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安徽台】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句子大全 2013-06-03 16:51:23
相关推荐

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之窗》节目,今天为您安排的是由中国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倞,徐国平写的专题报道: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已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而且就在前不久,黄梅戏还成立了自己的博物馆。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日前在中国黄梅戏之乡--安庆市揭牌,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黄梅戏专题博物馆。

安庆黄梅戏博物馆坐落在安庆市皖江公园内,与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连为一体,钢结构的屋顶网架和玲珑剔透的玻璃幕墙,将现代建筑的明快轻盈掩映在绿树丛中,与碧水蓝天融为一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982平方米,共分为“戏曲之乡,源远流长”、“黄梅绽放,梨园奇葩”、“梅开数度,生机无限”、“凝心聚力,再创辉煌”和“黄梅戏舞台美术展览”五个部分,既有用16毫米老式放映机放映原版《天仙配》等黄梅戏老电影的“怀旧放映区”,也有幕布成像、幻影成像、大型触摸屏等现代展示设备,许多珍贵的实物及历史照片属首次亮相,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走进展室,一个安庆岳西县出土的元代戏剧人物瓷枕,以及程长庚等徽班名角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它们见证了安庆作为戏剧之乡的悠久历史,也说明黄梅戏之所以能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绝非偶然。

清道光咸丰年间,湖北黄梅一带连遭天灾,人们纷纷东逃至相对富庶的安庆附近各县,还有皖北凤阳一带南下的逃荒者,他们中的一些人靠演唱黄梅调、采茶歌,或表演花鼓灯为生,为民众喜闻乐见。 一些演过徽剧的艺人如蔡仲贤等受此启发,借用黄梅调、花鼓灯及本地民间歌舞加以改造,逐渐形成了黄梅戏这个新的戏曲形式。

黄梅戏就是在徽班演员大批进京后开始萌芽的。它的出现,改变了戏曲仅仅为达官贵人、富商豪绅服务的历史,成为扎根于下层民众的草根艺术,因此也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博物馆以大量图片及实物客观地反映了黄梅戏初创时期的演变情况,系统地介绍了安庆民间仍流传至今的高腔、文南词、桐城歌、弹腔、曲子戏等曾给黄梅戏以丰富滋养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黄梅戏真正焕发青春活力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安庆黄梅戏代表队赴沪参加华东区文艺调演的合影、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获奖人员合影等珍贵的历史照片,使人感慨万千。正是这两次演出和随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的拍摄,使黄梅戏这个“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草根艺术才不断得到规范、完善和繁荣,并从安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张1988年1月26日载有《毛泽东看黄梅戏》通讯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影印件,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黄梅戏演员的照片,都挂在显著位置,直观地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梅戏的重视和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新一代黄梅戏代表人物已走向成熟,《郑小姣》、《七仙女与董永》、《山乡情悠悠》等黄梅戏电影、电视剧,将黄梅戏带进千家万户,连获大众电视金鹰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徐锡麟》等新编黄梅戏优秀作品受到广泛好评,迎来了黄梅戏发展的又一个高潮。博物馆中大量的实物和照片,集中反映了新时期黄梅戏的发展成就。近年来,在登陆国家大剧院、打造艺术精品的同时,黄梅戏仍保持了以城乡基层为依托,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普通群众娱乐生活为已任的“草根”传统。目前,安庆市县两级的多数黄梅戏剧团每年演出都在百场以上,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应邀到香港、台湾地区乃至日本演出。著名黄梅戏演员、安庆再芬黄梅戏剧院院长韩再芬说:

黄梅戏目前在全国的戏剧范围内可以说是影响最大,受众面特别广泛,这几年人气指数大大提升。这也是安徽打出去的唯一一张文化名片,所以它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不算强大,只有文化发展起来了,才算真正的强大,我是非常看好(黄梅戏的发展)如果做的好的话,我觉得这可能成为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中国文化的不可缺少的艺术品。“

安庆博物馆馆长姚中亮告诉我们,由于黄梅戏发展历史只有短短一百多年时间,历史资料有限,很多理论还在探究之中,而建设黄梅戏博物馆,既要展现黄梅戏的历史渊源,又要兼顾发展现状,要办成一个为大众所认可、接纳的黄梅戏博物馆,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历史博物馆。

为了广纳意见,黄梅戏博物馆多次邀请戏曲界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就布展格局、展览内容、章节设置等进行反复论证,多方求证专家学者的意见,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姚馆长说,通过征集到的大量黄梅戏历史文献、文物资料,黄梅戏博物馆力求以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给参观者呈现黄梅戏起源、发展、兴盛的全部面貌,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黄梅戏的魅力和生机。姚中亮说:

“黄梅戏博物馆成立以后,意义非常重大,为展示和推动黄梅戏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平台。很多人并不了解黄梅戏历史和发展过程,特别是黄梅戏辉煌的历史。开馆以来,让众多的人了解到黄梅历史,对弘扬黄梅戏艺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听众朋友,刚才为您介绍了新落成的黄梅戏博物馆的有关情况,接下来,我们再为您播放一首韩再芬演唱的新编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愿您对这一草根艺术更多些了解。

听众朋友,刚才您收听的是中国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专题报道:安庆黄梅戏博物馆 播音:王倞;感谢您的收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