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看完网友对《隐秘的角落》的解析 我开始怀疑人性本善这句话了

句子大全 2014-01-05 00:15:39
相关推荐

最近有一部轰动各界的电视剧,在它还没正式开播时,豆瓣的分数就达到了9.0分。

(图源:网络)

就是这部让人对“爬山”二字感到发怵,听到“小白船”感到发抖的良心剧《隐秘的角落》。

尽管这部仅12集的悬疑剧很快就迎来了它的大结局,但也久久没有降低它在各个圈子里的热度。

网友们对这部剧更是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解读解析……

更多的还是围绕着朱朝阳和张东升这两个人物的关系和对比的一些分析。

以下分析来自ONE文艺生活

从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朱朝阳好像就是下一个张东升,但是朝阳如果东升之后,那么面临的就是日落。

所以说如果朱朝阳真的有朝一日变成了张东升的样子,那么下场也必定和张东升的一样。

不过比起剧情,小编更多关注点还是在年仅14岁的朱朝阳就开始犯罪这件事上。

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甚至趋于黑暗的想法,并一步步地走向深恶的犯罪,实在想想就让人起鸡皮疙瘩。

(截图来源:ONE文艺生活)

妹妹死后,当朱朝阳发现父亲竟然带着录音笔来套他的话时,脸上仅仅闪现了一时的惊讶和失落,于是开始故意说一些让父亲尽量相信自己的话。

(截图来源:ONE文艺生活)

还有他答应严良将张东升的犯罪记录复制一份以便报警,可是却仍只留下一张空卡。因为对他来说,一个没有污点的人生比“坏人入狱”的结局更加重要。

但是不得不承认,邪恶这种东西的确不分年龄。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其严重程度,更是不可估量的。

广西某中学一学生被同学扔下楼

(图源:网络)

有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更是让不忍直视。

17岁男子疯狂殴打8岁男童

(图源:网络)

一些小孩的阴暗面,远远超出你想象。有的小孩是小孩,有的小孩真的是魔鬼。

一件件案件不得不让我开始质疑孟子当初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相反荀子所说的《性恶论》貌似更能解释所发生的情况,也更加令人信服:

(图源:网络)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

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

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也就是“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既然说人性养成和后天所学、所行、所为有关联,那么必定和父母、教育、朋友、长大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好比《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假如他的父母未曾在他年少未经事的时候离婚。

而就算已经离婚。

假如他的父亲能够多多关心他,在朝阳拿年级第一时不是从其他父亲嘴里得知;

能够在朝阳的衣服旧得衣领都泛白之前就给他买件新的;

能够让朝阳更多感受到自己对晶晶和他的爱是同等的分量;

能够记起自己曾经带过朝阳去过那个让朝阳拥有美好回忆的游泳馆。

假如他的母亲能够不要把朝阳的成绩看得比任何东西重要;

能够不要总是紧紧不放地让朝阳遵守那些每天必须记账喝牛奶这些看似为他好,实则是在变爱为控制朝阳的做法;

假如他的身边能够多一点像严良那样愿意和他一起玩,像普普那样愿意为他考虑的同学。

也许朱朝阳也不会变成剧里的那样。

这就应了那句话,“没有天生邪恶的小孩,只有不负责任的大人”。

而孩子的恶往往比大人的恶更可怕。

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社会规则与道德法律的限制,所以做起恶来更纯粹、更彻底、更无底线。

有的人也吐槽说:看了《隐秘的角落》觉得未成年犯罪年龄调整真是太有必要了。

关于未成年犯罪的相关法律,之前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中写到: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然而目前法律一旦遇到下面这种案例就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图源:网络)

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免于追究刑事责任,从受害者角度来看,其实是在纵容犯罪。

所以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们在提出许多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案时,其中就提出了提前未成年人入刑年龄,提高未成年人违法成本的提议。

部分代表提议将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年龄范围从之前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修改为“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将行拘执行年龄从14周岁降低至12周岁,引发了广泛争论。

(图源:网络)

这种争论也大抵形成了两个阵营,学者们大抵都对之持否定看法,而普通民众则大多支持并认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才是更为重要的一步。

但是不管最后将实行怎样的决定,小编还是更加赞成一种观点——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来说,阻止他们滑向罪恶深渊最有效的途径,并不是单纯的降低刑责年龄去震慑他们,而是通过教育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心理学家李松蔚说过的一句话,“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你把他从那个世界拽出来,而是你走到他那个世界里去。”

(图源:网络)

小总结:

在小编看来,人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与善有多近,就与恶多近。

而白纸上最后呈现的究竟是善的白,还是恶的黑,和这张白纸获得怎样的爱和教育息息相关,但也许有的时候是善是恶只在这张纸的一念之间。

(图源:网络)

兰德风向

娱乐|热点|吐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