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江西版备考2022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20:其他现代文阅读A卷

句子大全 2013-05-25 14:06:21
相关推荐

第 1 页 共 22 页 江西版备考 0 2020 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 20 :其他现代文阅读 A A 卷 姓名 : 班级 : 成绩 : 小朋友,带上你 一段时间 的学习成果,一起 来做个自我检测! 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现代文阅读 共 共 4 14 题;共 7 237 分 1. (18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在短文中找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 2 页 共 22 页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 1 , 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2。金币又看见 3 , 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4。金币接着看见了 5 , 这一次它选择 6。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2. (20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说勤奋 人人心中都有美好的一个理想 ,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古 中外,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从小就勤奋好学。每篇课文他都读到滚瓜 熟。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用了 19 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因而也成了流 百世的名人。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 17 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 不气馁,奋起 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已名列前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古 中外 ②滚瓜 熟 ③流 百世 ④ 不气馁 ⑤奋起 追 ⑥名列前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短文围绕“成功离不开勤奋”这一中心,列举了哪两个事例?请简要归纳出来。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变聪明,付出一分辛苦,就收获一种才能。 B . 笨鸟先飞,这就是勤能补拙最好的诠释,聪明的人也应该努力和勤奋,不然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成功的背后都是辛勤和汗水。 第 3 页 共 22 页 (5)选择劝勉勤学的名言警句填空。 A.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古往今来,关于读书,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董遇的“ ”强调要多读书才能有所得;西汉刘向的“ ”道出了读书能够治疗人身上的种种“愚病”;诗圣杜甫的“ ”则认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3. (11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勤奋为起点 我在少年时代,曾看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捷过人的学生。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地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这就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努力,遇事寻根究底,终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因此 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 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 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 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只有这样,才会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去攻克学习和工作的难关,锻炼成攀登科学高峰的勇士。 在向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进军的时代,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然而,我们现在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1)给第二自然段中横线上填上标点符号。 因此 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 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 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 (2)“朋友”的反义词是 。 (3)用“勤奋”造一个句子。 第 4 页 共 22 页 (4)“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这句话中的“这样”指的是( ) A . 相信天才 B . 相信勤奋 C . 相信聪明 (5)文章的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 . 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B . 点明题意,突出中心 C . 强调抒情,感染读者 4. (14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gòu)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sǎng)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miào)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chí)练习,这样长期不断(duàn)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地飞走了。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怎样才能有一别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 (3)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为什么?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把这句话找出来,抄在横线上。 5. (21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 5 页 共 22 页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pì)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一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疾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中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真英雄。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但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也毫不含糊,挥着 62 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了解了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 、 、 、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恶如仇 打 不平 冲锋 阵 耐人寻 (3)写出下列人物被逼上梁山的原因。 ①阮氏三雄: 。 第 6 页 共 22 页 ②解珍、解宗: 。 ③鲁智深: 。 ④武松: 。 (4)文中写吴用献了哪些计策? 6. (11 分)课外阅读。 梅 花 颂 在许多人眼里,牡丹是美的象征。的确,牡丹红得妖娆,红得明艳。古人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能在百花齐放的春日“枝”压群芳,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然而,我却更加钟情那集秀于淡雅、集傲于纤弱的梅花。 然而,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我喜欢梅花,喜欢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我愿化作一枝梅,在天地间生长…… (1)试着解释词语意思,并造句。 饱经沧桑: 。 造句: 。 百花齐放: 。 造句: 。 (2)文中第 1 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什么呢? 。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呢? 第 7 页 共 22 页 。 (4)你喜欢梅花吗?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赞美它吧! 。 7. (25 分)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芦苇赞 古往今来,鲜花、芳草、青松、翠竹,都曾得到诗人和画家的青睐(lài)。而芦苇,往往很少被注意和重视。其实,这平平凡凡、朴实无华的芦苇,是很值得人们赞美的。 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嫩得每片叶子都要滴出水来,临风摇曳,婀娜多姿,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根芦苇,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脆弱的,无力的,只要大风一吹,就很容易折断,也许芦苇深知自身这个弱点吧,它从来不会单独存在,总是集群而生,聚众而长。只要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成林成海,风吹不断,浪打不倒。这时候,你一点也不会觉得芦苇弱小,它给人留下的是众志成城、气势磅礴的壮观。 芦苇易生易长。每年冬天被全部砍光,第二年春天一阵春风,几场春雨,又长出新的芦苇,一年又一年,总是生机勃勃。 芦苇 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作梁 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它虽然不名贵 但人们却可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用具 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 万古不朽 但它却可以变作纸浆 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 就连那些苇梢碎叶 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 烧火做饭 这就是芦苇,值得赞美并应该得到赞美的芦苇。 (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芦苇 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作梁 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 它虽然不名贵 但人们却可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用具 它虽然不像金石那样坚硬 万古不朽 但它却可以变作纸浆 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 就连那些苇梢碎叶 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 烧火做饭 第 8 页 共 22 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名贵—— 脆弱—— 反义词:弱小—— (3)芦苇知道自身有什么弱点?它又是怎样克服自身的弱点的? (4)由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联想起短文的第几自然段,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5)芦苇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8. (22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发小行星漫想 ①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 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 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和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 1 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千米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 69 亿吨铁,8 亿吨镍,4000 万吨钴和 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一百年。 ②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冀面状物体,让它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 10 万吨金属。 ③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的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用简洁的话概括第②自然段文字的内容。 第 9 页 共 22 页 (2)从文中选择合适的动词,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小行星→ 自由金属→ 金属锭→ 大气层 (3)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9. (20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发明家的“老师” 可以这样说,遍及海、陆、空的千姿百态的生物,都是发明家的“老师”。从前,有几个船员在北冰洋遇见一条漂浮的小鲸,他们便开船赶去。哪知这条鲸的鳍起了发动机的作用,船员没有追上。船员受此启发,给船装上了“船鳍”,使船航行得更快。后来,又有了仿照鱼类呼吸的原理,制成了“人工鳃”,使潜水员潜入深海。 海豚可以赶超一般船舰或潜艇,这是因为海豚具有流线形体态。它那独特的双层弹性皮肤,成了优良的消振器,能消除湍流的阻力。据试验,用人工仿造的海豚皮做成的鱼雷,航速提高近一倍。 南极的企鹅平蹒跚(pán shān)而行,但遇到紧急情况,它能以三四千米的时速,在雪地上急驰如飞。原来,企鹅会匍匐在地,蹬起双脚,好像滑雪者。在它的启示下,人们设计出雪地越野汽车。这种无论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地行驶,时速可达五十千米。 发明家模仿袋鼠跳跃前进的方法,制成了“跳跃型汽车”。这种新型汽车无需道路,在沼泽、丘陵、草地或沙漠都可通行无阻。 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薄膜,它能在黑夜感知远处动物散发的体温,从而准确地袭击猎物。人们受到响尾蛇的启示,研制出热敏元件,将它装配在导弹里,当作热定位器,就能弹无虚发。 人们参照蝙蝠在黑夜超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进而制成了盲人探路器。 (1)选字填空。 驰 弛 奔 疾 松 一张一 第 10 页 共 22 页 漠 摸 沙 冷 抚 索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 寸步难行—— (3)人们受 启发,给船装上了 ,使船航得更快;受 的启发,制成了 ,航速提高近一倍;受 的启发,设计出 ;模仿 ,制成了 ;受到 的启示,研制出 ;参照 的原理,发明了“ ”,制成了 。 