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初中语文《醉翁亭记》常考虚词的运用

句子大全 2013-09-20 06:51:43
相关推荐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虚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欧阳修在他的名篇《醉翁亭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一文中接连使用了21个 也 字,这在 也 字的使用频率上似乎是不多见的。此举可说是创造性使用虚词的一个特例。欧阳修如此 奢侈 地运用 也 字,有什么作用呢?对此,拙笔不揣浅陋试作浅析如下。

阅读课文可以从段落入手。《醉》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每自然段具体写了几层内容,这似乎不必多加考虑。因为只要看看每自然段各用了几个 也 字就一清二楚了。《醉》文第二、三、四段各用了3、4、5个 也 字,就分别写了三层、四层、五层内容。一看就非常明白。第一段用了9个 也 字,也就具体可细分为九层内容:①开头一句勾画出滁洲的地理环境;②道出琅琊山之特色及方位所在;③续写酿泉;④ 特写 醉翁亭,点题;⑤交待造亭者;⑥交待名亭者;⑦诠释亭名之由来;⑧点明全篇之核心命意;⑨指出醉乐之关系。不难看出,文中的 也 字,就是全篇各文段的层次标志; 也 字清晰地标明了各文段内容的层次,使人见了 也 字就一目了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