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17岁男孩沉迷手机陪读妈妈崩溃跳海 6岁确诊男孩一句话点醒1000万家长……

句子大全 2014-02-13 00:26:49
相关推荐

近一个月来,新冠病毒反扑北京,牵动着亿万人的心。

10岁确诊男孩桐桐的一番话,在网上赢得了所有人点赞。

医生问他:“宝贝儿,(今天)怎么样了?”

他像个小大人一样回答:“没什么事儿,挺好的。”

记者问他:“网课还上着吗?”

他回答说:“上着,用手机上……”

爸爸在新发地买菜时被新冠病毒感染,桐桐也一同确诊了,父子俩双双被北京地坛医院收治。

因为身体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加上跟爸爸在同一个病房,桐桐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治疗之余坚持上网课,写作业。

“就是换一个地方学习呗。”对于住院隔离治疗这件事,桐桐这么说。

被感染了也不害怕,多么积极阳光的孩子啊!

更难得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为住院就放弃学习,还心心念念着重返课堂。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自觉呢?

想起不久前辽宁葫芦岛一位17岁男孩,马上要中考了还不愿学习,沉迷于手机游戏。

妈妈百般劝说无果,崩溃跳海轻生。

一边是以病体坚持学习,一边是临近中考还沉迷于游戏,家长怎么唠叨都无用。

不由得让人反思:为什么教育孩子很累?极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内驱力。

缺少内驱力的孩子,就好比一辆汽车,没了发动机,或没了汽油,只能由家长推着往前走,不累才怪。

每天都有很多身心疲惫的家长,向我求教如何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1

内驱力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都知道要想让一个人更高效且意愿度更高地做某件事,首先要激发TA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指孩子具备较强的自主性,既有强烈的内在意愿,也有行动力,能自觉自愿地付出努力去从事比较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

那么该如何调动孩子本身的内驱力,从而达到他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呢?

《小王子》中有一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做那,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自带内驱力。玩起来不都是不眠不休的,他们喜欢做的事儿根本不用你赶着跑。只是,这个内驱力用的不是地方,基本都放在娱乐上了。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给一些精神上的享受,爱阅读,爱艺术,爱自然,爱科学,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他的内驱力就会从娱乐转移到这些有价值的事上来,发生作用。

比如前段时间刷屏的“屋顶男孩”小通,因为为了考上梦想中的浙江大学,他每天5点起床爬上屋顶听网课,只为蹭邻居家的网络。

因为目标明确,所以动力十足。

还有每天早上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到悬崖边上网课的杨秀花。

因为家中网络信号不好,她怕耽误功课,每天带着馒头、包子、矿泉水到悬崖边,吹着呼呼的山风、坐在冰冷的石头上学习,一坐就是一整天。

为什么舍得吃这么大的苦?

杨秀花说:“在当下,对于家庭贫寒的学生来说,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因为想考个好大学,所以再苦再难,也要奋力一搏。

被唤醒了内驱力的孩子,就是这么上进。

因为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变好,哪怕家长没有要求,哪怕外界环境恶劣,都不能阻挡孩子自发努力的脚步。

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唤醒了内驱力的孩子,成年后依然不放松对自我的要求,不断迈向卓越。

李嘉诚坚持工作到90岁,王健林每天四点就起床健身。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一书指出:

“内驱力是君主、篮球巨星、商界领袖等世俗意义上取得成功的人,在已经坐拥权力、名声和财富之后,仍然能推动自己前进的东西。”

被唤醒了内驱力的孩子,不要任何外界的推动,也会主动自发地追求卓越。

2

你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好好学习)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内驱力,不需要刻意培养,大人别去破坏就好。

常见的破坏孩子认知内驱力的三种行为是:

第一、 限制孩子探索,或用负面的言行回应孩子的好奇心。

第二、 让孩子进无意义地重复性学习。(比如,很多重复抄写的暴力作业)

第三、 学习难度过高,让孩子受挫。简单说就是“我怎么学也学不会”。

第四、 缺乏鼓励。

家长应该做的是:

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对孩子的好奇心给予满足和好奇;不逼迫孩子进行无意义的重复性学习;学习难度循序渐进,让孩子在一点点的收获感中不断自我激发前进;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和热爱学习新知识的家庭氛围。

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更持久的学习动机。

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职业理想和远大抱负来强化“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适度鼓励孩子参与竞争,让孩子体会到“赢”和“上升”的感觉。

需要强调的是,自我提升内驱力并不像认知内驱力一样,可以无条件地自发产生,它需要一定的前提。

了解过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人就知道,“自我提升内驱力”和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最高一级“自我实现需求”可以基本对应

从马斯洛的需求金子塔图形来看,个人需求层次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会出现较高层次的需求。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拥有最高层次的“自我提升”或“自我实现”驱动,首先要检视一下底层的其他需求有没有给予满足——

生理需求:孩子有没有吃饱、睡好、休息、身体健康。

安全需求:孩子有没有足够的安全感。(缺少关怀、经常被家暴的孩子通常是缺乏安全感的。)

社交需求:孩子有没有同伴和健康的友谊。

尊重的需求:孩子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过度控制型的家长通常难以满足孩子对尊重的需求)。

孩子如果在前面4个层次的需求上得到了较好的满足,最高需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需求”就更容易产生。

辅助驱动

孩子会因为想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努力上进。首先,必须得有这样一个孩子信服的“他人”的角色存在,可以是老师,朋友和父母。父母最好能长期扮演这个角色,让孩子尊重你、信服你,看重你的认可和评价。

其次,这个角色最好能用合理的方式去认可孩子,既认可孩子的成绩,也认可孩子的努力过程。

到了青春期,孩子身边有一些比较“正面”的伙伴和同学群体,也变得非常重要。

3

教育专家画云博士说:

“爱孩子和爱其他的珍爱物件或宠物不同,珍爱的物件或宠物要保留在身边,欣赏爱惜。

可是爱孩子却是为了有一天让他们离开我们,并时刻为他们的离开做准备。”

当孩子成年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闯荡世界时,联结父母和孩子纽带的,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他从原生家庭里得到的精神力量。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我们要做的不光是静等花开,而是给予孩子一个起飞的勇气和成长的环境。那些被唤醒了内驱力的孩子,即使离开了父母,也能找到自己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奋斗的东西。

你的孩子,终究会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