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2022广东省考行测言语理解语句衔接答题技巧:根据空缺定位确定所填内容

句子大全 2013-07-26 17:41:38
相关推荐

> > > > >

2020-09-15 18:09:31 在线咨询

无论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几乎是必考查内容。而在这一专项中,语句衔接在近几年中所考查题量略有增长。何为语句衔接题型?语句衔接题型又划分为几类?这类题型是否有解题方法与技巧?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一来学习。

语句衔接,题干给出一段文字,在这一段文字中,抽取一句话让我们补充完整。按照空缺横线位置不同,可划分为三类:空缺在段首、空缺在段中以及空缺在段尾。而空缺处位置不一样,其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析其具有哪些具体作用。

空缺处在段首: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例题1.

相关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_: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至2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除了利好消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各种病虫害危害加重,都会导致农业减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

B.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

C.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

D.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

【答案】D。中公解析:横线部分位于句首,后面是冒号,所以要填一个能够概括下文的句子。冒号之后内容均是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首先详细论述气候变化的好处,之后又简略提及气候变化的坏处,从文段中看,明显以好处居多,D项表述准确。A 项 农业 扩大了论述范围,应为 中国农业 ,且 想象的那么悲观 也为无中生有,排除;B 项主语错误,不是 气象灾害 而是 气候变化 C 项为后文中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空缺处在段中:承上启下

例题2: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___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 作者形象 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D.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 作者形象

【答案】D。中公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划线处前文说的是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勾画着自身的影像( 作者形象 ),后句说的是 作者形象 是什么。由此可知,划线处句子也应围绕 作者形象 展开,故正确答案为D 。

空缺处在段尾:总结全文

例题3: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 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授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________。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答案】B。中公解析:按照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要说的是短板效应,并接着讲出一块木板很短导致的结果。在选项 A 中 八个因素都突出 与 短、一块 脱钩,选项 C 中 一个因素很突出 只能照应 一块 ,选项 D 中 八个因素都欠缺 只能照应 短 。而选项 B 中 一个因素欠缺 与文段的 短、一块 思路一致。故此题选 B。

当遇到语句衔接题时,除了要看横线中内容和上下文保持一致,还要观察空缺处所在位置,这样可以确保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选择正确选项,中公教育希望以上内容讲解能够对所有考生有所帮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