10. (18 分)课外阅读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研究萤火虫发光的秘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漫游 1 A 满,遍; B 水过满,漾出来; C 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 2 A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B 计划;C 希望得到,谋取。 第 11 页 共 22 页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1 热闹——2 柔和——3 (3)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4)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11. (13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 在一个华丽阔绰的房间里,敞开的窗台上,同天然的盆花摆放在一起的,是瓷花盆里的几枝假花。这些假花在铁丝做成的枝干上,骄傲地摇摇曳曳,对人们炫耀着自己的艳丽。 突然间,“哗啦啦”地下起大雨来,瓷花盆里的绢花连忙向老天爷请求:你能不能把大雨制止住?接着这些假花就把大雨咒骂一通。 “老天爷!”假花还哀求说,“你赶快把大雨制止住吧,它们有什么好处呢?世上还有什么比它们更糟糕的?瞧,街上不能再走来走去,到处都是泥浆和水洼!” 然而老天爷没有理睬它的无理请求,大雨也没有收起它的雨帘,还是自管自不停地下着。它把炎热驱散,使空气清凉,大自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所有树木、青草经过雨水冲洗后变得焕然一新。那时候窗台上所有的鲜花争奇斗妍,由于雨水的浇淋,它们愈加芬芳、鲜艳和娇嫩了。而那些可怜的假花,从此失去了鲜艳夺目的光彩,被当作垃圾扔到了院子里。 凡真有特别才能的人,决不会去介意那些毁谤非议,恶意批评决不能够损害他们的优异之处。只有那些假花,才会害怕下雨。 (1)假花在下雨时和雨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你对假花和老天爷各有什么评价? (3)文章先记叙后议论,若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应怎样划分为好?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想一想,说一说。 12. (21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 12 页 共 22 页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 成是功的积累 叫做 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 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午……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 成是功的积累 叫做 功到自然成 。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功是成的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 的。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13. (6 分)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黑洞 第 13 页 共 22 页 北京时间 2019 年 4 月 10 日晚 9 时许,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首张黑洞的照片。这个室女 A 星系(M87)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 5500 万光年,质量相当于 65 亿题太阳。这也是人类诞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黑洞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为了得到这张照片,天文学家动用了遍布全球的 8 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事件视界望远镜"(缩写 EHT)。从 2017 年 4 月 5 日起,这 8 座射电望远镜连续进行了数天时联合观测,随后又经过 2 年的数据分析才让我们一睹黑洞的真容。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质量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 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体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饷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力逃脱,就连传播数度最快的钓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最早给这“不可思议的天体”命名叫“黑洞”的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 如今,这个被戏称为“甜甜圈”的黑洞,它有了个名字——波维西(Powehi)。给黑洞起名的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希洛分校的夏威夷语副教授拉瑞??木村。“波维西”在夏威夷语中意为“被修饰的、深不可测的黑暗造物”。词语来自 18 世纪的夏威夷歌谣“克木立波”(Kumulipo)。这是一首讲述万物起源的歌谣,很有夏威夷特色。按照这首歌谣,“波”即为万物混沌的状态,最先诞生的是珊瑚虫,而人类是最后诞生的生命。 之所以会用夏威夷语来命名黑洞,是因为 EHT 项目中八架射电望远镜,有两架位于夏威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色 诞生 (2)请找出文中的一组关联词并造句。 (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手法?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为什么说拍摄到的黑洞照片来之不易?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5)请你说一说什么是黑洞。 14. (17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长河落日扁 第 14 页 共 22 页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zhé、shé)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é、shé)成两段的。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为什么呢?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ó、báo)。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 (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 和 ,都是光的 造成的。 (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在文中找出来。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第 15 页 共 22 页 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共 共 4 14 题;共 7 237 分 1 1、 1 2、 1 3、 2 1、 2 2、 2 3、 2 4、 2 5、 3 1、 第 16 页 共 22 页 3 2、 3 3、 3 4、 3 5、 4 1、 4 2、 4 3、 4 4、 5 1、 5 2、 5 3 、 第 17 页 共 22 页 5 4 、 6 1 、 6 2、 6 3、 6 4 、 第 18 页 共 22 页 7 1、 7 2、 7 3、 7 4、 7 5 、 8 1、 第 19 页 共 22 页 8 2、 8 3 、 8 4、 9 1、 9 2、 9 3、 第 20 页 共 22 页 10 1、 10 2、 10 3、 10 4、 11 1、 11 2 、 11 3、 11 4 、 12 1、 第 21 页 共 22 页 12 2、 12 3 、 12 4、 13 1、 13 2、 13 3、 13 4 、 13 5 、 14 1、 14 2、 14 3 、 第 22 页 共 22 页 14 4 、 14 5、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