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么,“标签”现象的背后,是否有利益集团充当推手呢?夏季风指出,这需要具体分析,可能还是跟学术利益有关系,很多策展人、评论家需要对评述对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需要给艺术家归类。目前最关键的是称呼准确性上存在问题,比较概念化。但这种称呼通常也是评论界先来确定的,因为只有评论界、舆论界才有这样的权威。

抓住时代的焦虑精神

其实,不只是新文人画,新水墨、新工笔的称谓也同样饱受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水墨、新工笔都还处在初始阶段,如果拘泥于这些概念的定义,容易陷入一种毫无意义的“循环怪圈”,或者沦为市场的口号。

刘庆和 《别——动》 90x75cm 2008年

对于新水墨称谓的争议,夏季风并不回避,“我倾向于称之为当代水墨,但不管是新文人画、新水墨,还是当代水墨其实都有问题。对于艺术家而言,称为“当代艺术家”比较准确,不太可能再细分为当代油画家,或者当代摄影家之类,而且不能囊括艺术家的创作形态,因为跨媒介的艺术形式在当代艺术家身上体现的越来越多。比如刘庆和,除了水墨,也做装置,但总得有一个区分,所以才会出来有一些不同的叫法”。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新水墨、新工笔背后的学术价值呢?夏季风表示,可能没办法把它单独拎出来,但总体上会有一个考量,比如说李津,绘画主题可能是与当下直接有关联的,能表现出当下社会的精神状态,像吃喝玩乐这块。

同时,夏季风认为有的体制内或者在学院内的艺术家,基本上还是按传统模式在画,比如说画山水还是那种摹古的东西,可能时代特征就会比较弱。

“在我看来,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征,媒介可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对这个时代的焦虑精神抓的准不准。艺术家试图通过艺术去阐述,或者敏感地、清晰地抓住时代的特征,这样的艺术家应该称之为当代艺术家,而且也是我所认同的一个当代艺术家”,夏季风坚定地说道。

李津《一杯酒,一条肠》 44×50cm 2008年

新水墨能走多远?

虽然在称谓上存在分歧,但并不影响新水墨、新工笔市场的高歌猛进。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藏家群体,都呈现出年轻化、多元化的态势。比如hi艺术负责人伍劲表示,在今年嘉德春拍中出现很多年轻藏家的身影,这可能会导致市场审美趣味的改变。

对此,夏季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在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收藏家,会希望构建一种严谨的、完整的收藏体系。就当代水墨的收藏现状来看,藏家可能有古代收藏、近代收藏,也有当代收藏。当代水墨的一个最大特征,跟藏家的兴趣和修养可能是有关联的,尤其是有海外教育背景的藏家,对水墨的看法会跟传统藏家有很大差异。

谈到当代水墨持续走高的原因,夏季风表示,“从当代水墨本身的艺术价值来看,它的表达方式的确跟相对传统的水墨是完全不一样的,会有一种新的美学可能出现”。

那么,新水墨这匹黑马究竟能走多远,无疑就成为市场人士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夏季风看来,可能没法拿整体的社会现象去看,因为艺术创作永远是跟艺术家个体有关的,也就是说大浪淘沙之后,这批当代水墨艺术家会沉淀下来,但能留下来的不会太多,这个最终还是要历史去选择。

相关链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