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好人365》中的"90后"正能量 热血青春诠释时代担当

句子大全 2013-06-05 19:09:29
相关推荐

他们勇于担当,在危急时刻不顾危险挺身而出;他们满怀善意,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倾力相助;他们孝道当先,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在600多期的《好人365》故事里,有这么一些好青年,感动鼓舞着我们,他们用行动切切实实诠释着什么是“好青年”,他们是榜样,是标杆,是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的正能量。

官东:“潜水英雄”危急时刻将潜水装备让给被救者

官东(图中戴潜水镜者)和队员一起救出65岁的朱红美老人

“把生的希望给了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25岁的官东,做出了近乎本能的抉择,挽救了他人的宝贵生命,践行了一名军人的光荣使命。冒险救人的官东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官东没有把自己看作英雄,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潜水员应该做的事情。”

2015年6月8日一早,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中火线荣立一等功的海军工程大学安徽宁国籍潜水员官东,随部队从湖北监利返回武汉。当天上午,官东救出的重庆籍船员陈书涵康复出院。在造成400多人遇难的巨大不幸中,官东勇救乘客朱红美和船员陈书涵的壮举,给悲伤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翁光成:两年三救落水者 被赞“身边超人”

当地总工会给翁光成送去慰问金

2015年6月10日,一名女孩坠入贵阳筑城广场附近的南明河,一位过路的小伙子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将女学生救起。看到女孩无碍,小伙子上岸后,提着鞋子赤着脚就悄悄离开了。

后经贵阳市南明区公安分局民警多方联系,记者终于在一家餐馆里找到了这位小伙子,原来他叫翁光成,六盘水人,当时才17岁,在餐馆当切菜工。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伙,竟是一个多次下水救人的“身边超人”。

任新钊:两次跃入冰冷水沟勇救一家三口

任新钊指着当时救人的现场

冬季是皖北地区种植草莓的重要季节,草莓种植户们一边要培植反季大棚草莓,一边要检修大棚钢架,扩大种植规模。任新钊是个憨厚而不善言谈的90后小伙,几年来,他凭借自己的打拼不断扩大草莓种植规模,在当地小有影响。他平时乐于帮助乡亲,受到了邻里乡亲们的称赞。

2015年1月25日,邻村村民王学飞来到任新钊草莓种植地,咨询草莓种植技术,寻求大棚钢架的帮助,在交谈中,王学飞突然发现停在远处截水沟堤坝上的三轮车不见了踪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车里还有我老婆和6岁的女儿!”王学飞大声地喊着老婆和孩子的名字。任新钊急忙和他一起跑到坝上寻找,就在堤坝另一边10米多宽的截水沟里,任新钊看到了惊险的一幕,一个女人只剩半个头露在水面不断扑腾。

朱俊火:深夜突遇轿车坠河跳冰河勇救两人

获救者送锦旗以表对朱俊火(右五)的感谢

2015年5月1日晚,安徽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大二学生朱俊火不顾个人安危,深夜跳入河道救起两名落水者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5月18日中午,被救男子梅平、梅双喜兄弟以及同伴一行5人专程从芜湖市南陵县赶到朱俊火所在的学校,表达对朱俊火同学的感激之情,并赠送了锦旗。

梅平与梅双喜都是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铁拐村人,事发当晚,梅平开车带着堂哥梅双喜一同回家,在朱俊火家附近,为了避让迎面驶来的车辆,不慎翻入公路边的河道内。当晚他们被救起并被送往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已经完全康复的哥俩表达了对朱俊火最诚挚的感谢。

孟瑞鹏:纵身一跃救两名落水儿童

乡亲们自发为英雄孟瑞鹏送行

2015年春节,年轻的孟瑞鹏用他惊人的一跃,托起两个落水小女孩儿的生命,却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一个绚烂的年纪。

孟瑞鹏像一个颗划过天际的流星,用他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他是勇于担当的90后代表,他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精神为这个讨论“扶不扶”的社会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如今,孟瑞鹏离开我们已经有半年多了,但是他的事迹依然在老师、同学、乡亲们间传颂,感动着无数人,也激励着许多人。

侠客、孝子、小孟子、暖男……提及孟瑞鹏的人都会给他冠上这样那样的名号。今天,我们将这些形容词串联起来,就能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颇具正义感和侠义心肠的英雄孟瑞鹏。

