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央视主持人大赛 董卿最精彩的这几段点评 居然被剪掉了

句子大全 2013-06-22 01:33:12
相关推荐

2019央视主持人大赛第5场赛毕。第一轮60位选手,全部亮相。

本场比赛,男女比例依然均衡,还是3:3,不过没有一边倒,确实是比较均衡。点评嘉宾,董卿不变,男嘉宾换为鲁健。依然是董卿主评文艺类,鲁健主评类。有个别选手是两个人一起评的,可以理解为二人都对该选手比较感兴趣。

不过,这个是编导意图的呈现,未必是现场的实情。因为我们看到的不是直播节目,而是剪辑过的。对于素材的取舍,要考虑时长限制和编导意图,所以,我们看到的内容,并非真的现场。

所以,重点来了,本文将补充你在电视上没看到的4段董卿老师的精彩点评,非常精彩!千万不要错过!

今天的男选手,整体给我印象比较深。包括一开始上场的田尹男,虽然未晋级,但表现优秀。

田尹男语言很好。训练有素,张弛有度。特别是重音表达很好,准确而清晰,突出而流畅。

有些重音还让我比较意外,比如,“远远不是教给你一个技术,更应该教给你一个技能”,这句话精确到“术”和“能”的对比,让我对这个才大四的男生刮目相看!

鲁健老师评价说:“抑扬顿挫也很生动,自带范儿……表达非常圆熟”。

但优点有时候也会成为缺点,过于放纵自己的优点,容易失控,常常就反成为缺点了。

语言表达上,他的问题是语速太快了!而且越来越快,在快速奔跑中,有些动作变形了、失控了。比如下面这一句,意思表达得就不是很明确,在自我展示中不应该出这样的错误,而且“很”字的音也发偏了。

这就是“吃螺丝”了。

播出版中,鲁健老师说他太过圆熟了,少了自己的感情投入。董卿老师没发言。

其实,董卿老师是发言的,而且有很详细的补充,非常有价值。但在播出版里可能因为时间原因被剪掉了,我觉得这是编导选择失误。借此给大家补充一下,董卿老师说:

一开口,还是显现出了舞台经验不是特别丰富,你自己应该感受到了,因为语速在不断地加快,自己不自觉就开始出现了吃“螺狮”(似应为“吃螺丝”)的现象。你看,你说到什么时候慢下来了?说到那把扇子……伟大的演员是敢于在舞台上停顿的人……不要把所有的时间塞得满满的,你觉得他们才懂。有时候需要留白。

田尹男他本来长于语言表达,但经验不足,加上紧张,导致状态没控制好,反而在语言表达上出了问题。遗憾。

我看他一直比较紧张,而且被敏锐的摄像师捕捉到了许多“精彩瞬间”,让人从他脸上的各种表情,看到他各种忐忑的内心。特别是到类选手赛点的时候,屏幕上频繁切换他的紧张神态,真是可爱。

还有一点,他太年轻了,选择的教育话题其实并不太适合。因为他还没有作为一名家长去亲身理解和感受教育。感受是关键啊。

比如刚开始有一句话,我觉得不太切合实际,他说“好像不少妈妈给孩子报班就像给自己买包一样,永远不嫌贵,永远不嫌多。”这一句的比喻,我觉得不成立。

我不知道他的朋友圈里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反正我的朋友圈里,这样疯狂买包行为,似乎不是妈妈级的人做的事。至少并不普遍。所以不应拿来做比喻。

我身边更多的妈妈是舍不得给自己买包,而舍得给孩子一掷千金的。

但最后我要说,你才大四啊!加油!现在已经如此优秀,前途无量啊!

