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12岁日本女童滑雪场身亡 父亲拒绝尸体解剖 母亲一句话感动所有人

句子大全 2013-05-04 19:34:57
相关推荐

12岁日本女童滑雪场身亡,父亲拒绝尸体解剖,母亲一句话感动所有人 2019-01-12 07:04:54 星火攻略

这是一篇认真严肃的推送。

从阳台掉下摔死、在河里、游泳池、浴室溺死、食物中毒死亡 当了爹妈的人,对这些意料之外的致命事故都是谈虎色变。我们少有耳闻的是,世界各国正在实施始于美国的"child death review",即儿童死亡数据化制度:

“对于儿童的死亡,医生、警察、律师以及正规儿童福利机构,会对受害者的解剖结果、成长履历、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并将这些信息做成对社会有用的数据库。”

在我们的近邻日本,这一数据库的筹建已在进行中,雅虎日本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捕捉到了几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钻过23厘米的空隙跳下去,意外就发生了

两年前的冬天,在神奈川县的某幼儿园,一名男教员(50岁)在上楼时,透过玻璃门看到有儿童掉了下来。他赶紧打开玻璃门跑到露台。近前一看,一名穿着运动服的女童(当时4岁)屈着身体蹲在橡胶地面上。

“没事吧?哪儿疼吗?”女童没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边哭边说“对不起”。教员赶紧抱起她跑到办公室,叫了救护车。

这个事故是很多个微不足道的偶然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女童从厕所出来,为了找同班的伙伴,顺着楼梯往上走,刚好屋顶的门没锁,她就开门爬到屋顶了。

发生了跌落事故的幼儿园。女童打开门上了屋顶天台

她看到了在庭院里运动的同伴,也想跟着一起去了,但屋顶的门自动关上了,打不开。她一着急,就从屋顶上的护栏和地面之间23厘米的空隙钻过去,站在了屋檐,跳到下方距屋檐2米7的露台。据幼儿园说,女孩并未受伤,住院一晚就出院了。

左图:女童钻过护栏与地面之间23厘米的空隙,站到屋檐上,跳到距屋檐2米7的露台。

右图:女童着地的露台

当时女童的女教员(26岁)无法相信这一系列的事情。

"她一直都比较胆小,一些游戏设施比较高她也会害怕。没想到她会从那么窄的地方钻出来跳下去。"

幼儿园当天就用钢丝网封住了所有空隙。

事故发生后,幼儿园用建材超市买来的钢丝网封住了空隙,防止人钻过去

这家幼儿园按照建筑基本法的规定,护栏高度设置为130厘米,比规定还高20厘米,护栏的间隔也设置为安全基准的11厘米。在护栏的周边禁止放置任何能够垫脚的东西。这些防跌落的对策都采取了。但“护栏与地面的空隙”成为了安全盲点。如果建筑物中有类似这种式样的护栏,那么同样的事故再发也就不稀奇了。

父母不可能片刻不离开孩子

根据厚生劳动省2016年的人口动态统计,日本年轻人因“意外事故”而死亡的人数,1岁以下排第四,1~4岁、5~9岁、15~19岁排第二。10~14岁排第三。意外事故与恶性新生物(癌症)、先天畸形等位居前列。

据报道,今年1月,日本近畿地区有一名男童(事发时5岁)被困在滚筒洗衣机内,被发现时已经窒息死亡。今年5月,同样在近畿地区,一名1岁的儿童被挂在壁橱上的手机链勒住脖子,失去意识。

一家横滨市绿园的儿童诊所的儿科医生山中龙宏认为:“儿童事故并不是独立的事件,肯定还有类似事件在发生。所以一旦知道它们的原因,应该是可以防止其发生的。”

绿园儿童诊所接受访问的山中龙宏医生

山中先生出于防止事故造成对儿童伤害的目的,于2014年设立了NPO法人Safe Kids Japan(SKJ),并担任理事长。山中先生做了30多年的医生,以前在医院时,有一名被吸进排水口的女中学生被送到医院,但为时已晚,救不回来。从那时起,他深感事故防范很有必要。

山中先生在之前工作的医院收集儿童的死亡事例,摸索事故预防的方法.他所在的学会也建立了事故对策委员会,并从医疗机构大量收集信息。作为儿科医生,山中先生也治疗过因误喝东西或摔倒的儿童。

渐渐地,山中先生发现“儿童事故是有特点的”。比如,因为电饭锅的蒸汽或者壶里的热水而烫伤、边刷牙边走路突然摔倒导致牙刷插进喉咙里、旁边放着可垫高的东西所以从窗户或阳台跃下等。

“就算一直强调要小心,但事故的发生是一瞬间的事。父母不可能片刻不离孩子。比起叫人小心注意,还不如深入分析一下实际发生过的事例,并在社会上共享这些信息,才能更有助于事故预防。”