何俊斌:车祸瞬间推开同学 用生命演绎“一米之善”

在学校里,何俊斌总是抢着搞卫生。

2015年4月3日,周末的傍晚,何俊斌和同学肖振仑走出校门散步。他们同在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海洋班念大一,是很要好的朋友。

晚8点50分左右,他们往学校走。学校门前是112国道,因为天色较晚,当时的来往汽车并不多。两个人几乎并排着试图穿过马路,何俊斌的位置靠右,肖振仑在其左侧。走到马路中间的黄线附近时,右前方出现了两辆车。前面的是一辆红色面包车,后面是一辆大客车。“我们想等他们开过去再走,谁知道那辆大客车突然就朝我们冲过来……”肖振仑说,他估计后面的客车想超前面的红色面包车,于是突然变道。

李鹏亮:为救落入冰窟小女孩趴刺骨冰面30分钟

李鹏亮在认真听课

1952年1月2日清晨,在朝鲜西北的一个城市,有一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为了救一个掉进冰窟窿的孩子,一次次钻进水里终于将落水孩子托出了水面。而他,却因体力耗尽英勇牺牲。这名战士叫罗盛教,当时年仅21岁。罗盛教虽然牺牲了,他无畏的救人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2015年1月26日下午,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县城,有一位年轻学生,为了救一名掉入冰窟窿的8岁女孩,面对不断坍塌的冰面,他用一根树枝拉着小女孩在冰面上足足趴了30分钟,最终在警民帮助下救出了小女孩。这位年轻学生名叫李鹏亮,年仅17岁。

谢樵:为寻找灾区失踪群众 飞身一跃成永恒

谢樵生前在救援途中,他的身后就是他纵身跃入的堰塞湖。(2014年8月4日摄)

“我就是来救人的,我先上!我年轻、身体好、懂水性,我先来!”这是谢樵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迅速成立救援队赶赴灾区。作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的一名普通中士,谢樵被编入救援队。“一开始,救援队伍里并没有谢樵。”中队指导员杨钦钦说。谢樵主动找到她:“我年轻,又刚去过盈江震区,我想去。”在出发前夕,领导终于批准,谢樵成为第41名救援队员。由于时间紧急,杨钦钦催促谢樵:“部队马上要出发了,你快点打包啊!”谁料想,这竟成为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交流。

赵莉莉:90后女兵路遇昏倒妇女倾情相助

雅安地震期间,赵莉莉把做兼职挣的217元全部捐献给灾区。

2013年1月31日上午,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与开封市尉氏县交界处,一辆货车旁,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跪在地上抱着一名妇女的双腿哭泣,一名男子则一脸无奈地抱头蹲坐在路边。骑车途径此地的赵莉莉看到这一幕后,停下来,主动上前询问了情况。

原来,抱头蹲坐的男子叫马水河,扶沟县包屯镇人。1月30日晚,他们拉了一车羽绒服路过尉氏县境内时,意外发现捆绑货物的绳子被人为割断,丢了4大包羽绒服、价值3万多元。由于一时想不开,一家人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而年幼的孩子因为害怕紧紧地抱着母亲的双腿痛哭不已。

赵莉莉听闻了事情的缘由之后,先是耐心劝导马水河一家,待他们情绪恢复平静后,赵莉莉便从兜里掏出3000多元钱塞给他们,她说:“这些钱是我几年来在学校勤工俭学积攒下来的,准备买电脑,现在你们先用吧。”

蔡成:身残志坚凭一双巧手创业服务残疾朋友

“快板小王子”蔡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蔡成1990年出生于天津,10岁时因运动后发生意外,最终被确诊为视神经萎缩。从此他过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不能看书、不能写作业、更不能去田径场上跑步,成为视力仅剩一点光感的二级残疾青年。几近失明的蔡成自此对声音格外敏感,邻居叔叔练习快板时那清脆的声音、活泼的节奏、逗乐的语言,让他内心泛起了一丝新奇和快乐。为此,邻居叔叔从2001年初开始主动教他快板并为他介绍专业老师。为此蔡成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心血,终于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快乐。

