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姚江滔滔话古渡·宁波晚报

句子大全 2013-06-06 15:07:10
相关推荐

【三江人文讲坛·宁波历史文化遗存探幽】

姚江,旧称指余姚至丈亭渡一段;丈亭渡至李碶渡的慈溪段(现属江北区)称前江。姚江源于四明山夏家岭(现属上虞),自西而东流经一市三区(余姚市、鄞州区、江北区、海曙区)至三江口与奉化江、甬江汇合入海,全长107公里。

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前,姚江直通大海,江阔水急,因架桥技术等诸因素,百里姚江的数十处是通衢要道,人们通行全靠舟渡。因而留下了姜家渡、蜀山渡、丈亭渡、车厩渡、黄墓渡、城山渡、鹳浦渡、洪陈渡、西江渡、西洪渡、邵家渡、青林渡、李碶渡、桃花渡等数十个古渡口。如果说,姚江似一条横贯宁波东西的彩练,那么古渡恰似撒落在彩练上的珍珠。

城山渡——起航港城

城山渡,《十三洲志》有记载:“越王勾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

句章故城在何处?南宋宝庆三年的《四明志》载:“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老相传曰城山,旁有城山渡。”另有清人《城山怀古》诗有记:“闻昔句章县,江城面水隈。如何鸡犬地,一望尽蒿莱。潮汐无时歇,风帆此道开。当年戎守者,凭吊有余哀。”循着诸如此类的信息,长期来人们在城山渡、渡北的三勤村、渡南的大隐镇等地,寻觅史籍记载的宁波城之根——句章城。

2009年6月,宁波市文物考古专家断定了这桩久悬未决的历史公案——近两千五百年前的句章故城在江北慈城镇王家坝村外的一座小山底下。句章故城始建于周元王三年,终废于东晋隆安四年,前后历周、秦、汉、晋诸代,曾经繁华了800余年。

古城的城墙是用带刺的“句桔成林,以为障碍”,而不是现在的那种砖石夯土建筑。旁边的城山渡为越国通海门户,且是军事要塞。城山渡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航地。

现在的渡口位于三勤村螺湾,这与光绪版《慈溪县志》所记的城山渡相吻:“(慈城)西南一十五里,旁有螺湾,有螺神踞于江浒,螺光见时,天皆赤色,然必有洪水,居民以此为验。”据三勤村老人回忆:渡口原有个石柱天灯,1958年被台风刮到江中。如今渡口南岸矗立一石柱天灯,上刻“信女院门胡氏喜助天灯”几个字,不知两者是否是同一天灯?石柱没有记载具体捐助的日期,引渡天灯与渡埠的石头都被风雨磨去了棱角,尤其是那系缆石料圆孔有碗口大,足见年代的久远,这里曾经停泊过无数条大小船只。

自城山渡水道西行三里,便是黄墓渡了。黄墓渡,现称河姆渡。据方钦华所撰的黄墓渡碑记可知,此处于清嘉庆之前就有义渡。如今城山、黄墓两处古渡虽不见渡口昔日之繁华,然而这是宁波港城的起航地,记载了远古宁波“港通天下”的辉煌,也见证了宁波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从渡口—河口—港口的变迁。

鹳浦渡——播撒书香

鹳浦渡,因村南江名鹳江而名。俗称灌浦,即汲取姚江水灌溉之意。旧时的鹳浦渡还是自西至宁波城的航船必经之地,同属鄞慈两界,民间简称半浦,半浦村也因此而得名。说其为古渡,除了文献记载外,还因北渡口现存完整的天灯石柱。这一历经风风雨雨数百年而幸存的引渡标志,有3米多高,顶部有飞檐石龛,后来曾将它当做电线杆,拉上电线装上了电灯。

鹳浦渡北的半浦村曾有浙东第二大藏书楼——二老阁。清代学者叶昌炽的《藏书记事诗》曰:“学者渡孝女江,抵四明,违鹳浦四五里,望见崇檐杰峙,天际岿然,与紫蟾山若揖者,为君家二老阁。”

