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张清伟——技术创新的“领头雁”

句子大全 2014-07-19 21:46:31
相关推荐

●三明日报记者 郑丽萍 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 杨开长

4月24日,走进三元区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位中等个子、脸庞黝黑的小伙子从车间里走出来,热情地与记者打招呼。他,就是福建省劳动模范张清伟。

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20多年专注内燃机零部件制造,共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拥有专利技术9项。技术创新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公司的成绩,离不开像张清伟这样的技术骨干。自2003年进入公司以来,他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平凡与不凡:坚守一线15年

张清伟很平凡。2003年7月,张清伟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获得四年制中专学历。毕业后,他便到东南汽车缸套公司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

可张清伟又很不平凡。15年,张清伟从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但他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他对缸套生产制造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种工艺都有着精心研究,这让他成为缸套行业的行家里手。

一顶安全帽,一身浅灰色的工作服,平日里张清伟的身影总是忙碌在不同的车间。“有问题就找张清伟。”这是一线员工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

去年,机加二车间的班长黄辉煌发觉生产的缸套可能存在问题,他通过样品对比,发现缸套内孔的光泽和纹路确实达不到客户要求。可是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毫无头绪的黄辉煌请来了张清伟。

“看他在电脑前‘捣鼓’了10多分钟,成品内孔的问题就解决了。”和张清伟配合了7年,黄辉煌对张清伟扎实的专业技术十分佩服,“对我们来说是大问题,但他经常几分钟就帮我们搞定了。”

而让张清伟记忆犹新的是,去年一家跨国公司的订单,客户要求十分特殊,完成这个订单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新的突破。

他回忆说,客户下订单时要求缸套内孔光滑并有花纹,而此前从未接过类似订单,这让他倍感压力。为此,张清伟改变了原有的毛坯配方,并对机械工艺等进行改进,经过团队半年多的研究试验,最终打了一场漂亮仗。

因为信赖张清伟团队过硬的技术,这家跨国公司一直保持着与东南汽车缸套公司长期的合作关系,两家公司每月的合作订单可达50多万元。

坚持与秉持:永不停止的创新步伐

“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张清伟把技术创新作为自己的使命。

在工作中,他执着于技术创新的那股韧劲,助推着他不断进步。2010年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7年荣获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三等奖……沉甸甸的技术奖项背后,是他吃苦耐劳,潜心钻研业务而向大家提交出的成绩单。

汽车缸套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面对竞争激烈的缸套市场,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张清伟一直在摸索:

2010年,在行业和企业大力推动缸套网纹加工升级技改过程中,张清伟担负攻克新设备、新工艺操作的任务,他不仅完全熟练掌握操作、保证产品质量,而且倾囊相授,带出了20多人的珩磨员工团队,在行业内率先将公司生产的缸套网纹,全部升级改造为由数控珩磨加工的优质平台网纹。

2013年,在省科技厅的国际合作项目“气缸套毛坯减量节能降耗新技术开发”中,他研制了离心铸造自动化装置,优化了离心铸造工艺参数,开发了新型涂料。最终,这个项目获得了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2016年,张清伟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他设计研制的“汽车缸套无切断铸造毛坯”技术进入了试验阶段。这一技改成功后,为公司精减人员20多名,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100多万元,并带动了缸套行业多家企业效仿革新。

……

开拓创新,永不止步。“技术创新的成果来自一线实践。”张清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不断从平凡中超越,为企业技术创新做出了贡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