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西湖东穆坞:古老的石头会说话

句子大全 2014-01-30 21:11:48
相关推荐

挖出宝贝的村中小溪。

村口的溪流里,挖出宝贝了!

最近,东穆坞村的村民们茶余饭后,都会议论这件事。

说是宝贝,其实是12块有年头的残缺石头。它们如今被放置在村头正在打造的农村文化礼堂里。

最快4月份,这个留下街道唯一的农村文化礼堂就能正式启用了。届时,这些石头将作为“镇宅之宝”,向全体村民们展示,讲述东穆坞村变迁背后的故事。

溪流清淤,挖出了12件宝贝

西湖以西,留泗路上,藏着绝美的小村庄——东穆坞。这里三面环山,坞深景秀,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明朝《西溪百咏》里,就有“东坞晨炊西坞烟,肩夫灶妇乐丰年。供庖兼味山中野,待客重烹池上鲜。鳞砌苔封鹅子石,涧甘清胜兔儿泉。仙乡未许闻朝市,到此方知另一天”的记载。

东穆坞人世世代代以种茶、种竹为生,生活富足且安适。直到不久前,一次意外发现,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

张有利,东穆坞村主任。他眉飞色舞地向我们讲述那一次经历——不久前,响应“五水共治”,村头的东穆坞溪需要清淤。一台绿皮挖土机在干涸的河床作业,伸出的长臂,“咣”的一声被震了回来。淤泥被挖出,下面露出了一块残破石碑。

“这是啥东西?”工人们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村民们闻讯而来,从桥头往下张望着。只见石碑上刻有一对麒麟,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就在这石碑附近,工人们又陆陆续续挖出了不少“宝贝”。工人们洗去了污泥,共12件宝贝,陆续露出了“真容”。其中,一对门鼓、一对残缺牌坊、一块刻有麒麟的石碑,还有六七块看不出啥用途的大石块,但跟普通石头明显不同。这些石头外表粗糙,色泽古朴,一看就知道历史久远。

12件宝贝,见证村庄的变迁史

这些石头啥来头?村干部把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都请了来,一起测一测。

“这残缺牌坊,很可能是花牌楼的牌坊。”一位上了年纪的邵姓村民,端详了半天,作出判断。原来,明朝年间,在东穆坞村口、留泗路东侧,建有一座石质雕花牌楼,雕梁画栋,人称“花牌楼”,是当时东穆坞村的标志。只是上世纪70年代,花牌楼被毁,很多构件也下落不明。

“还有那些残垣断石,很有可能与村后头的那个洪钟墓有关。”有村民分析说。

洪钟,明宪宗年间中过进士,曾当过刑部尚书等大官。死后,他的墓就建在东穆坞莲花山上,高约3米,宽约10米,荒草藤萝蔓延其上,土丘孤立于茶园中央。洪钟墓的左边,原本还有洪钟曾孙的附葬墓,后来也被毁。过去,从村口到墓前还建了一条长5里的墓道,石人、石虎、石马、石羊等排列两旁。如今,墓道被毁,成为村民的茶园,大量的残碑断石也都湮没不知所踪。

虽是本土村民的判断,但从这些物件的样式和纹路上也都有迹可循。不过,不管算不算得上文物,在村民们心中却是他们割舍不下的宝贝。据说,一位外地的客商路过龙穆坞村,一眼相中了那对门鼓,想出5万元收购。村干部一口回绝。“这些是全体村民共同的宝贝,不卖。”

如今,村民们期盼已久的农村文化礼堂快建成了,这是个传统四合院结构的小院落,雕梁画栋、白墙红瓦,总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文化大礼堂、文化长廊、道德讲堂、文化展厅、露天戏台、穆坞土祠等部分组成。

其中,礼堂的广场核心位置,将放置这些宝贝。一位村民还在自家宅基地里挖出了一具文官模样的石人,有2米多高,手捧朝笏。据说,他也准备把石人放到农村文化礼堂里,供村民们欣赏。张有利说,这些石头,作为古迹遗存,是东穆坞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见证。(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