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路边停车费一天25元伤不起 车主起早摸黑躲收费

句子大全 2014-08-08 20:02:47
相关推荐

路边停车收费一天25元 车主起早摸黑躲收费

被逼进小区的车辆跟绿地抢位置

有车位的没人停,对面没车位的停满车

车辆越来越多,政府推出路边停车收费措施,是为了把路边停放的车辆引导到停车库、停车场,提高路面通行能力,同时也更好地解决市民停车难,让市民路边停车合法化。但是,新措施出台已经一段时间,市民的反应不一。其中不少市民认为,小区外路边停车太贵了,特别是把商业区路边停车收费标准照搬到居民区,这远远超出他们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因此,本报即日起就路边停车推出相关报道,探讨如何更加科学地执行好新措施,既让其发挥最大的效力,又能兼顾到市民的合理诉求。

【育秀路】

压力很大:停车费一个月750元

“我们小区没有停车场,路边一天要25元,一个月就要750元,太贵了,我们承受不起,压力很大呀!”王先生说。王先生居住在育秀里小区,旁边的育秀路是厦门第一条示范性的停车收费路段,从这条路收费一开始,就一直引起市民的关注。如今,已经收了几个月了,小区居民对路边收费的讨论越来越多。

王先生说,小区没有停车场,大家的车只能停在路边,对于大部分有车的业主来说,不管收多少,大家也只能硬着头皮停在路边。

尤其是从9月中旬开始,育秀中路也开始收费了,这样一来,育秀里小区周边再没有一条免费的路段,湖滨北路一侧的“小肥羊”、“谭火锅”所在饮食街门前一直停满车,仅有的免费停车位在小区成为“香饽饽”,居民跟就餐顾客抢车位,屡屡上演惊险大战。后来,店面干脆将车位在就餐期间围占起来,居民无法进入。

小区物业管理处最近也很烦恼,找他们述说停车难的业主越来越多。他们说,育秀里小区只有不到200个停车位,但居民有1200多户。车位主要在六组团和七组团,这两个组团建成时间较晚,楼下共配套了100多个停车位,早已全部出租出去。一到五组团近千户业主没有停车位,车辆长期在路边“打游击”。

王先生说,育秀路拓宽改造后,他高兴了很久,因为这条路虽然很短,从湖滨北路到体育路,仅200多米,却很宽,是按照双向六车道设计改造的,车流不多,两侧成为小区约定俗成的停车空间。两侧停车后,中间仍然有双向四车道,完全不影响通行。

“这条路停车并不对交通产生影响。”他说,但从收费的出发点考虑,应该降低收费标准或延长免费时段。不要对居民造成太大的停车压力,否则大部分车依然会停到没有施划车位的路边非法停车。

特意加班:等收费员下班再停车

育秀路收费标准都是10分钟内免费,2小时内5元,多1小时加1元,8时-20时收费25元。育秀路上有3个收费员,育秀中路有1个收费员。

昨天17时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车位大量闲置,整条育秀路西侧路边几十个车位停车不到10辆,倒是没有车位的路边停了很多车。在育秀路蓝湾国际段,该路段东侧路边没有车位,西侧有车位,于是车辆大都停在东侧。许多车主告诉记者,他们这样停也很无奈。“我们也不想停东边,我的车已经被交警罚了好几次了。”林女士说,这一片路边停车都很贵,大家只好冒着被交警贴罚单的危险停在没有车位的一侧。

一些居民为了躲避收费,开始“起早摸黑”。由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是免费时段,住在142号的郑先生每天下班后,都要在单位吃过饭,再加会班才回家,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快晚上8点了。第二天起早,再赶在收费员到岗之前把车开走。这样虽然辛苦,却省下了不少停车费,他觉得值。一般的邻居们无法做到每天都“起早摸黑”,也经常故意晚回或早出,尽量在收费员空岗的时段挪车。

类似育秀里小区居民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居民反映收费偏贵的居民区路边车位主要集中在滨北、松柏、槟榔及老城区一带。人们呼吁,对于这种没有车位或车位配备严重不足的小区,路边车位的收费标准能否低一些?或延长免费时段?“周末或节假日免费行不行?”林女士说,许多小区周边停车本来并不是很紧张,路边收费太贵,反而逼得大量车辆冒险在路边打游击,影响交通。

【前埔南区】

10元一晚:有位置算幸运了

从古兴北里到前埔医院的一条路上有一排数十个路边停车位,收费标准是4小时内5元,每超出1小时加收1元,比育秀里便宜一些。

国庆前,家住前埔南区鼓楼广场的曾先生刚刚成为“有车一族”,却得知小区5栋18层的住宅楼总共只有50多个停车位,他觉得路边停车收费偏贵,一直操心爱车要在哪里“安家”。

“小区业主的车都要在保安那儿登记,我9月28号去问保安,他告诉我现在一共登记了140多辆车,但是小区的停车位只能容纳四成左右。”曾先生告诉记者。

有天下午5点半,曾先生开车回家,在小区内绕了整整一圈发现停车位都满了,无奈之下只能把车停到了前埔不夜城的停车位上。“虽然要10块钱一晚,但在不夜城有位置也算幸运了。”曾先生说道。

其实,早在买车时,曾先生就把小区周围的停车位好好考察了一番。

“小车还可以停在旁边的南区小学地下车库,固定车位360元/月,临时停车是10元一晚,现在车位也比较紧张。”要不要租个固定车位呢?曾先生考虑到要是下班早,运气好就能免费停进小区,所以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番考察,曾先生发现,小区附近佳福园酒楼的停车位过了晚饭的高峰期车就少了,“其实有点浪费,能不能利用起来呢?”

【和通里】

侵占“绿地”:树干上挂车号牌

和通里港务宿舍的大院内,现在已经看不到孩子们成群踢球的身影了——因为草坪基本成了停车位,原本绿油油的草地现在是光秃秃的黄土地。附近的路边收费停车位共有88个,收费的标准是4小时内5元,每超出1小时加收1元。

提起这事,物业和几位业主都摇头表示无奈。这是1996年建成的小区,当时对停车几乎没有规划。“10年前我们多晚回来都不担心停车,现在怎么可能。”业主廖女士告诉记者。

仔细一看,记者发现停在绿地上的车位其实还分两种。小区中庭的草坪是一些业主私自停上去的;而分散在楼与楼之间小块绿地则是物业划定的停车位,车位旁的树干上还挂着块木牌,写上车牌号码。

小区的路本来就窄,加上车位之间间距小,停放的车辆很容易互相堵住。廖女士说:“我要是晚上10点过后回家,车很可能就停不进去。我楼上的邻居还来找我商量说他上班早,怕车被堵住,想跟我换车位。”

为此,保安不得不登记每一位车主的电话,一旦发生“堵车”状况,就打电话让车主来挪车。一辆租不到车位随意停放的小面包车则在雨刷上夹着自己的联系方式,写着“停车有问题请联系”。(记者 杜世成 见习记者 彭菲)

null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