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语言学研究

句子大全 2013-09-03 10:53:35
相关推荐

然而,语言指示类型发展至列文森的五类之后再无突破,指示理论研究似乎停滞于列文森、莱昂斯、菲尔默的论述。这五类经典指示关注的话语语境实则是直接情景语境(immediate context of situation) 中的人、时、地三个语境参数,以及人际互动的社会语境中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与地位,却忽视了话语的文化语境。另外,在权威语用学术语词典如《牛津语用词典》(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ragmatics) 中能找到各种有关指示的术语,却偏偏无文化指示一席之地,原因何在? 带着该疑问,笔者有幸在2015 年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承办的第14 届国际语用学大会上邂逅列文森,并向其请教了文化指示的问题。列文森认为探讨文化指示很有必要,且理论价值重大,但难点在于文化语境的不可控性。于是,鉴于上述研究动态,本文基于西方经典指示理论,尝试探讨语言(以美国英语为例) 中的文化指示的理论问题,涉及文化指示方式、文化指示中心、文化指示定义、文化语境界定等基本核心概念。

二、文化指示方式

在具体探讨文化指示方式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有关指示方式的经典论述。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尝试阐析文化指示的方式。

首先,权威语用学词典或语用学教科书中并未直接提到指示方式这一术语,但经典指示理论有不少相关论述,其核心思想即语言是如何关联语境的。如在指示的古希腊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认识到两种指示方式,即指向和表明。指向,即通过语言来指向语境参数,故指示在语言学中亦被称为话语指向( verbal pointing)。指示理论的奠基者比勒早就指出了两种指示方式,即直观指示和臆想。前者指向说话人视野中存在的东西,而后者指向能直接感觉到但却存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经验之中或者存在于说话人所描绘情景之中的东西。此后,也有学者提出类似的概念,如奥克斯( Ochs E.)认为,指示就是指向即刻情景中的实体存在。莱昂斯则认为,符号A 指示信息C,当A 的出现能暗示C的在场或存在,请看以下几例:

(1) I broke that pot.

(2) I love this song.

例(1) 中,说话人需要借助一定的示意如手势或眼神传递来告诉听话人指示词that到底指向哪个花盆。例(2)中,只需听话人与说话人在同一时间听到那首歌便知道指示词this 到底指向哪首歌。这两例中,指示词的指示方式就是直观指示。再来看以下这句话:

(3) 情景: 我邀请你来我家做客,在客厅里我倒了一杯红酒给你。这时,我手指向了某个红酒瓶并说: These are on special offer in the supermarket at the moment.

在该例中,我的手指向了一个红酒瓶,但却用了复数指示词these,因此我显然并非仅指向你眼前的那一瓶红酒。从直接情景语境看,指示词these 以及我的手势把你的注意力指向我们面前的实体存在,即这瓶红酒。但有趣的是,真正所指对象的数量不止一瓶,且它们并不在你我身处的时空情景中,而在其他地方。因此,these 指向了你( 听话人) 大脑中联想到的许多和我手指的红酒相同或相似的物体,这种指示方式就是臆想指示。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称、时间、空间指示以及语篇指示这四类指示基本参照话语发生的直接情景语境中的人、时、空以及上下文( co-text) 或话语前后所提及的某个成分。因此,它们的指示方式是直接或间接指向语境中的实体存在,以消除语言指示的语义不确定性( semantic indeterminacy),明确它们的所指对象,这也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指示方式。

其次,指示方式还可以是“表明”。不同于“指向”,“表明”并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指向语境参数来消除语言指示的语义不确定性,而是反映、显示出某种语境特征的存在。笔者认为,社交指示的指示方式就属于此类。社交指示是指“句子的某些方面能反映、确定言语行为发生的社会情景中的某些事实”。列文森把社交指示进一步限定为那些编码了的话语双方的社会身份,或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或一方与其他人和实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英语中常见的社交指示体现在敬语和称谓上,如Your honor、Mr.President、Your Majesty 等,某些礼貌短语结构如Would you please…,I would appreciate if you could…等,还有正式、书面词汇的选择等手段。我们发现,与其他四类指示不同的是,社交指示的语义明确、所指清楚,并不存在语义不确定性。它们对语境的指示主要体现于它们表明了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地位或关系。也就是说,社会身份、地位或关系作为言语行为发生的社会情景语境特征是被编码在这些语言符号中的。所以当它们在人际交往中被使用时,特定的社会语境特征就能被显示出来并被听话人觉察到。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语言的文化指示及其方式。文化语境是一种认知语境,是大脑中储存的文化信息的集合,比直接情景语境和社会语境更抽象、更复杂、更庞大。因此,文化指示注定不可能是简单直接地“指向”或“表明”,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受话语情景语境或交际意图支配,由某些语言成分或结构激活说话人及听话人的文化意识,并关联文化认知语境中的特定文化信息特征的方式。现在让我们分别观察一段内文化( intra-cultural) 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话语中的语言成分或结构是如何指示话语文化语境的。

