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刷屏的“无耻”美籍华人“苏州河”? 这一次 大家又被骗了

句子大全 2014-06-24 21:56:32
相关推荐

大概率地,从昨天开始,你应该看到过以下这张图片:

很多人义愤填膺地转发了图片,声讨这位当事人“祖国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第一名”,并感慨真有人“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问题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所有这些愤怒的起点,是不是值得相信?是没发现疑点还是宁愿相信这是事实?

一、漏洞百出的叙事1.来源可疑

整篇内容,没有确切的人物信息,只有文末一个小括号(来自网友的私信)——这个造假门槛也太低了吧?谁知道这个网友是谁呢?简直无从验证。同时还加了一个#疫情#的标签,明显想得到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2.缺少所有的关键信息

美国、中国都这么大,从哪个机场起飞?抵达中国哪个机场?什么时间的事?住在什么医院?所有这些关键信息一概没有。就算你说,人家说了,这只是网友私信,又不是写新闻稿,哪里会这样周全。可问题是,这个人不是被设置成了求助的人设吗?一点信息都不留,万一有脑子短路的人想帮忙,又要怎么帮呢?

3.全是废话,但句句踩在大众的情绪点上

看看这满屏都在挑唆的恨意:开篇就是一个“竟然要自己花钱治病”,接下来,“绿卡”“这边的房子大,环境福利什么的都挺好”“美国这边乱套了”“人们开始购买武器自保”“床位不够而且花钱很多”“国内能免费治疗”“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等等,几乎每一句都准准踩在大众的情绪点上——

让人感慨,啐,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让你解气,哼,这下子中国月亮圆了吧!让你愤怒,呸!没做过啥贡献就想来占祖国便宜!

所有这些内容合在一起,成功引爆网络。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至于这些无法核实的硬伤,至于这名网友如何凭借自己这种傻到冒泡的智力也能拿到美国绿卡,至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苏州河是怎么能得到这位网友竹筒倒豆子一般信任的,显然无人问津。

二、“苏州河”去哪儿了?

微博上并没有这名博主。稍加注意,你会发现,这位“风云人物”栖身在今日头条。

然而,今日头条上,现在也找不到TA了。

有网友扒出来,这条“苏州河”已经不再是条河了。TA已经摇身变成了一个影评号,现在的名称叫“阮星爱电影”。并且在一番遮掩和推托后,因为网友的指责,发出了道歉声明。

可问题是:与前一天的刷屏图片相比,你将发现,大多数人的朋友圈里,未必会出现这条道歉声明。不仅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更是因为后者一点也不劲爆。

三、永远站在“八卦”鄙视链顶端的坏消息

《人类简史》强调了“八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大家常常认为自己喜欢听好消息,但是实际上,传播得快的却往往是坏消息。中文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英谚讲:Bad news travels fast.都在印证传播事实中:“坏比好要有力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

著名心理学家、2002年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1983年就提出了“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这一术语,指出人们总是痛惜损失多于享受获得。

心理学家保罗·卢辛和爱德华·鲁伊兹曼2001年又提出了“消极性偏见”(negativity bias)这个概念,指出:一丁点儿负面因素就能让人们完全不去关心整个事物的本质是好是坏了。

与此同时,跟平和理性相比,质疑与愤怒总是更能占据情绪的高点,而“要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正义感”则会不动声色地驱动你将一些来不及细想的信息随手传播出去。

于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海外华人”被贴上了“没给祖国做贡献、就想着占祖国便宜”的标签,全然忘记了此前很多华人华侨捐款捐物的爱国行为。有微博网友对此发表感慨,却鲜有回应。

刚刚在北京入境且在航班上精巧隐瞒的黎女士固然可恨,可是如果因为这样的个例就被轻易煽动起情绪抵触自己的同胞、给别人贴标签,和之前在海外歧视华人甚至亚裔的恶劣老外相比,又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体现文章立场的客观,还要在此补充下:

我本人并无亲属定居海外,也无意为任何人群洗白,并且高度相信舆论监督的力量。但是同时也想在喧嚣的舆论场里表达下自己微弱的呼声——对于特别吸引眼球、让你觉得很容易情绪激动的内容,请不要急于相信。如果没条件或者没兴趣去核实,至少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转自:“甜甜余味”微信公众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