刘慧凝,清华才女。用三个故事,重新定义“三十而立”。

这种“散点式”的并列结构,很像纪录片常用手法,只是可惜,纪录片散点之后通常要通过一条线索把他们串连起来,而刘慧凝少了这条线。不然就完美了。

虽然她并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但语言表达感觉很好,重音停连语气节奏,在非科班的出身的选手中表现一流、可圈可点。我喜欢她的语言的节奏,更喜欢在这节奏之中包裹的那些闪光的词句:

她转述:“我受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我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帮助我摆脱贫困的家乡”。

她描绘自己的追梦历程,特别生动:“在梦想里,最难的从来都不是努力呀,而是期望后失望,等待后还是等待。是突然看不清未来的方向,甚至自己都开始怀疑,我的梦想是不是只是一个梦啊……”

好吧,我得承认,这些句子,真情流露,引发了我的共鸣。

今天有两个嘉宁,同类竞技,双双晋级。“嘉宁”二字是不是有什么魔力?

郭嘉宁,个人展示部分,左右互搏,自己和自己辩论,形式上出人意料。一开始,“没有品牌愿意冠名播出”就让人忍俊不禁,接下来“由于经费有限,节目辩论的正反双方都是我自己”就让人有点惊艳之感了。

同样是幽默和搞笑风格,但他控制得很好,一点也不跑题,没有沉迷于搞笑本身,而是抖出包袱后,快速切回主题。

能在笑声中保持清醒,这一点很不容易。而且,这个自我展示文稿是他自己写的。有才华。

语言表达上,完全是说话的状态,不是背或念,在“说”得自如自然的同时,技术层面也都准确到位。

自我展示很棒!但我对后面的90分钟展示有一点看法:孝的内容说了不少,但事实本身结合得有点少了,孝有点架空,说教的意味稍浓烈了一些。

最后的“老人笑了,你就孝了”,这句话“看”起来是很巧妙的金句,在电视主持人录播节目里没有问题(因为能看到字幕),重音停连表达也非常到位。但如果是电视直播,或广播节目,会因为“笑”与“孝”完全相同的读音,让听众一时听不明白。

这里,我只是做一点延伸的探讨。因为中小学生如果在改写广播稿这样的题目中遇到这个句子,那就是病句啦。

王嘉宁与郭嘉宁,同是嘉宁,特点也相似,都是说话的状态好,放松,自如。王嘉宁在这方面,更进一步。鲁健老师的点评中就说她的语言面貌“交流感特别强”。

不止是语言,还有副语言,即动作、表情、神态……都有强烈的交流感。她就胜在这“交流感”上。

这正是主持人语态和播音员语态的最大区别之处。

我们都知道,这场比赛的所有自我展示部分,都是提前写好稿子的,实际上主持人们都是在“背稿子”。虽然在实际的表现中,要努力找到主持和说的状态,但绝大多数主持人,多少还是能看到“背”的痕迹。

但今天王嘉宁的语言状态,完全没有一点点“背”的感觉,完全是和你面对面聊天的感觉。

这个感觉太准了!

这场比赛有两个高级曲艺票友。第一个就是马惠娟。她一上来的戏曲道白,还真有“醒目醒耳”之效!

但三分钟讲一生,难度太大了。需要对节奏的精准把握和灵活的现场应变。确实有一段太过投入了,导致整体超时了。

其实,冷静一点处理,此时可以做一些应急的灵活调整。比如时间快用尽的时候,正好说到“戏比天大”,听到提示音后,直接把这四个字放慢结束就是挺好的结尾。

此时现场观众的注意力都在听着提示音等结束语,所以放弃掉预备稿件的最后一句是完全可以的。

当然,这需要保持头脑冷静才能反应迅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事后思考,而作为当事人的她,现场就要临机决断是有相当难度的。

另外,中间其实也可以调节的。董卿老师的点评中说到“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这八个字,其实是个很好的提示。

在有时间限制的语言表达中,如果遇到因过于投入拖延了时间,可以在一些可以提速的段落去做语言提速,既增加了语言表达的激情和气势,又合理地调节了时间。

苗霖是本场第二个曲艺票友。他学的是播音主持,又兼修评书,而且是师从单田芳先生,起点都很高。把评书融入到主持中,是一件自然而然的想法,他也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他上场时非常低调,说自己是来学习的。但行家一张口,就知有没有。一句“身穿大褂说南北,云遮月里听惊雷”,语句铿锵、眼神放光,让人惊艳!

