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无明与承担———评电影《一念无明》

句子大全 2014-08-28 23:30:46
相关推荐

一念无明

上映:2017年4月7日

地区:中国香港

主演:曾志伟

余文乐

金燕玲

方皓玟

导演:黄进

编剧:黄进、陈楚珩

豆瓣评分:7.7

剧情简介

影片改编自香港真实新闻案件,以一个家庭悲剧描绘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患的漠视与不友善,讲述一对怀着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对过去的故事。

黄世东(余文乐饰)罹患躁郁症,日常就是战场,在情绪里反复煎熬。爸爸黄大海(曾志伟饰)离家不顾,留下久病的妈妈,家门就是栅栏,一点点碰撞摩擦都让母子俩露齿相斗。有一天,阿东帮失禁的妈妈(金燕玲饰)冲洗,却意外结束了她的生命,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大海在愧疚下决定接治疗后出院的儿子阿东回到自己独居的小室一起住,两个心怀愧疚的大男人相挤在呼吸都嫌拥挤的斗室中。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让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谭思慧(Jenny)(方皓玟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

心头沉没的是家,肩头沉重的是枷。哭着微笑,恨着相爱。

从影片开头主角阿东被父亲领进房间开始,压抑感就没有停止过。导演自己曾说,这是“一部看完会让人心情变差的电影”。我在一个温暖春天的上午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外面虽然已经春暖花开,我坐在放映厅里,却不断地感觉到冷。

这确实是一部冷冽沉重的电影。电影主要讲了患有躁郁症的主角阿东从精神病医院出院后的生活。一年前,阿东因误杀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被送入医院,出院后,他被父亲黄大海接回劏屋一起居住。开始父亲试图关心儿子,阿东却并不领情,因为他一直对父亲当年抛弃家庭耿耿于怀。阿东想要重新进入社会,却遭到身边各种人的排斥,就连和前女友的重逢都让他一言难尽……

首先说说阿东和父亲住的劏屋,电影中的压抑感有很多都来着于这间劏屋。什么是劏屋呢?就是在一间非常小的屋子里,大概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放着上下铺,一家人像睡火车卧铺一样地住在这里。由于房价极高,香港底层居民只能这样利用空间,这是大多数底层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片中的布景和构图非常讲究,还原度很高,从打开房门开始,观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逼仄、让人喘不过气。观影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想:常年住在这样的地方,就是身心健康的人也会慢慢变成躁郁症吧。

然而逼仄、拥挤的不只是这间被称作家的屋子,在看似空间更大的家门之外,阿东一样处处碰壁。好友的婚礼上,新人在台上认真发言,声情并茂,但下面的宾客全都毫不在意,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讨论着钻戒有多大、婚礼是否豪华。耿直的阿东看不下去,拿起话筒仗义执言,好友自然倍感尴尬无法领情;求职面试上,阿东坦承自己有躁郁症,面试官脸上立刻有了微妙的变化,面试自然没有通过;还有邻居们对于阿东怀疑忌惮的态度,仿佛他不是一个病愈出院的普通人,而是一个无比可怕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最妙的是教堂那场戏,前女友Jenny表面上接纳了阿东,她带阿东来到教会,说希望宗教能带给他帮助。可她却在分享会上当着众人痛陈阿东带给她的伤害,说着说着就泪如雨下,末了她还反复声称,即使是这样,她还是宽恕阿东。

口口声声说着要宽恕的人却像公开审判一样控诉他人的罪行,这真是讽刺。阿东再一次看清了自己有多糟糕,那是时间和医院治疗都无法改变的现实。

但是阿东想变得更好,他想融入社会,他已经病愈出院了不是吗?为什么人们不能有更多的同情心呢?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的这段话小时候第一次看我并不理解,想着人怎么都这么冷漠呢?现在慢慢明白了,可以理解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大概是一种自我保护。城市里高楼林立,人们挤挤插插地活着,光烦心自己的事还来不及,要是动不动为别人多愁善感,日子就没法过了。众生皆苦,所以大家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顾及阿东的悲欢。这个社会每天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一切规则都严丝合缝,要想跟上它的节奏,必须循规蹈矩,必须“正常”,否则一步错,步步错。“你要向上流动啊”,邻居的话一语道出本质,人生在世犹如逆水行舟,升斗小民除了如履薄冰地步步紧跟再无他法。

但阿东恰恰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设定,他是一个敏感的人。本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情绪低落就像哮喘病,哮喘病的病因是有些人的气管很敏感,有些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也很敏感。阿东就是这样,他能从人们种种习以为常的行为里看到虚伪和荒谬,并直言不讳地表达出来,于是他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个社会里的“正常人”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但生病的真是阿东吗?与其说阿东是病人,不如说他的敏感使他承接了这个社会的荒谬和疯狂。既然社会里的多数人都浑浑噩噩地处于无明之中,那么只好请看到真相的人到精神病院里去,以免他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其实关于疯狂的看法,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早就揭示了出来———《MadWorld》(疯狂世界)。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曾说过,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人们被收容不是为了治疗,而是因为自己无法再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因此精神疾病的判定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就是社会与它认可和不认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

福柯所说的权力并不全是那种把人送往精神病院的硬性力量,其实权力和权力的审判无处不在。在这个社会中,独立的个人始终受制于他人目光的观察、指导、规训和评价,这就是权力。比如阿东在超市吃巧克力时围观群众拍照的手机,比如邻居们对阿东父子的排斥和驱逐。福柯认为,“命运的形式在与权力产生关系中形成,要么与权力结盟,要么与权力对抗,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根本特征”。阿东选择与权力对抗,所以他的命运就像是电影里那段长镜头表现的一样:他独自在茫茫夜色中奔跑,周围的景色迅速离他远去,模糊成一片混沌的光影,奔跑的人在街上抽离又无法找到出路。

关于这部电影的名字,导演曾在采访中解释:“无明”的意思就是看不见,看不清楚,“一念”取自佛家的说法“一念代万念”。一个念头产生了,后面还有一个,无穷无尽。第一个念头看不清楚,后面做的事情就都不是很精确。电影里的父子是爱对方的,他们都不是外人,所以他们互相伤害的时候就是“无明”的,看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也就是说,伤害来自于看不清。阿东和父亲摊牌时悲愤地说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其实父亲不但不了解儿子,他更不愿意认清的是自己,他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逃避责任的混蛋,也不愿意承认他的逃避给家人造成了无数痛苦。然而在儿子出院后的这段时间里,在二人磕磕绊绊的互动里,父亲渐渐明白了自己曾经是怎样的人,以及未来应该肩负什么样的责任。

“不是什么都可以判给别人做的”,当阿东的父亲说出这句话时,他不仅仅是要承担起照顾儿子的责任,更多的是要担负起作为人的责任。即他应该怎样对待生活,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本片的编剧曾提到,之所以选择阿东父亲这样一个60多岁的人物,是因为人们往往觉得改变是属于年轻人的,老人家过了半辈子,接下来就无所谓了,不必做出任何改变。但编剧认为,无论处于什么年纪,人都可以做出改变。大多数人安于多年养成的习惯,无法想象人可以拥有另一种生活,换一种方式去对待他人,实际上人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改变永远十分艰难,要承认自己也有恶的部分,并且脱离习惯的轨道,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努力。但唯有这样才可能走出无明,正确地爱身边的人,给他们合理的照顾。这个社会由人组成,人们群居形成一个整体,彼此可以是对方的依靠,也可以是对方的地狱,全看这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如何选择,又如何承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