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学习《弟子规》 做一个孝子

句子大全 2013-04-18 12:39:04
相关推荐

学习《弟子规》,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汕头市潮南区峡晖中学 周建宁

最近听说某中学要求高一新生必须学习《弟子规》,在入学时交一篇600字的感言。《弟子规》是什么东西,某中学为什么要学生学习《弟子规》呢?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体系是出自《论语·学而篇》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中的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孝敬父母,中国古代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

例如:汉文帝侍奉母亲的故事。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即位后,没有一点骄慢之气,侍奉生母薄太后非常殷勤体贴,薄太后一病三年不起,文帝尽心尽力在床前照顾,几乎没有很好地睡过一觉。有时连衣服也不解开,以备母亲随时召唤。每当汤药煎好了,给母亲喝之前,文帝都要自己先尝一尝,体味药的火候是不是适中,会不会太苦,或是太烫,然后才送给母亲服用。薄太后看在眼里,很感动,也很心疼自己的儿子,就说:"宫里这么多人,都可以照顾我,你不要这么辛苦操劳了,而我的病又不是三两就能好的。以后叫宫女们服侍我就可以了。"汉文帝跪下来对母亲说:"如果孩儿不能在您有生之年,亲自替您做点事,那要什么时候才有机会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汉文帝虽贵为天子,却成为久病床前的孝子。他的耐心、他的柔和、他的勤劳,他的体贴,真正做到《弟子规》的"亲有病,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示范久病床前有孝子!汉文帝的仁孝,传遍了四方,感化所有的官员、百姓。《论语》中说"为政不在多言,已身正,不令而从。"当时天下大治,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正是说的汉文帝开创的历史时期。

东汉时期,有个孩子叫黄香,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身体不好,冬天黄香怕父亲晚上睡觉会太冷,就先钻到被窝里把棉被弄暖和了,才叫父亲上床睡觉;夏天天气太热,他就先拿扇子把床搧凉,再请父亲上床睡觉。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童蒙教育课本《弟子规》"入则孝"篇中说的"冬则温,夏则凊"。九岁的孩子能够尽这样的孝心,当地的官员看了很感动。黄香长大成人,当地的官员就举他做"孝廉"。

后来他当上了尚书。有孝心的人,可以推而广之,去爱所有人的父母、子女。所以就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高的评价:"江夏黄香,天下无双",黄香的典范流传千古。皇上带动了全国人民效法黄香,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么,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所以,当我们重视孝道,小孩也会起而效法。

现代也有这样的孝子。大家一定会记得:"感动中国2004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中的田世国吧!他是一名孝子,他的孝行感动了全中国。他是一名广州市的律师,38岁,2004年他的母亲患尿毒症。他得知母亲最好的治疗方式是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就毅然决定瞒着母亲,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妈妈。在上海医院,母换子肾手术成功,二人都已经康复出院。正是"慈母身上肾,孝子一片心"。田世国,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至今不让母亲知道。他的孝行,让天下所有的母亲含泪微笑,他的真情唤起天下所有儿女的孝心。"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对田世国的评价是:孝顺、孝心、孝道,是今天社会转型期人际间情感疏离的感召。小羊有跪乳之意,乌鸦有反哺之恩,捐肾救母,大亲,大情,大义。

当子女对父母有孝敬之心时,其行为举止自然会考虑到是否会令父母亲伤心或者不高兴。这种由孝心支撑的自我约束力是很强大的。三代同堂是很好教孝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往往在饭桌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一个劲地往小孩碗里夹菜,可就是似这样一个看似小小的动作无形中助长了小孩唯我独尊的观念,当此念根深蒂固时,走入社会,稍稍遇到挫折,心灵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一旦情绪失控,又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智慧的父母一定是叫小孩把好吃的菜夹给爷爷奶奶,父母亲自己夹菜给爷爷奶奶,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日久自然形成孝敬长辈的观念。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就不要放过节假日、过年看父母同桌吃饭时,大好的教育机会,平素三口之家,夫妻可教孩子夹菜给对方。这只是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再者,要为小孩在家中定位力所能及的家务,由此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现在家长们有句口头禅,"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的事都用不着管。"但辛勤的家长们是否想到过这样的后果?小孩会以成绩作为资本来要挟父母,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毫无感恩之心,认为自己是太上皇,父母是仆人,而这样的孩子走入社会后能否融入集体,珍视同事、领导的劳动,真是个大大的问号!

前几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位小女孩和母亲吵了架,离家出走,因袋里无钱,在外流浪了一天,饥饿难耐时,去求一位卖馄饨的老奶奶,老奶奶毫不犹豫地给她盛了一碗。小女孩心里很是感激,心里想,老奶奶和我素不相识,给我馄饨吃,还不要钱,真是好人。在吃馄饨时,她向老奶奶诉说她的母亲如何如何对她不好。老奶奶惊讶地说:"闺女呀!我给你一碗馄饨,你竟然如此感激我,你母亲给你做了十几年的饭,你怎么不感激呢?怎么还和她吵架呢?小女孩心里受到很大触动,于是结束了流浪的生活,当她快到家门口时,看到母亲正在路口翘首等待呢。小女孩哭了。

《弟子规》讲孝,最先要作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

古语:"百善孝为先"。 孝,这个字,是会意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个字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孝。让我们学习《弟子规》,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吧!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大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