不过,当时我就想,你为什么不真的穿个大褂上台呢?既符合这段语言,又符合你的特色,还符合节目内容。

这是董卿老师在点评马惠娟的时候分享的穿衣的两个基本点。用在苗霖身上,同样合适。

注意他的语言,和别的主持人不同,尤其和两位嘉宁的“说”感觉迥异。

两位嘉宁用声是在自如声区,自然中包含起伏,随意中透出亲切,交流感强;他则声区偏高,用声高亢、明亮,装饰性强。

我注意到他在正式开始主持前的几句话,声音略显疲惫,音色发虚。但正式开口后,精神头瞬间释放,声音马上明亮。

在语言表达的时候,技巧的运用和吐字发声,也都偏于评书的处理。有些字出于加强力度和抒情感情的考虑,听起来调值不够准确,吐字不够圆润。但那是评书语言表达的需要,我认为是没问题的。

而且他的舞台感非常强,举手投足,是训练有素的评书演员的作派。我以前经常看田连元先生的电视评书,真是熟悉的感觉。

这就是把评书融入主持吧!用来主持曲艺节目,甚至体育节目,都相当不错。他抽到的“厨王争霸赛”这一类比赛类节目也挺适合他。

他显然是剑走偏锋,一招鲜吃遍天的路子,有独特的风格。

不过,这样的用声方法,缺点也有,那就是音色容易单一,缺乏变化,不利于情感的表达。虽然听起来掷地有声,但更像在规定情境中独自表演,而非与观众面对面坦诚交流。

我们听他在90秒即兴考核中回忆妈妈的味道、放低声音煽情的段落。我觉得他的声音的弱控制有点力不从心,温柔感性的内容,声音却显得有点硬。

人的音色,在发声器官充分放松时是最美的。但他在此处本应释放出的音色的柔和、放松之美却没有出来。我认为,这与他的高亢明亮的用声习惯是分不开的。

董卿老师评论精当:“表演和主持它一定也是两码事。表演的语言它是有特定情境的,一旦过度强化了之后,你可能就受限于它了。不要在所有的节目里,都显现出一个特点来”。

这既是说语言的风格,也是说声音的控制。

苗霖给现场观众留下的最后一道爆笑大餐,是三个字:“刘梦遥”。

刘梦遥可能万万没想到,在比赛的最后一秒,被评书气质的主持人苗霖一嗓子给“坑”了!直接被挤出前三。

我自己是做过美食节目的。我深知用语言描述美食之美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所以,今天刘梦遥对美食的描述,让很多人口水一地,确实是本事。这个本事当然不是凭空而来,没有大量的美食类文字的专题阅读的积累,是不可能只凭个人天份做到的。

本人是吃货一枚,对于有关美食的东西都有偏爱。这一段无论是主持还是董卿的点评,都让我大为折服。特别是董卿老师分享读书和美食经验的一段,十分享受。你从苏东坡到陆游,从梁实秋到老舍,从汪曾祺到金庸。我一直认为,金庸笔下所写的,黄蓉挖空心思为郭靖做的那道豆腐,是全天下最聪慧、最浪费的也最奢侈的一道豆腐。包括我们平时看来如此逍遥闲澹的钱锺书先生,都会专门要写一篇《谈吃饭》对吗?所以我觉得不会只就着吃说吃。

本次大赛的文艺类选手,大量的仍像在主持节目,今天的刘梦遥和接下来我想说的褚笑,则都属文艺定位无误,让人眼前一亮。

我想要说的是,她的语言表达的感觉和一般人不一样,听着起伏不大,力度不强,但效果却不打折扣。

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不温不火”:既不过于张扬而显得肤浅,又不过于低调而显得沉闷。就像她开撒贝宁的玩笑时用了一个长长的停顿,然后轻轻抛出“自信”二字,云淡风轻地把撒老师调侃了一回,还不让你觉得尴尬。

这好像就是为描述美食而定制的表达方式,一种勾动味蕾的表达。

这不是风味小吃的浓烈,而是高端美食的温和。

所以,她止步于本场,实在让我觉得遗憾,她真是独特啊。

不过我也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吃货本质在影响我的判断?

