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孝经共读——君王以孝治天下

句子大全 2014-07-05 23:30:20
相关推荐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注释】

1 家至:到每家去。

2 日见:每天都见面。

3 臣:为臣之道。

4 恺悌(kǎi tì):温和平易。

5 孰(shú):谁。

6 顺民:使民和顺。

这一章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点:身教。真正想教化百姓,就要用实际行动,而不是靠喊口号、唱高调、政治做秀。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个实际行动就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对于天子、诸侯这样的君子来说,不仅只是自己的做为,还应包括所推行政令,乃至法律。只有将教化落实到这些方面,老百姓才会真正相信,并接受教化。

以孝治天下,几乎是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都要自我标榜的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王朝都真正做到了,至少是没有真正贯彻《孝经》的理念与原则。在这方面,汉朝做得应该是比较出色的。

汉朝从刘邦统治时期开始就非常重视孝道的推行,汉文帝(刘恒,前202—157年)曾公开颁诏指出“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并正式设立了专门主管和从事《孝经》研究和教化的“孝经博士”。

汉武帝继位后,儒家思想逐步被确立为官方思想,“以孝治天下”也随之成为主要治国原则。汉武帝曾多次下诏宣扬孝道,优抚老者,要求各级官吏“举孝廉”(起初是孝和廉分举,后来合而为一),并最终将“举孝廉”作为一种用人制度固定下来。官吏对此如有懈怠,或弄虚作假,则会视情节轻重分别受到撤职,直至处死的刑罚。

汉武帝以后各代,都继承了“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并不断加以完善。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将“举孝廉”经常化,每年推举一次,孝道因而成为两汉士子进入仕途的第一台阶,很多杰出人物均出身于此;第二,加强了与孝有关的法制建设,如为了使百姓能“尽孝”,免除祖父母、父母丧者的徭役。

第三,将孝亲推及敬老,并予以法制化。国家明令规定,凡年满七十岁的老者,均授予王杖,凡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许多优待:如在政治上可以享受“六百石”(相当于郡丞、小县县令)的待遇;生活上除了定期发给米、酒、肉以外,还可免除其儿子或孙子的赋税和劳役,使之专心供养老人;在法律上凡对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谩骂、殴打等行为的,比照大逆不道罪论斩等。

第四,加强《孝经》教化。两汉的治国经典共有七种,即《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论语》、《孝经》,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孝经》和《春秋》。正所谓“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而《春秋》并非指《春秋经》,也不是指“春秋三传”,而是特指《春秋公羊传》(汉前期盛行)或《春秋谷梁传》(汉朝中后期盛行),真正在两汉长盛不衰的只有《孝经》。在“七经”之中,《孝经》是必读的,不论男女老幼,文武贵贱,甚至外来留学生,都不例外。而其它经典则可以不必全部通晓,原则上只通一部经典即可。

两汉对孝的重视,还直接反映在皇帝们的谥号上,除了刘邦和刘秀之外,其它所有皇帝的谥号中均含有“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武”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