二老阁是私家藏书楼,是创办人郑南溪按父亲郑梁的遗愿,在藏书楼二层祭祀祖父郑秦川及师祖黄梨洲。一私家藏书楼何以让学者如此向往呢?原来这是当黄梨洲的藏书濒临毁灭的关键时刻,郑南溪赶到余姚,“理而出之,其散乱者复整,其破坏者复原,尚得三万余册”,并亲自摇橹将书运到鹳浦入藏二老阁,这使得当时二老阁与天一阁齐名。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二老阁进呈图书94种,不少是珍稀古书。

与此同时,郑南溪还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购置祭祀用田,并把租谷作为经费,以供每年春季或秋季纪念黄宗羲活动之需。从而使“四方学者访求南雷之学不之竹浦,而之鹳浦。黄氏诸有所访求亦以性为大宗。”

据记载,二老阁是当时浙东学术活动的中心。因为郑南溪做的第二件事,即刻印了“二老阁丛书”。乾隆六年,郑南溪依照梨洲原稿刻印了中国第一部学案体学术史专著《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后又陆续刻印了《南溪梦寐》一卷、《南溪寤歌》一卷、《南溪不文》一卷、《仅真集》一卷。代表梨洲先生民主启蒙思想的巨著《明夷待访录》,现存最早的刻本就是二老阁本。如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善本室收藏的《南雷文钞》(抄本),其中未刊诗文均系郑氏后人手抄本,并以二老阁而传。这两件事,前者,是人们通过鹳浦渡而来二老阁研究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后者,是书籍通过鹳浦渡又将二老阁的缕缕书香播撒远方……这样的来来往往,使鹳浦渡与城山渡、丈亭渡并列为姚江的三大渡口。

邵家渡——诠释爱心

旧时的乡野古渡多属“义渡”,本地人过渡不要钱,外地人给多少随客气;白天过渡不要钱,夜间渡江给一点。那么古渡又靠什么来维持呢?答案在一些渡口碑记或文献里。“郡外海而内江,江流浩淼百余里间,俱当孔道,设渡藉舟以济鄞、慈、奉、镇四邑,凡渡寺十有一,蓉江邵家渡其一也。……仓皇风雨之时,寂寞昏黄之际,往往呼之不应。即或适逢其会,同舟共济,惴惴焉不胜人满舟轻之惧……”于是,裘家一监生约请三同道置了三只船,募请篙师为专职渡工迎送渡客,这就是裘氏家谱所记载的《邵家渡设义舟碑记》。之后,裘氏家族先后捐给邵家渡的有:清朝道光二十年,里人裘某捐置田24亩,房屋2间,渡船2艘。渡船在咸丰十年被匪徒毁坏,同治元年裘雅裳募捐修理。同治十二年裘之祥捐置船1艘,每年给修理费钱20千,渡夫食谷2400斤……一次一次捐田与捐钱,确保邵家渡的日常运转。

邵家渡今属洪塘街道裘市村,对岸是流传千年的梁山伯庙。“若要夫妻白头老,梁山伯庙到一到。”几百年来,这一美好传说陶醉过多少世人?而邵家渡义渡又温暖了多少渡客呢?

青林渡——躲风避雨

现存最靠近宁波城区的古渡是青林渡。这是宁波通往慈城(慈溪)三北地区的咽喉要道。上世纪60年代,青林渡东侧建造了铁路大桥,由此青林古渡失去渡口的功能。如今这处古渡口虽然不见渡船,也不见艄公,但古渡硕大的条石、步阶石无不昭示着这里曾经的热闹。渡口北岸尚有“永宁古庵”,迈进古庵的门槛,那乾隆年间的古匾、被熏黑的石炉、莲花莲叶的石板,让人顿生怀古之幽情。

以往的渡口大都设有庵堂,可能这是先人乐善好施的“规范设施”。当气候突变时,推开虚掩的庵堂大门,伴着幽幽的青灯暂避一时或暂借一宿,比风吹雨淋或是露宿野外,要温暖得多了……

渡是桥,是活动的桥;桥亦是渡,是固定的渡。姚江的古渡,多么像家门口的“河埠头”,这些遗留下来的极寻常又极不寻常的“河埠头”,书写了并见证了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变迁,以及爱心宁波的根脉。

龚国荣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