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爱阅读和不看书的家庭 走出来的孩子为啥不一样

句子大全 2014-01-06 20:33:41
相关推荐

图画书阅读的倡导和推动在国内经历了约20年,有学者形容“就像一次长跑,起跑时有点寂寞和冷清,如今图画书发展进入了常态化,运动员的头抬起来了,销量也开始增加,但培养阅读图画书的习惯,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努力,急也急不得。”走过十年的“信谊图画书奖”恰恰见证了这一征程,因受疫情影响,第十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系列主题活动改为今天线上发布,该奖发起人之一、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尤其是孩子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多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如果今天的儿童能好好读书,读到好书,那么整个社会的基石,就相对是稳定的。基础阅读这块,做出版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做出版的人,如果有教育的真正情怀,才会走得更远。”朱永新观察到一个现象,一场疫情改变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交流方式,也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之前武汉方舱医院的读书哥刷屏,正彰显了阅读的暖心力量。

“读书的和不读书的家庭,截然不同——疫情期间仍然坚持亲子共读的家庭,生活往往过得充实、平和、踏实;相反,不读书的家庭,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相对较多一些。英国作家毛姆有句名言,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刚好解释了之前的现象,当一个人真正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如同给心灵营造了避难所。”朱永新认为,阅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教育品质、缩小教育差距、推进社会公平,堪称最有效直接的路径。而养成的阅读习惯,对人一生的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

身处新媒体时代,电子产品逐渐低龄化,似乎孩子的阅读时间被大量网络信息、电子产品所占据,但在学者看来,之所以有时候焦虑,更多出于无知——关键不在于用什么载体阅读,而是培养孩子阅读、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因此,培养图画书阅读习惯不仅仅针对孩子而言,家长老师的言传身教也十分重要。随着阅读推广深入,越来越多老师开始把一本本书带进自己的课堂,关于书的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图画书的文学性、趣味性、思辨性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年来,信谊图画书奖组委会共收到4466部参赛作品,儿童阅读专家,图画书译者王林参与过五届评审工作,他从学术角度分析中国原创十年发展,以三个“植根”来提炼其中特色——植根于传统文化并进行创新性的转化、植根于中国人的生活并表达中国人的情感、植根于儿童立场并表现童真童趣,他期待创作者加强“儿童观的更新和图画书意识”,传递创新的勇气和情感的共鸣,提高图文关系的处理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十年中,奖项共评定出110部获奖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已出版。最新新出的就有《猴子捞月》《谁的袜子》《金雕猎狼》等。“儿童文学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童年力量的伟大。童年那懵懂无知的发问,像一道光,照亮成年人的生命。”梅子涵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犹如立交桥般层次丰富,纵横交错。

梅子涵评价,获奖图画书组作品在内容上,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儿童经验,有传统民间故事的改编,也有童话式想象。在表现形式上亦是多元化,绘画技法有成熟细腻的铅绘,有活泼轻松的水彩,也有传统的水墨晕染,更有综合材料的成熟运用,让人印象深刻。文字组作品文风各异,主题多样,充满儿童式的想象趣味。

有学者认为,当更多孩子看到从母语文化中孕育而生的原创作品,就能没有隔阂地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学习,在自己的本土语言文化中成长。如何鼓励与培养更多创作图画书的本土人才?在同类奖项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信谊图画奖作为国内最先发起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原创大奖,除了稳定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学生投稿之外,专业创作人员如职业插画师比例有较大提升,丰富了创作队伍。恰如信谊基金会董事长张杏如所打的比方——“十年前,我选择了一条人烟稀少的路,慢慢地走,一步一步地走,浇灌着路旁一朵朵的小花。十年后,同样的道路,人来人往,繁花似锦……”

作者:许旸

图片:主办方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