2002年11月,天津市首届少儿少年曲艺大赛开赛。蔡成演唱的快板《愚公移山》,获得了少儿组二等奖。2005年,他代表天津去台湾慰问,表演的节目也是这个唱段。蔡成就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自己打磨成一位“快板小王子”。说到快板书,蔡成告诉记者:“《劫刑车》、《三打白骨精》、《愚公移山》这些大活,越来越上口,表演越来越到位。别人也在问我,作为一位视力障碍的人士是如何把快板打得这么响,打得这么脆的?除了刻苦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老师和父母手把手地教。我看不到艺术家是如何在舞台上施展身段的,只能靠父亲的讲述去理解,理解过后摆出造型,父亲再对我的表演进行校正。校正之后,我要去记忆这个身段,臂展有多大,两手之间的高度定格在什么位置上,然后再强化训练。虽然现在看不到东西,但眼神还是要跟上。”

张明月:为同学做生命“拐杖” 一句承诺坚守十年

每天晚上,张明月都为张月端来热乎乎的洗脚水,帮助张月洗脚。

2005年,9岁的张明月从淄博高青县来到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就读。这一年,同样来自高青县的张月成了张明月的同学。张月除了有听力障碍和不能说话,还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行走比较困难。

刚上学时,数学老师邢玉看到张月行动不便,就在课堂上说,希望同学们能互相帮助。张明月第一时间用手语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老师,让我来照顾张月吧。”从那时起,张明月就成了张月的拐杖。由于无法正常行走,张月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无法自理,也无法顺利融入到小伙伴儿们的游戏中。刚上学时,有个别新同学对张月走路的样子感到奇怪,甚至学她走路的样子,这让张月十分难堪和痛苦。张明月看出了她的心思,每当遇到这些顽皮的同学,都会上前把他们“轰”走。她用手语对张月说:“你不要伤心,不要生气,他们就是贪玩,不用管他们。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杨艾菁:用一对戒指换来一栋教学楼

孩子们为杨艾菁戴上红领巾

2012年2月1日,在一家举办“以物易物”的咖啡馆,21岁的女大学生杨艾菁写下一个梦想,并发到微博上:“我想效仿‘别针换别墅’的故事,用一对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希望朋友们能帮忙宣传和参与交换,把它变成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并一起实现它!”许多人都说,这是一个童话,包括杨艾菁自己。

这对戒指的价值仅200元。杨艾菁说,她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做的只是以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靠近梦想,“也许一年?也许一辈子?不管要换多久,我都要走下去。”其实,杨艾菁只是单纯执着地想做“童话一样的事”,让人们愿意去相信善良、温暖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在身边。

阿迪力:“切糕王子”捐万斤切糕赈灾

“切糕王子”阿迪力在长沙请市民品尝自己公司生产的一个1吨多重的“巨无霸”切糕

24岁维吾尔族小伙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出生于新疆莎车县,2014年毕业于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现担任湖南梦想起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在大学求学时期,阿迪力和两位汉族同学白手起家,从无到手,共同创业卖切糕,他用实际行动打破大众对“天价切糕”的偏激看法,为切糕和新疆正名。云南鲁甸地震,阿迪力向灾区捐助50万物资,促进维汉和谐相处。他用他满满的正能量,书写着民族团结的华丽篇章。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这是我们对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进行采访后,阿迪力所说的第一句话。采访过程中,阿迪力一直微笑着回答我们的问题,甚至给我们剥起了橘子,丝毫没有公司董事长的架子。从他的话语里,我们慢慢看到了一个清晰、丰富、完整的阿迪力,这个从新疆走出来的质朴小伙子,诚然有一些幸运的时刻,但他果敢、坚持的个性以及乐于助人的特点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张东洋:为空巢老人铺就“爱心邮路”

及时投递邮件

2014年12月24日早8点,记者走进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邮政投递站,不到100平方米的投递室里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和整理报纸唰唰的响声。十几位身穿邮政绿的投递员面对操作台低头忙碌着分拣报刊,记者说明来意后,一位同志指着旁边一位二十出头、满脸稚气、戴着金丝眼镜的投递员说:“他就是张东洋。”张东洋今年24岁,前不久,这个阳光男孩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东洋指着分拣的报纸告诉记者,他每天上午、下午两次接收分拣各种报纸杂志和信件,之后就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一年365天,周而复始,天天如此,他说他的工作就是这样平凡而简单。但是在这五年多的投递工作中,张东洋在爱心邮路上谱写出的故事却令每一个人感动。