2006年,山中先生设立了研究机构“预防儿童伤害工学评议会”,旨在推进儿童事故调查数据化。2009年,结合所得到的数据,研究机构与家电公司协作开发了一款蒸汽温度可降到50度的电饭锅。SJK成立后,从医疗机构、自治体搜集数据,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了“倒了也不会漏水的电水壶”“难以插进喉咙的弹力儿童牙刷”等产品。

“重伤事故的现场信息为警方所持有。但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医疗机构的数据是不够的,现场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已经有了“儿童死亡登录、调查制度(Child Death Review=CDR)”,建立起了可大范围地收集信息的体制。

美国多数州已对CDR进行法制化,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死亡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除了医生,警方、律师、负责儿童福祉的人也对解剖结果、儿童成长履历、生活环境等进行分工调查。

这些信息进行数据化之后,美国亚利桑那州做了如下报告:“如果周边有护栏,9成的泳池儿童溺水事故是可以避免的”“67例虐待致死事件中有5例在调查前并未被发现是虐待”(来源:2002年《Can child deaths be prevented? The Arizona child fatality review program experience.》)

2016年8月28日朝日新闻报报道了CDR防止事故发生的例子。据宾夕法尼亚州CDR的调查结果,“睡觉时发生的儿童死亡事故中,有8成的家庭是低收入群体,其中9成的儿童是和父母一起睡的”。根据这一情况,2006年开始,宾夕法尼亚州鼓励儿童单独就寝,志愿团体与企业也开始推行“婴儿床优惠活动”,使宾夕法尼亚州“睡觉时发生的儿童死亡事故”从1999年的109件下降到2013年的48件。

目前,美国的几乎所有州、澳大利亚、英国、香港、加拿大一部分州等都实行了CDR制度化。

明确死因需要体制的完善

要实现日本版的CDR,还有一个障碍:在日本明确死因本身就很难。

例如,在瑞典等北欧国家,当警方接到非正常死亡的案件时,约90%会对死者进行解剖。在澳大利亚也有50%。而在日本,法医对非正常死亡(医疗机构中自然死亡以外的死亡)的解剖(司法解剖、行政解剖等)只有12%不到。法医人数少,解剖以及各种检查用的设施不够,导致解剖率低。

千叶大学法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岩瀬博太郎也是一名法医。他也加入了厚生劳动省的CDR研究。他极力强调法医解剖的重要性。

“与其它国家相比,日本在明确死因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再这样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故无法明确真正的死因和死亡情况,就算导入CDR,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类似于规定 18岁以下的非正常死亡基本上都要进行法医解剖,以明确死因 的体制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住在神奈川县的松田容子(49岁)以个人的名义从事关于儿童救命救急与安全管理的启发活动,她也期待着CDR的导入。2013年2月,松田女士的女儿伶那在小学的滑雪旅行中(事发时12岁)不幸去世。在滑雪场玩时,伶那忽然心跳停止了。

松田女士说,她与丈夫赶到医院,医生告知为了明确死因要进行解剖。当时松田女士觉得应该解剖。但是解剖要等,而且丈夫不赞成解剖,所以就放弃了。之后尽管想方设法做了各种调查,但死因还是未明。

“死因未明已经够痛苦了。现在我还是无法接受女儿的死,无法走出来。想到没有坚持解剖,我就懊悔得捶胸顿足。”

女儿去世前往滑雪旅游方向的新干线。朋友拍的伶那(照片提供:松田女士)

伶那去世后一年左右,松田女士开始学习心肺复苏法、儿童危机管理等,取得了儿童安全管理士的资格证。在学习的过程中,松田女士听了一名在美国学习CDR的医生的讲座。给松田女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仅是医疗领域的人员,其他各行业也有很多社会工作者等在参与死因调查,建立死亡履历数据库。

“不是查明死因就结束了,与去世的儿童相关的所有人也要调查儿童平常的生活情况,将这些信息化为对社会有用的成果。如果能做到的话,将形成一套强大的系统。”

伶那的牌位装饰着很多照片(照片提供:松田女士)

目前,松田女士正在学校、托儿所保育园等举办关于安全管理与救急救命的讲座。松田女士说,在做心肺复苏的讲解时,“想起伶那,我没有一次不心痛”。

“如果那时有CDR,也许就能如我所愿,解剖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如果当时旁边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能够给女儿做心肺复苏的话她是否就不会死,还是说她本来心脏就有问题。解剖的话总能获得点线索。女儿已经回不来了。但我不想让这件事情白白发生。我希望这些事故最终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信息。”

日本儿童科学会于2016年公布了CDR四个试点区域的实施结果:约27%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有些看似无法挽回的事故,实际上是可以通过预防避免发生的。

松田女士在每回的救命讲座前一定会介绍伶那的事故,并播一段短视频,呼吁大家防备不测。在这段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

“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女儿离去的事实。我能够改变的,只有未来而已。”

欢迎关注网易传媒出品的“星火攻略”,专注0-19岁青少年儿童运动、健康、安全、教育,帮您的孩子快乐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