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九一八事变就注定了日本的最终战败 因为战略就错了

句子大全 2014-06-13 01:00:28
相关推荐

深度

摘要: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就轻而易举占领了东北,这无疑刺激了日本侵略野心的极度膨胀,由此拉开了侵华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幕。但是九一八事变就已经注定了日本的最终战败,为什么会这么说?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就轻而易举占领了东北,这无疑刺激了日本侵略野心的极度膨胀,由此拉开了侵华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幕。但是九一八事变就已经注定了日本的最终战败,为什么会这么说?

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进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所以史称“九一八事变”。但九一八事变并不仅仅局限于沈阳,日军随后分兵进攻东北各地,至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而日军在这半年时间里,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损失自然也很小,全部伤亡还不到200人。

1933年2月,日军又进攻热河,驻守热河的东北军还是望风而逃,短短二十天,日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整个热河。

确切说,包括热河在内的东北四省全部沦陷,日本随即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今天我们不讨论不抵抗的责任是谁,讨论的是如此轻易得到东北1000万平方公里,对日本在整个战争期间战略上的影响。

先设想一下,如果日本在占领东北并扶植了伪满州国,就此止步,不再向华北蚕食,也不再扩大侵略的脚步,那么,假以时日,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试问,我们还收得回东北吗?

基本不可能。所以,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高参石原莞尔大佐,后来就质问策划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军官,为什么要急不可耐地在华北搞事?先把东北慢慢消化了不好吗?石原莞尔是公认的日军中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头脑的聪明人,他的这个战略设想无疑是相当正确的。但卢沟桥事变的军官回答“我们正是向学长您学习的呀。”听了这话,石原彻底无语。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是关东军,而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是华北驻屯军,两个不同系统的部队,看到关东军这么轻易拿下了东北,获得了巨大利益,华北驻屯军能不眼红?同时,由于东北的不抵抗,大大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不仅是华北驻屯军,就是在日本本土,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不堪一击的,可以轻易击败中国。正是在这样的思维和情绪影响下,才接着有1933年的长城抗战、1935年冀东自治,一步步发展到了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

由于九一八以及之后日军一系列的侵略蚕食,已经大大激发了中国人的抗日救亡思想,所以当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就不再忍让,终于奋起抵抗,全面战争就此爆发。

1937年7月,中日进入全面战争,这是日本始料未及的,更谈不上什么战略规划。可以说,对中国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战略,尽管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但三个月怎么打,也没有一个系统的战略计划,第一个月打到哪里,第二个月打到哪里,打到什么程度可以迫使中国屈服,什么规划都没有。

当然,由于日本国力军力上的巨大优势,在全面战争开始后,一年多的时间,到1938年底,就相继占领了包括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在内的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大片土地。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一个工业国对一个农业国的战争,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即便占领了这么多中国土地,但获取的经济利益并不 多,甚至都无法抵消日本为此付出的消耗。不信,看看当年中国和日本的GDP就知道了,何况像上海,真正的精华都集中在租界,而日本没有向英美开战,也就无法进攻租界,占领的只是上海的华界,经济上的收益并不大。正因为如此,日本的经济已经被中日全面战争拖垮了,实际上日本的经济在1939年拿九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所以,接下来日本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继续扩大战争,向英美开战,进攻拥有大量丰富战略资源的东南亚。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日本还会北进,进攻苏联。如果对战争经济学有所了解,就知道日本根本不可能进攻苏联。苏联的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可是绵延两千公里的荒原,没有石油,没有橡胶,也没有铁矿煤矿,原本就资源匮乏的日本怎么可能去抢占这片啥也没有的荒原?

从整个二战战略来看,日本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后,如果也出兵西伯利亚,不但对苏联和德国形成了东西夹击,更重要的是占领了苏联的远东港口——这才是一招锁喉,因为美国援助苏联的物资,80%就是经过太平洋航线的远东港口,这对于苏联爱是最致命的。如果这样,苏联很可能会坚持不住。

但德国和日本虽然是盟友,但却没有真正战略上的协同和配合,所以,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只能选择南进,这是没有一点悬念的。

而美国在1941年7月,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是最后迫使日本向英美开战的杀手锏。因为日本石油70%是从美国进口,还有10%是从荷兰在东南亚殖民地的爪哇油田进口,,禁运开始这80%就完全中断了,库存的石油储备最多只够八个月,所以,1941年12月就只能偷袭珍珠港,和美英开战。

美国的战略很清楚,就是用石油禁运来逼日本开第一枪,从而彻底解除国内孤立主义的干扰,赢得参战上的道德制高点。和日本毫无头绪的战略相比,高下立现。

战略上的高明和愚蠢,就已经注定了战争的胜负。

所以,九一八的不抵抗,让日本如此轻易得手,某种意义上来说,简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进行了顽强抵抗,日本付出了很大代价,或许下一步对华北的蚕食,就可能会收敛很多,具体实施上也会放缓很多。

要是日本在占领东北后就此收手u,这才是最高明的战略,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侵略者来说,贪婪的野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以,当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最终失败的命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