李鸿坤:7年背患病同学完成求学梦

李鸿坤和刘同宇妈妈一起推刘同宇放学

河南省三门峡市“95”后阳光大男孩儿李鸿坤,个子高挑,略显消瘦,腼腆中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然而看似瘦弱的他,却凭着这并不魁梧的身躯,十年如一日,帮助身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好朋友,背他上学,帮他学习,全面照顾他在学校的生活,用自己稚嫩的脊背支撑起了残疾同桌的读书梦。

李鸿坤和刘同宇在幼儿园时便是同班同学,因为父母是同事,所以两人从小就在一起玩耍,关系特别要好。小学时,他们在同一个班级。刚上一年级时,刘同宇的腿还是好好的。可是后来,刘同宇失去了奔跑的自由——他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萎缩导致他四肢无力,无法自由活动,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小学三年级时,刘同宇开始坐轮椅。

高荣:挑起家庭重担为父亲挡风遮雨

高荣为父亲做按摩

她是一个90后的女孩,洗衣做饭样样家务是大拿。她的生活忙碌在为父亲倒水喂饭、洗漱按摩、端屎倒尿等等这些料理病人的繁琐之中。

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孩,用柔弱的肩膀撑起苦难的家。忙碌完家里琐事之余,她有时还会在理发店打工,当家里没有菜了、电卡上没有电了、需要去小卖部买盐的时候,她就会争分夺秒地外出买回生活必需的所有东西,她的背影总是很匆忙,因为她生怕出去时间久了,熟睡的父亲醒来看不到她会着急。

曾菲菲:稚嫩肩膀撑起五口之家 自力更生养家上学

菲菲在田间打农药。虽然年纪不大,她已是一把好手

曾菲菲就读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职业高中,很难想象这个19岁的女孩居然会许多同龄男子都不会的农活:开荒、种地、打药、施肥……除此以外,她每天还要做饭、洗衣服,照顾奶奶、妈妈和弟弟妹妹,在同学的眼中,她是坚强和能干的代名词。

村民们都说,菲菲从小就乖巧懂事,6岁起,她就开始帮家里做农活。菲菲的母亲自幼就患有脑膜炎,思维意识常常不清,菲菲有个能干的父亲,一人撑起了家里家外,那时候,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一家五口也算是其乐融融。

陈春林:带父上学七科全优考上重点高中

陈春林在给父亲喂饭

她母亲因脑溢血离世,父亲患病瘫痪,面对家庭接连遭遇的不幸,她毅然决然挑起重担,她把父亲带在身边,一边认真学习,一边精心照顾父亲,她的不懈努力让绝望的父亲重拾生活的信念,瘫痪父亲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2014年她以七科全优的成绩考取重点高中。在广西,90后“孝心女孩”陈春林的故事感动了一座城市。2014年11月,陈春林荣登“中国好人榜”。

给父亲洗脚、按摩穴位是陈春林每天例行的“工作”。9岁,母亲因脑溢血离世,她赶不及见母亲最后一面;15岁,父亲中风导致偏瘫,她休学回家照顾父亲;16岁,她毅然背起父亲上学;17岁,经过精心护理,父亲一次能站立半小时……

陈玉洁:背父打工11年 感人孝行引爱心涌动

12岁时的陈玉洁旧照,当时的她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

陈玉洁是重庆忠县黄金镇樟木村5组人。她的父亲陈益春1984年应征到新疆某部队当兵,曾荣获过“优秀义务兵”称号,并连续3年获得部队嘉奖,1990年复员回家。1991年,陈玉洁降生到这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的大年三十,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致使陈益春脊柱神经断裂,自肚脐以下身躯瘫痪,从此再也无法站立。那一年,陈玉洁6岁。

陈益春瘫痪后,家中失去了顶梁柱。肇事司机逃逸,陈家没能拿到一分钱的补偿,反倒因为治病留下债款4万多元。农活、孩子上学、照顾瘫痪的丈夫……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妻子周汉群肩上。起初几年,周汉群都咬牙挺过,然而,周而复始、遥遥无期的沉重压力,却让周汉群对未来深感绝望。2003年8月,周汉群服毒自杀。那一年,陈玉洁刚满12岁。(宣城文明网 包头文明网综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