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公孙胜离开梁山时 晁盖宋江道别时说的话 已为宋江上位埋下伏笔

句子大全 2013-05-20 06:52:55
相关推荐

有一种写作手法叫做“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蛇从草丛里游过,并不会留下太明显的脚印,但是如果细心观察,依然能够看到痕迹。高明的作家写书时,并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到结局,但是在知道结局后再去看前文,就能够发现其实前文中早就有一些伏笔揭示出了人物命运,比如说施耐庵的《水浒传》。

在《水浒传》一书中,施耐庵可以说是将“草蛇灰线”的写作手法用得炉火纯青,最为典型的就是晁盖与宋江的权力斗争过程,最终的结局是晁盖攻打曾头市时中冷箭而亡,宋江大哭一场后名正言顺地成功上位,而在写到这个结局前,施耐庵其实有埋下多处伏笔。

在第四十一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公孙胜在宋江将父亲宋太公成功接到山寨以后,忽然表示自己也要回家去与母亲团聚:“感蒙众位豪杰相带贫道许多时,恩同骨肉。只是小道自从跟着晁头领到山,逐日宴乐,一向不曾还乡看视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暂别众头领三五个月,再回来相见,以满小道之愿,免致老母挂念悬望。”

公孙胜的这段话看上去是情理之中,游子离家日久自然难免思乡,也让晁盖等人无从反驳,然而如果我们结合公孙胜此前经历来看,就能够知道这所谓的“思念母亲,回家探亲”更多只是一个借口。

公孙胜那是什么人?他可不是什么孝义黑三郎,而是从小就习练枪棒武功,到处惹是生非的主儿,尤其在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后,更是常年在江湖中云游,好几年不回家都很正常,怎么这会儿忽然就想念母亲,还怕那可知晓过去未来的师父罗真人挂念起自己来了呢?

引用一下那句著名的经典台词“此中必有蹊跷”,公孙胜的想要回家探亲确实是很蹊跷的,真正目的绝非仅仅是为了探亲,那么他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公孙胜是为什么上的梁山,他听说梁中书有价值十万金银财宝的生辰纲要送给岳父蔡京,那年头官员的工资虽然高,但是要拿出十万贯来送礼还是有难度的,显然这是不义之财,于是公孙胜就准备将其抢过来,但是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刚好又听得东溪村的地头蛇晁盖仗义疏财,是一方豪杰,于是跑过去合伙,一起干了这个事情。

抢了生辰纲以后,外围中的白胜与阮小七三兄弟各自分了钱回家,而公孙胜与刘唐还是继续留在了晁盖的家中。结果得到巨款的白胜按捺不住手痒,跑去人多眼杂的地方赌钱,并且将消息走漏,以至于这参与打劫的七个人都遭到官军追捕,不得不奔上梁山。

这里很值得玩味的就是,公孙胜在劫取生辰纲成功以后,为何没有像白胜、阮小七等人那样各回各家,而是继续留在了晁盖的庄子上呢?很显然,他是要继续跟随着晁盖干一番事业的,在自己想要的事业完成之前,就这么回去有点不甘心,那么为何后来就要离去了呢?

公孙胜当时是看到宋江父子在梁山上团聚,而开始思念母亲想要回家,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他是在宋江上山以后就开始想要离开。本来公孙胜所认定的大哥是晁盖,结果宋江一上山,就将山上的头领分成了新、旧两个派系,并且多次反对晁盖的意见,而晁盖对此毫无反应,显然宋江的夺权之心很明显了。

公孙胜眼看着梁山内部已经开始进行分裂,并且已经展开了暗流汹涌的斗争,而作为老大的晁盖对这些汹涌的暗流浑然不觉,那他对于梁山的前景自然也不好看,于是就先找个理由出去避避风头,等到梁山上的权力斗争结束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看要不要回来。

当时绝大多数人对于梁山已开始上演的权力斗争是心知肚明的,对于公孙胜离去的真实原因自然也心照不宣,而晁盖与宋江在跟他道别时各自所说的话,则彻底揭露了这两个人的权谋水平,为日后的宋江上位埋下了绝妙的伏笔。

晁盖说:“一清先生,此去难留,却不可失信。本是不容先生去,只是老尊堂在上,不敢阻当。百日之外,专望鹤驾降临,切不可爽约。”他完全没有看出公孙胜的离去另有原因,还以为公孙胜真的只是为了探亲,还在那里说三个月以后一定要回来。

宋江则表示:“既然如此,专听尊命。只望早早降临为幸!”既然你已经都考虑清楚了,想要离开这里,那就都听你的吧,只是希望你能够早点回来。相信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的朋友,对于这样的话都不会陌生,无论是公孙胜的离去还是宋江的道别,都充斥着一种成年人的敷衍味道,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心意,但在表面上还是要将戏做全套。

只有晁盖傻乎乎的,完全不知道公孙胜的真实心意,这当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赤子之心,但是在宋江踏上梁山以后,梁山上就主动充满着各种的尔虞我诈,一派天真的晁盖很显然无法在那种尔虞我诈中生存下去,他很快就被宋江以各种方式架空,最后中了不知道谁的冷箭狼狈而亡。、

参考资料:《水浒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