(4)美国知名房地产商特朗普于2005年创办特朗普大学,在无任何资质的情况下,招生规模达5000 多人,收取巨额学费。该大学现已被勒令关闭。以下话语选自于该大学的一本教科书《精通房地产成功的三个秘诀》(Three Master Secrets of Real Estate Success)。

Most wealthy people made their money in real estate and it usually started with a decision to get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be successful.You need to look at what this small investment will fix in your life.…You’re here today because you’re sick and tired of being sick and tired and you want to change that —you’re not alone.I’m going to help you take your first step to create the life you’ve dreamed of.Follow me and let’s get you enrolled.Congratulations!

例(4) 中的这段话属于内文化交际(同文化族群成员间) ,划线的词语及短语若脱离具体情景语境而被单独列出来的话,我们很难说它们一定指示或关联了美国文化。但若把该例特定的情景语境及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考虑在内,我们感觉到了划线语言成分除了表达它们固有的语义之外,还激活了说话人及受众对象共享的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认知文化语境)中的特定文化信息。具体而言,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曾暗示学生花1万至3.5 万美元接受所谓的“精英导师”辅导。其营销策略之一就涉及该说些什么以及如何说好的问题。在这段话语中,我们观察到划线部分均在情景语境和交际意图的共同驱使下,不同程度地关联了美国基本信念及核心价值观。比如,成功在美国常以财富(wealthy)来衡量;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决心(decision),即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 美国人非常重视知识与技能( knowledge and skills),认为它们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改变( fix,change) 现状、创造( create) 未来是美国的核心价值取向;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美国梦(dreamed of)。毫无疑问,这些语言成分在此情景中指示了特定的美国主流文化信息,为说服受众掏腰包(交际目的) 提供了文化理据,体现了文化语用功能。

(5)一段韩国学生与美国学生之间的对话。

Korean: Jill,do you want me to help you with your essay?

American: Don’t patronize me,please.

Korean: You say,you don’t want support?

American: Please just don’t …Okay?

例(5) 是一段跨文化交际( 异文化族群成员间),特定情景是一位韩国学生想在论文作业上给予她的美国同学一点帮助,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我们暂不谈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方面的问题,仅观察划线词语对文化语境的指示方式。首先,动词help 和patronize的语义是明确的,前者意为帮助,后者是屈尊对待的意思。若脱离特定情景语境,这两个动词无文化敏感性可言。但当它们出现在例( 5) 的对话中,我们就感受到了韩美文化差异与冲突,显然它们与文化有关。具体而言,help 除了其固定语义外,它还是韩美文化价值关键词。在韩国文化中素有助人为乐的传统,而美国基本信念之一就是“帮助自己等于帮助别人”,这源自于早期的边疆信念。但文化冲突导致的交际失败归咎于patronize 一词。我们知道,从清教徒时期起,自食其力是美国历代流传的核心价值观。在本例中,美国同学似乎不愿接受韩国同学的帮助,故选用了动词patronize 以表明自己自食其力的态度,但该意图却没有被韩国同学准确获得。在此,我们先不多谈文化差异的事,我们主要观察patronize 在该特定话语情景中的文化指示。很显然,若在同族文化群体(美国人)中,patronize很容易使听话人关联到特定的文化信息(自食其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指示及其方式。至于异族文化群体(韩国人) 没有领会或意识到这种文化指示,那是另外一回事,在此就不赘述了。

综上所述,文化指示在语言中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它是说话人/听话人大脑中的一种文化感知。文化指示的方式有别于经典指示理论中的指示方式,它是受特定话语情景与交际意图支配,被某个语言成分或结构激活并由此关联至文化体系(认知语境) 中的特定文化信息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还要具体探讨文化指示中的若干核心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语言中的文化指示现象。

