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8名南师附中学生PK 竞争北大清华推荐生名额

句子大全 2014-06-11 16:00:41
相关推荐

下午四点,南京师大附中艺术中心一楼报告厅坐满了人,这里正在进行2012年北大“实名推荐”和清华“领军人物”学生校内面试。8名候选人在此竞争校长陈履伟实名推荐的两个名额。记者了解到,最终当选的北大推荐生通过北大面试后将享受江苏高考本一线录取政策,清华推荐生通过清华面试后将享受录取线下降60分录取的政策。

第一关:单独面试

题目:

自然科学类问题:“熵”这个概念是以善于构思物理概念著称的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创的,它是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中特有的宏观量。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熵”这个物理学概念已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1、请你从物理学本身谈谈对“熵”的理解。2、请你将“熵”应用于物理学以外的领域,并加以阐述。

人文社会类问题:两百多年前,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进法国《人权宣言》。上世纪末,世界宗教会议《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其理论支撑。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建立,这句名言的影响更为深远了。你怎么理解这个现象?

选手表现

有才!用“格言体”改编《圣经》经典句

来自高三(12)班的6号郑博艺是个标准的理科女生,选了物化组合。但她同时也是一位传统文化造诣很深的女生,她一开始就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出自《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对于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这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传播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取其精华推广到世界,是值得坚持下去的。她还说,如果能把现代的和传统融合推荐更好。对于这样一位候选人,评委给出的要求很特别,要她用《论语》的“格言体”改编《圣经》里的一句话: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郑博艺的回答是:施于人者,己所欲也。

有趣!用扑克牌洗牌解释“熵”

“熵”是物理概念,出自物理选修4中,在高考中不选考物理的学生,很多甚至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而2号女生孙菽晗,来自高三(12)班,选修的物化组合,却能把这个概念说得很好玩。她说:比如小时候玩的扑克牌,一洗牌就没有顺序,越洗顺序越乱,没有规律可循,这就是熵增的现象。还有像生物变异,就像神话里的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这种变异也是熵增现象。而说到历史,历朝历代在开创时都是太平盛世,有序度高。但经过一段时间会有腐败,会有战乱,这也是熵增的现象。

有胆!校长推荐上名校也是熵增

3号女生朱妮来自高三(15)班也是物化班的理科生。她想到的是,现在高校招生方法也是熵增,在不断变化。以前高考是唯一一条路,现在有自主招生和这次的校长推荐。这是一种自发的高校为了选拔人才的行为,促进高中生不断完善自我,也是多元化的体现。

谁对熵的解释让人更容易听懂?这竟然是个文科女生7号候选人朱文楚。朱文楚梦想成为作家,也读过很多的文学作品。她首先说自己是文科生,对物理的很多概念了解有限。“两个容器里有小球,两边各有两个,是自发混乱的现象,让我联想到混沌现象。如果有微小的偏差会导致现象和预期很大的差别。”而说到她擅长的文科,她举了很多例子。可以应用于文学作品和电影,如《达芬奇密码》可以用到相关技巧。哲学上看熵的发现可以成为驳斥存在主义哲学的依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