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关于“宁镇合并” 南京市委书记发话了!

句子大全 2013-09-12 19:59:42
相关推荐

张敬华在推进大会上强调,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是今年南京对标找差的主攻方向,全市一定要不待扬鞭自奋蹄,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立足自身谋首位,以质取胜干首位,只争朝夕争首位,努力在有限空间释放无限可能,把资源潜力变为过硬实力。

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的“三重身份”,既是行政格局决定的客观地位,也是国家批复明确的发展方位,还是国家规划赋予的规模定位。“三重身份”是南京的独特优势,更是南京必须践行的职责使命。莱芜并入济南之后,镇江并入南京的传言一度甚嚣尘上,“行政区划调整,是中央考虑的事情。南京不能简单地、单纯地以地域面积扩大谋求总量的首位度,而是要更加注重以新发展理念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度。”张敬华说,“南京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要集中精力,通过新发展理念,实现6个功能的提升,勇挑首位重担。”

提升首位度,南京不准备走捷径

提升首位度,南京不准备走捷径。2019年,围绕“八个对标”,南京将持续发力、攻坚突破,全面提升对标找差的整体成效和水平。

创新对标要沿着“六化”方向再跨越,紧盯深圳等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定不移走市场驱动型创新的路子,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量质并举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产业对标要聚焦自主可控上水平,主导产业要做好“扩容”的文章,产业地标要做好“强链”的文章,传统产业要做好“转型”文章,实体经济要做好“融合”的文章。

生态对标要聚焦难点问题求突破,更大力度推进长江南京段生态修复,坚定不移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劣V类水体整治。

改革对标要强化攻坚克难树品牌,“闯”的勇气要更大, “创”的意识要更强, “实”的干劲要更足,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坚决打通改革落实“最后一公里”。

开放对标要坚持内外并举更国际,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南京发展,以国际理念制定发展政策和规划计划,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枢纽体系要综合集成,着眼国家和全省布局,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运输服务“两个升级版”。开放合作要引领突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抓好自贸区创建和政策落实、长三角科创圈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工作,推动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民生对标要围绕群众需要补短板。兜底保障要更加有力,推动底线民生扩面提标。品质民生要更加充足,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社会治理要更高水平,推动网格化工作一体联动、智能运行,打造全国样板。

城建对标要立足宜居宜业提形象,规划要体现更高标准,持续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充分彰显美丽古都特色风貌。建设要追求更高品质,努力打造一批匠心工程、精品力作。管理要坚持更加精细,抓住关键细节和细微之处,解决突出问题,展现“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

营商环境对标要聚焦公平效率创一流。市场准入要进一步放开,加快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民资、外资的开放。

政务服务要进一步优化,全面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效率。市场监管要进一步加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最严格城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南京提升首位度的三个要点

南京提升首位度,有三个要点:一是提升经济实力,提高区域内产业竞争力;二是充分发挥高校与创新资源,促进产业升级;三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南京大都市圈。

1、提升首位度先要提升经济实力

2018年,南京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总体上看,南京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江北新区建设更是“一骑绝尘”,直管区GDP增幅预计13%,新增企业1万多家,增长近50%。

2019年,南京安排市级重大项目500个,年度计划投资2949亿元,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达40个。南京把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7.5%至8%。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台积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入竣工投产或稳定运行阶段,江北新区等一批重点板块和高新区等一批载体加快发展,这些积极因素,对今年经济稳定增长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创新升级与高校资源是突破的关键

2018年,是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起步之年,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个,孵化引进企业862家,新增科创型企业近2.4万家,增长17%。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南京正聚力培育“4+4+1”主导产业,种好移大树、育新苗、老树新芽“三棵树”,重点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加快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四大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以上;四大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软件业务收入达4400亿元。

高校是南京最宝贵的财富,在高校资源上,南京的实力远超广州、深圳、杭州的等城市。纵观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老工业基地,能够翻身转型的几乎全是依靠大学。以美国的城市来说,最明星的两个城市:宾州的匹兹堡和俄亥俄的哥伦布。匹兹堡有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公立的匹兹堡大学,依靠全球最顶尖之一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学院,经济转型非常成功,连续拿到北美最宜居城市。在南京提高首位度的路上,发挥高校资源的作用,留住人才是关键。

3、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南京大都市圈

纵观江苏省行政图,南京位居西隅,横跨长江,南北距离虽长,但东西向实在太窄。如今,国家十分重视长三角的规划与发展,南京若想扩大城市影响力,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沿着长江作东西方向的突破。

南京市委在部署新一年工作时强调,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南京必须主动有为,走合作共赢之路。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南京要走在前列,努力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和门户枢纽。省会城市,是南京的“第一身份”。2019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聚焦“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提出要争当全省创新的策源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的高峰、产业创新的高原、人才创新的高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同时,南京将积极争取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布局,实打实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今年将加强宁句先导区综合交通网络衔接,推动区域高速公路差别化收费,在句容、溧阳、仪征等毗邻地区探索设立特备合作区,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南京大都市圈雏形渐显。

公众号

wandihui2015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