三、文化指示的核心概念

西方学界虽有部分学者谈及文化指示,但都点到为止,没有从理论上给出深入系统的论述。国内语言学界,何刚教授曾有多篇论文探讨了文化指示,他提出了不少独特见解,但对文化指示的界定似乎过于宽泛。鉴于目前研究现状,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文化指示的若干核心概念,从理论角度定义、界定何为文化指示。

(一) 文化指示中心

指示中心是由菲尔默( 1997) 提出的,是指语言指示语境的参照点,类似于比勒( 1934) 的“原点”。指示中心是指示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任何一种指示的解释都必须基于它所处话语的指示中心。

我们知道,任何话语的发生都不可能是真空的,即话语无法脱离特定情景语境。首先,话语的发生肯定处于比勒所说的“人—时—空”这三个基本维度,即菲尔默所说的说话人所处的时空位置。于是,经典指示理论中确定了三个指示中心: 人物中心、时间中心和地点中心。后来,列文森在谈论社交指示时指出,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维度,即说话人(或其他参与者) 与场景(或社会活动) 之间的关系。这一社会维度就构成了社交中心,涉及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和头衔以及与听话人或其他所指之间的社会关系(地位、头衔、权势等) 。这些社会信息就构成了理解社交指示的社会指示信息。至此,指示中心系列就包含四个中心,具体

如下:

A.人物中心是发话人;

B.时间中心是发话人发话的时刻;

C.地点中心是发话人发话时所处的地点;

D.社交中心是发话人相对于受话人或第三者的社会地位。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有必要再加上一个维度,即文化中心( cultural center) ,因为任何话语除了由特定的人说出,发生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人际交往情景之外,也同时发生在特定的文化群体之中。毋庸置疑,任何话语的理解都无法脱离人—时—空这三个基本维度,这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参照点。但有时话语会发生在特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某些语言结构照应的社会维度就会显现,那些受社会体制认定的相应社交关系就会被指示。但若交际一方或双方在内文化或跨文化交际中感知到文化存在时,文化维度就会显现,相关的文化信息就会被指示。因此,话语的五个维度(中心)是叠加的,或隐或显的。其中,人、时、空这三个维度(中心)是最基本的,它们总是显现的。只有当话语置于特定人际交往中并考虑到说话人与听话人或场景之间的社交关系时,社交维度(中心)才会显现并被特定词或语法结构指示。文化维度(中心) 则藏得最深,因为话语虽然发生于特定文化群体之中,但文化设定信息作为人类的认知信息是潜意识或无意识的,很难被直观、直接地感受到,内文化交际尤其如此。因为文化价值、规则、原则等在同文化族群中心照不宣的情况下话语产生和理解进展得很顺利; 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当文化犯规引起交际双方“不适”或“休克”,导致交际失败时,文化信息才能被感知、觉察到。总之,我们可以认为说话者是处在五维空间的中心,以他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五个同心圆结构,即五个维度(指示中心)。

其次,文化中心是指什么? 既然指示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那么,文化中心可以被理解成由说话人所归属的文化群体的基本文化设定的集合,其中包括基本文化信念、核心价值观、文化规约等群体成员共享的信息集合,即:

E.文化中心是发话人所归属的文化群体的基本文化设定集合。可见,文化中心为我们观察并理解语言指示文化提供了参照点。现在让我们回看例(4)和例(5)中的划线部分: 例(4)中说话人的文化中心是美国主流文化设定集合,他是其中的一员,对划线部分的文化指示解读必须参照这个特定的文化中心。也就是说,它们是在这个特定的文化中心获得了除固定语义之外的文化含义。而在例( 5) 中,交际的失败显然是因为双方各自所处的文化中心不同,韩国同学没有把自己放在美国文化中心中,即文化中心没有发生转移或投射。所以,patronize 所指示的特定美国文化价值在韩国同学的文化中心内是不存在或不明显的。

