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新时代 新机遇 新挑战 新作为·他山之石之一 徐州:“信息化+”掘金新兴产业

句子大全 2014-08-19 23:35:01
相关推荐

记者 徐彦: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整套设备以及系统都是由雷奥集团自主研发并打造的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它是集数字化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以及信息系统集成于一体,将为妇女儿童的生命全周期建立起一个健康电子档案。

从孕妇怀孕到宝宝出生后六年内的所有信息,从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小企业,到后来成长为“互联网+物联网+妇联网”三网合一模式的综合性企业,为服务妇幼的医疗机构解难题,是企业发展的追求。雷奥集团由小到大、一路走来的秘诀就是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头脑革新”。

雷奥集团副总经理 刘尊亮:

使这些信息不成为信息孤岛,我们又做了第三个业务,信息系统集成。真正为医院提供妇幼健康的整体解决方案。随着目前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目前已经为特别是人工智能方面我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孕妇提供孕前、孕中、孕后服务,实现妇幼健康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联网不间断记录,企业也由过去的“卖技术”转向了现在的“卖服务”,完成了由传统医疗制造向互联网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

雷奥集团副总经理 刘尊亮: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我们就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有一些相关的国家妇幼中心,就这些单位做产学研合作平台,把他们的人才变成我们雷奥的人才,变成我们高新区的人才。并且高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企业共建产学研研发平台的积极性。

企业、产业如何与“信息化+”充分融合,融合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未来的出路,领先的产业在哪里?人才库、创新点、信息流就会在哪里汇集,产业厚积薄发的活力和动力就会更足。在徐州,企业、产业、园区进行充分的“两化融合”,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相结合,使徐州有针对性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现“四新经济”加快发展。

徐州市政府参事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 沈正平:

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根据地方特点来选择,这种优势来选择几项几个领域加以重点地发展、优先发展,——信息化的时代,智能社会、智慧社会、大数据社会、数字社会,这是一个大趋势,我们产业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或者改造,尤其是新兴产业的选择都要利用信息化这个技术和手段。

大变化需要高站位,高站位就需要踩到时代的浪潮上。现在的徐州已经处在工业化后期,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用信息化、智慧化的手段引领产业发展,才会实现跳跃式、颠覆式的转型。现在,徐州在各种信息化平台建设上下足功夫,加快形成由开发区、高新区、特色园区等构成的开发园区体系和大数据产业园、智慧信息产业园等信息平台体系。在徐州市泉山区淮海科技城,政府将平台资产委托中关村发展集团运营,一座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拔地而起,甲骨文、华为、联想等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汇聚,目的是打造科技成果孵化器的集聚区、产业研发加速器的聚集区。

甲骨文(江苏)人才产业基地行政主管 金鸽:

我们会在三到五年内去建设一个大约有15000人的云平台,通过我们和企业的一个关系,我们和院校之间的关系,把更多的人才放到这个云平台上。

中关村发展集团徐州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唐艳军:

我们这个企业是市场化运作,帮助一些企业,包括资金、技术、人员方面会给企业一些帮助,迅速地让它成长起来。这是我们后期需要做的,包括我们现在已经搭建好的一些平台。以徐州这个点,以点带面,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区,做到一个示范引领作用。

主动迎接、主动融入“信息化+”时代,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徐州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凤凰涅槃,在紧跟前沿科技动态、产业动态的同时。

徐州还抓好顶层设计,构建应用平台,加快产业融合,加快打造辐射周边、带动周边的大数据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信息科技中心,有力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徐州的蓬勃发展。

今年,徐州市以精准实施产业技术创新专项为抓手,进一步引导信息化融合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通过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产权质押业务和科技担保业务等,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作为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材料生产基地的中能硅业,便在创新发展中,享受到了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董方:

比如说搞一些政府基金合作,比如说我们投一个项目是半导体,他们会考虑用政府的名义给予扶持资金。到现在国家半导体项目,政府支持我们,有我们企业自己的钱,有国家大基金的支持,还有是地方政府参股和前期投入上是有动作的。

在机遇与挑战中“再出发”,徐州选择的是一条信息、创新、大数据共同聚集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路。做好“信息化+”、做细政府服务、做强企业根基,一个企业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好企业、龙头企业。在徐工集团,从传统型制造业转型成长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之所以做“强”,就“强”在信息化和制造业的完美结合,在徐工的生产线上,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徐工工业云平台的数据印证着高端制造业的变迁,也因如此,让徐工集团连续17年稳坐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的头把交椅。

记者 徐彦:

现在是在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全地面起重机制造基地,它主要承担大吨位起重机的全过程线性化生产,是目前全球领域内起重机自动化线性化,信息化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工厂,也是目前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数字化程度高,自动化管理强,集约化制造先进的典范。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起重机研究一所副所长 赵瑞学:

形成一个闭环的控制,不断的提升。比如说建立一个国际级的创新体系,这样一个中心,比如说建立工业云的试验平台。比如大数据的实验室,打造制造业的智能中心,所谓创新驱动的源泉,还是来源于市场,满足用户这种不断提升的需求。通过市场驱动和我们的技术驱动来达到我们创新的目的。

现在,徐州举全市之力,各部门通过调研梳理,整合出高含金量、高精准度的21条政策,为像徐工这样的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实现质变提供政策支撑。

现在,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正全方位推进双向开放,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通过各种政策的汇集、创新要素的聚集、平台载体的齐集,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靓丽徐州”向“品质徐州”提升,增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徐州市政府参事 淮海发展研究院院长 沈正平:

因为现在整个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服务经济的时代。我们把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促进他们两者的融合、互动当中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这是一个大方向。

编后话

临沂和徐州山水相连,地缘相近,同属淮海经济区的域内城市,徐州的发展经验是瞄准新兴产业发力,让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统领新兴产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云等信息化手段,集聚信息化平台、汇聚信息化资源、释放信息化数据力量,让新兴产业“插柳成荫”,发展迈入新时代。目前,我市正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实施 “信息化+” 现代产业的发展步伐一定要加快,才能提升我市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等优势产业,徐州“信息化+”掘金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临沂新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