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七夕 一起看看这本名著当中的古代浪漫爱情的样子

句子大全 2013-09-03 00:15:21
相关推荐

【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 米广弘】剧以寺而生,寺因剧而名,一出元杂剧《西厢记》成就了普救寺数百年不衰的盛名。而绝妙诗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传诵,更使国人把山西普救寺看做了爱情圣地。

原本,《西厢记》取材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2年~804年)的著名诗人元稹所写《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据宋人王性之考证,《会真记》写的是元稹自己的婚前旧事,结局是张君瑞赴京赶考高中后遗弃了崔莺莺的悲剧。到了元代王实甫笔下,却成了一见钟情的张君瑞与崔莺莺在红娘帮助下,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禁锢,争取婚姻自主终成眷属的喜剧。

曾多次到普救寺探访崔莺莺一家曾经借住的梨花深院、张君瑞借住的西轩、红娘递简书的书斋院,流连于《西厢记》中所述张君瑞“白马解围”的观阵台——大钟楼及清秀挺拔的莺莺塔下张君瑞与崔莺莺一见钟情的回廊,小坐于寺后花园的“拜月台”“鸳鸯亭”,品味两心相悦、终成眷属的甘醇与甜美,惊诧这小小土塬上的小寺院,竟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积淀,蕴藏着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象,一部《西厢记》,竟被后人仿作真实的历史再现,成为普救寺香火延绵日盛的最大资本。

普救寺的标志性建筑莺莺塔,原名舍利塔,为寺内瞻礼建筑,就因为张君瑞与崔莺莺初会一见钟情的故事发生在塔下,便被人们唤作了莺莺塔。当地官方宣扬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祥地,对《西厢记》创作来由不祥的人却认定了普救寺就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发祥地毕竟不同于发生地,寻遍整部《西厢记》,王实甫老先生关于张君瑞与崔莺莺初会之日的确切表述只有张君瑞的一句独白:“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具体事情,无从得知,权当民间流传吧。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呼声让这部作品的主题更有“普世价值”。两人的爱情之路越艰辛,越突出爱情伟大。封建礼教阻挠越强烈,两人如履薄冰的爱情便愈加珍贵。而爱情战胜封建礼教的“大团圆”的结尾,就是作者的鲜明态度。

由古至今,人们到访普救寺,都是为着从张君瑞和崔莺莺“待月西厢下”的遗迹中感受爱情圣地的灵光,祈愿普天下的有情人。《西厢记》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剧本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不管是从剧本结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都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莺莺传》为源头,中间经历了无数文人骚客,各种体裁形式的传承和再创造,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研究之广泛无一不让人赞叹。七百多年来,人们争相传诵与演绎,丰富了民间艺术生活,繁荣了戏曲理论与创作的知识宝库,对后世的影响延宕至今。(作者:米广弘,文化学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