(二) 文化指示定义

在给文化指示下个工作定义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经典指示理论中有关指示的定义。纵览西方指示理论,指示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主要是基于指示类型做出的。就人称、时间、地点指示这三类而言,指示被理解为“任何定位真实世界中的所指”,或“基于时空参照点来确定言语行为所提及的人、物、事件、过程、活动”,还有其他学者给的类似的定义。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不外乎通过语言成分(代词、副词、名词等) 来指向客观世界中的实体或存在,与这三类指示的方式是遥相呼应、密切相关的。到了社交指示定义方面,菲尔默认为“那些词语及语法形式只有把它们所处的句子定位于某种社会语境中才能被正确理解”。之后,列文森在定义社交指示时强调了语言结构中语法化或编码话语参与者社会身份或关系的方面。他指出,语言使用的很多方面可能都依赖参与者的社会关系,但只有那些语法化或词汇化的用法才能被称得上是社交指示。比起菲尔默,列文森对社交指示的定义界定更细化,强调了编码和语法化这些核心概念,并把社会语境的内容界定为话语参与者的社会身份或关系。这些指示定义,尤其是列文森的社交指示定义,给我们定义文化指示带来了很多启示。笔者尝试做出如下的文化指示定义: 文化指示是指那些编码或语法化的、说话人所在文化群体的主流核心设定的语言成分,且这种文化与话语的关联受特定的话语情景及说话人交际意图的制约与驱使,是两者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有关这个文化指示定义,有以下几点需要强调:

第一,编码或语法化的文化信息是基于某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比如,例(4)中的change、create、dream三词,若不基于美国主流文化设定,那它们所关联的文化信息是无从谈起的。这一点与社交指示不同,因为社交指示所关注的是语言反映说话人身份或地位的方式,是各文化族群中普遍共存的人际交往因素。

第二,文化指示的内容界定为言语文化群体共享的主流文化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泛文化论,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和文化沾上边的语言结构或话语成分太多。若我们对文化指示的内容不加以界定,那很容易导致语言中什么都是文化指示的局面,这显然违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列文森在定义社交指示时就注意到了莱昂斯定义中社会语境界定不清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第三,文化指示必须置于特定的话语情景中分析,并受制于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比如,上述的change、create、dream 等词,即便我们把它们置于美国主流文化体系中,但若没有特定的话语情景及说话人的交际意图,那它们并不总是指示主流文化。我们随便举一例,如I want to change my old car,for it often malfunctions,在该句中change显然没有也不需要指示文化,即使该话语发生在美国并由一个美国人说出。这一现象就说明文化指示的特征是必须与特定话语情景和说话人交际意图紧密相关的,是典型的语用学研究。这一点与社交指示又不同,后者(如敬语称谓)似乎在任何人际交往的话语中均能指示说话人或他与听话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可见,文化指示有其特有的特征,不同于以往的指示。

(三)文化指示信息

我们在上文中讨论文化指示内容时已经提及文化指示信息的相关问题了。列文森把社交指示的社会指示信息界定为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和头衔以及与听话人或其他所指之间的社会关系,语言中的社交指示便在这一框架中得以解释。而文化指示信息是说话人所属的同文化族群成员共享的主流文化设定,那么该文化设定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以美国主流文化为例,

结合人类学中的文化洋葱模型来加以讨论。

文化洋葱模型把文化信息描述为由内至外的三层: 核心层的生存基本设想(basic assumptions about existence) 、深层的规范与价值( norms and values) 及最外层的文化表层( explicit layer of culture) 。当我们研究美国英语对美国主流文化设定指示时,我们主要关注的就是核心层和深层的文化信息,它们是与言语交际最密切相关的。正如罗布莱斯指出的,通过别人说什么和怎么说,就能知道文化是如何在交际中被指示的了。文化表层是指那些可感的文化存在,包括语言事实、食物、建筑、房屋、纪念碑、农业、圣坛、市场、时尚和艺术等。由于这部分的文化内容庞大且与文化指示实质联系不大,故暂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至于美国文化的核心层和深层文化信息,我们应该参照美国人类学家对美国文化体系的描述和归纳,这样更有依据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此,我们暂把生存基本设想理解为那些不言而喻、维持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信念,而规范和价值暂被理解为那些人们认为是对的或文化推崇的价值观。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归纳出那些能编码这些文化信息或与之典型关联的词、词组或语法结构。由于篇幅有限,现举几例: 以下两表中仅列举了一小部分指示美国主流文化设定的词和短语。语言的文化指示是很难穷尽的,任何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或词组都可加入表格中,这也是文化指示有别于人称、地点、时间指示的特征。但这也并不是说文化指示词是无穷尽的,就整个语言系统看(以美国英语为例),能典型地指示文化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尽管数量上比起其他几类指示还是较多。此外,我们应该注意,这些文化指示词的解释不能脱离特定的话语情景和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否则它们的文化指示是无从说起的。

表1 若干美国基本信念的文化指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