褚笑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不止是她本人让我眼亮,整个舞台都亮起来了。

褚笑的呈现,整个舞台像一幅画一样美轮美奂了。

我认为,褚笑是迄今为止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选手中,最文艺的一个。她的整个自我展示,简直就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诗。

她的声音运用,色彩丰富、灵活多变,叙述与抒情,体态与道具,结合得巧妙精致。可谓,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艺术的内容。

艺术以美为最基本特征,这个自我展示,就是一件完整的艺术精品。

之后的90秒即兴考核,也能看到她的聪明和机智。对0.1分的惜败从反面挖掘出“强强联手”的内涵,还有“止于至善”的导入,是非常巧妙的!

虽然今天的文艺类选手都各有千秋,但如果让我选一个最佳,无疑是她。

如果要挑一点缺点的话,那么,她的吐字发声如果再加强一些清晰度会更好。

褚笑是我本场最喜欢的女主持人;高凡则是本场我最喜欢的男主持人。

先讨论一个字的读音:“梵高”的“梵”,是读二声还是四声?

??当高凡说出“平时朋友们也叫我凡高”的时候,我知道,他说的其实是“凡高”,而不是“梵高”,因为他叫“高凡”,倒过来正好是“凡高”。虽然字幕打成了“梵高”。

对于文森特·梵高这位著名画家,我们对他名字的翻译,主流是“梵高”,但也有叫他“凡高”的。

“梵”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fàn。

而“凡”字,当然是fán。

所以,把这个画家,读成fán高或fàn高都对,只是字不一样。

就好像我们说某人jì du别人,也可以说成jí dù别人,意思是一样的,但对应的词不同。前者是忌妒,后者是嫉妒。

高凡的自我展示,内容上构思巧妙,线索清晰,火力集中,浑然一体。

无论是乡村的主题,还是梵高与向日葵、还是用现代艺术改造乡村的艺术家,当然还有他的一个个搞笑的“包袱”,全都紧紧围绕主题,层层推进,十分高明!

简单总结一句:让搞笑,更有效!

不是有效搞笑,而是搞笑有效,是不偏离主题,对内容表达的有效。

并且,节奏把握非常好,几乎是半分钟就有一个笑点,让人一路笑下来,并且边笑边思考。

如果说,自我展示,是经过精心设计、千锤百炼的结果;那么,现场90秒的展示,则更是对急智的真实考验。

高凡在此环节中“难度、热度和新鲜度”的三个“度”的快速构思、提炼和陈述,条理清晰,并且兼具新颖与深刻,让人折服。

虽然这几个“度”的区分还可以再细一些(比如温度二字反复出现,是不是第四个度?),但仍然堪称艺考学生学习即兴评述的典范之作。

我最喜欢他提炼的这句话:一个时代为什么样的人点赞,往往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底色。

新鲜深刻,满满的正能量!

这一段,董卿老师的点评也特别好,说到了三点:

一是她表扬高凡是类主持人中“最放松”的;

二是她分享了一个小经验,如何从袜子来区分一个主持人是类还是文艺类。这一点十分有趣,建议你自己看视频。

接下来,还说到三个度的区别还不是很精确,而且重点是点出了“度”中还缺一个“制度”。

这一点太准了!这是真正的职业人,才能考虑到的“度”啊!

