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九一八”前的日本:穷到没饭吃

句子大全 2013-09-11 06:15:47
相关推荐

冯学荣:搜狐自媒体专栏作者、作家,代表作品为《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

问:爆发于1929年的美国股灾,与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这两件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严谨来说,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二者有着间接的逻辑联系,二者之间隔了好多张多米诺骨牌,是一个长链条连锁反应之中的其中两个环节。

问: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去理清,先从1920年代日本的国民经济生态谈起吧。

答: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直至1920年代,尽管日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其重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日本经济的本质并未由此而改变,当时的日本,仍然是一个农耕国家——日本的农业人口占了压倒性的比例,日本国土本来就狭小,而且还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当时日本全国适合耕种的土地,仅占12%左右,所以在1920年代,日本存在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问:日本当时不是工业国家吗?其工业产品竞争力如何?

答:在1920年代,日本可以说已经相当工业化,但当时日本的技术在世界上并不先进,而是比较落后的,日本的工业品在当时的世界上,其竞争力是相当有限的,我们知道二战之后,日本确立了“技术立国”的国策、其工业品竞争力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在1920年代,日本的工业技术相比西方列强而言,仍然是比较落后的。

问:日本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是否意味着粮食不够吃?

答:早在1920年代,日本的粮食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依据山田武吉的调查,粮食已经明显不够吃,在整个1920年代,日本大米的平均入超率,大约为35%,粗略地说,1920年代的日本人每吃10碗饭,其中有3碗饭是需要进口的。

问:日本在1920年代领有朝鲜、台湾两块殖民地,是否能有效缓解耕地不足的问题?

答:上面的数据,其实已经算上从朝鲜和台湾输入的粮食了,如果没有朝鲜和台湾的话,问题更严重。说到这里我插句话,日本在朝鲜和台湾的殖民统治政策,也是要怀柔的,并非是直接从被殖民人民的手中去抢、也并不能直接从这些二等皇民口中抠食,朝鲜和台湾的土地是要养活朝鲜人和台湾人的,而且台湾和朝鲜,同样也存在人多地少、人口膨胀的问题。

问:日本当时的人口政策如何?

答:1920年代,日本本土人口已经有六千多万,而且其人口呈现了几何级的膨胀状态,每年几乎新增一百万没有耕地的人口,当时的日本当局不考虑限制生育,而是鼓励对外移民,其中美国是日本对外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国之一,但是,美国于1924年颁布了一部新的移民法案,即《约翰逊-里德法案》,这部新法案禁止日本人移民美国,这样一来,日本人移民美国这条路到了1924年就断了。

问:所以当时日本人的目光,聚焦在中国东北,也就是他们所称的“满洲”。

答:是的,所以在整个1920年代,尤其是在1920年代中后期,日本当局都在努力扩张它于中国东北的既得殖民权益,例如铁路经营权、矿产开采权、商租权、以及铺设领事馆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向中国东北(满洲)移民、开发满洲的资源、舒缓日本国内的人口和经济压力。

问:你似乎曾经讲过,日本当年移民中国东北,不单是要解决日本国内的人口和经济问题,而且是因为日本有一个“防俄”的国策。

答:没错。首先,从意识形态上说,赤俄是一个对外输出革命的国家,包括对日本也输出革命,日本要防它,当时的日本人普遍认为:如果放任不管,一旦东亚地区赤化,日本也必将难免于难。其次从历史恩怨、地缘政治上来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地(旅顺、大连、南满铁路)是于1905年从俄国人的手中抢来的,日本人防范俄国人将它们抢回去,众所周知的是,俄国人一直垂涎于旅顺港,它是俄国国防舰队不可多得的不冻港和出海口,这个一直到1940年代末直至1950年代初,斯大林都仍然对旅顺港念念不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里还有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赤俄从1928年开始搞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一个阔步增强国力的计划,赤俄所搞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当时日本人的刺激很大,日本人认为:必须抓紧在满洲(中国东北)扩张殖民势力、与苏联赛跑,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所以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从1928年初开始,日本人对张氏父子(张作霖、张学良)的殖民扩张要求,一个接着一个,修路、租地、设领馆 马不停蹄,让张氏父子直喘不过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