本场文艺类第一名:李爽。

李爽的节目构思,显然也动了脑筋,而且从未来到未来,结构还挺完整。特别是未来的自己的语言表述也很含蓄,没有狂妄地“预言”自己一定出线。

但“穿越”这个思路,我个人认为太泛滥了,缺乏新意。而且,自己的梦想和“蜘蛛人”的梦想,其间的联系仅仅是“凌晨四点”,缺乏进一步的开掘,没有体现本质的联系。

自己的梦想是当主持人,这个只能是阶段性目标,看起来很快就实现了,作为“梦想”似乎有点力度不够;而那些“蜘蛛人”的梦想,则完全模糊,没有实证和细节,没有采访和来源,基本上停留在鸡汤。

无论是自我展示还是即兴考核,我认为李爽的生活经历、主持经验和现场应对,都要比一些选手略逊一筹。毕竟李爽还是学生,她的生活圈子还小,视野局限性还很大,职业历练还浅。这一点不必讳言,也完全可以理解。我觉得她是优秀的“苗子”,但离“第一名”,多少有点差距。

好像每一期我们都有个别想不通的第一名。

我女儿说,好几场的第一名,都是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而且长得漂亮,中央台正好需要招新人,可能她们更合适吧?

这是一个小观众的猜测。我只能表示不知道。

只能到下一轮比赛中寻找答案吧!

杨安的自我展示,选择的是讲马克思的故事。

这个马克思的故事,确实是我看到的最轻松幽默的讲述,让听者一点都没有“革命导师”的压力。这就是用现代视角,流行语言,去解构经典,重讲故事。先不论效果怎样,至少有新意。

鲁健老师的点评,说他实际上是个“好老师”,但“好老师又和主持人不一样”。是在说他讲解的部分多了,但主持的内容少了,主持人的个性体现的少了。

其实,好老师未曾不是一个科普节目的好主持人。这一点我倒觉得杨安不必气馁,也许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能通俗易懂地讲马克思也是很厉害的本事!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这句话,和前面的“笑孝”的道理一样,依然是多少有点语病的。

杨安的语言表达方面还有提升的余地。

老师、播音员、主持人、现场记者、演员……都是有不同的语态的。虽然都是从事有声语言工作,但都有不同的特点。

在主持人大赛这样的高层级赛场上,小语态,往往就成了大问题了。

齐靖文的语态,我认为也是严惩影响他成绩的重要因素。他一上场的简短的开头,就让我听到浓厚的播音员的感觉。接下来在场上的主持语言,也是压低声音的播音状态。

我相信他是个好的播音员,好的朗读者,好的诵读者。可是,这样的用声方法,虽然能出来最好的音色,但主持人的现场交流的感觉却被弱化了。

也就是说,在全过程中,偶尔用一下,比如用来抒发感情,是可以的。但不能一直是这个状态。这样太冷静了,少了“我”的存在感,少了主持人的现场感,少了生动,少了血肉和激情。

董卿老师点评中也大篇幅地谈他的语态。她说:靖文我觉得你的优点就是你非常地稳。但是你的缺点就是太稳。三分钟自述来自于你的亲身经历,讲的时候却感觉好像不是你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似的。其实主播,他也应该有他的有血有肉的地方,特别是在讲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们现在主播说联播很受观众的欢迎,就是我们看到了主播更真实的一面。更人性化的一面,更在说自己心里话的一面,更让我们看到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一个被完美的声音、完美的姿态包装着的一个主播。

其实,看了这么多场比赛,我倒觉得,不止是在考验选手,更是在考验点评嘉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判断思考,点评不说空话,有文有质,一针见血,既犀利还要温和,真是艺术!

目前的嘉宾表现都十分精彩,我要点个大大的赞!

好了,主持人大赛第一轮,60进30,已经全部结束。目前的比赛方式,自我展示+现场考核,看了60个,确实感到审美疲劳了。

下周六20:30分,下一轮比赛将会有什么样新的形式,选手们会有怎样新的表现?

真的是让我好期待!

央视主持人大赛亮点评析

第1场

第2场

第3场

第4场

本文作者

高昂

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副秘书长

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懂点技术懂点节目也懂点播音

传统媒体资深从业者

爱说真话、实话、大白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