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北极熊的阴影

句子大全 2013-04-12 15:54:07
相关推荐

俄国人一直追着李鸿章。

1896年8月29日,李鸿章在纽约拜会了美国总统克里夫兰,回到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俄国驻美大使就前来拜会。两人举行了秘密会谈。

在李鸿章出访的所有外交使命中,与俄结盟是最有成效的,也是最引起世界关注的,最后也是令中国及李鸿章本人 受伤 最重的。

大政治家 来访

李鸿章在5月18日抵达俄罗斯旧都莫斯科,参加沙皇的加冕典礼。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在各国来宾中,李鸿章所受的欢迎最为热烈,其排场仅次于加冕典礼的主角沙皇夫妇的入城仪式。而李鸿章几乎是嘉宾中唯一的非皇室成员。

当然,在红地毯、仪仗队和隆隆的19响礼炮声中,俄国人所要传达的,绝不只是对一个 大政治家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语)的景仰,也绝不只是展示 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而是有着更为现实的利益考量: 借地修路 ,借中国之地,修俄国之路,西伯利亚铁路可以从赤塔直线通向海参崴,所 借 之地归俄国所有,并可以派兵驻守。在这个如意算盘之外,一道精美的包装打动了中国人的心:中俄结盟,对抗日本。

这当然是一笔大买卖,所以俄方坚持要求李鸿章出访,而清廷也愿意玉成好事。甲午战败后,中国太需要朋友了。俄国联合法、德,强压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这在中国朝野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感激,甚至也引发了清廷外交战略的大调整。民国著名历史学家、李鸿藻之孙李宗侗(玄伯)就认为,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国的外交由 一体拒外 变为 有联有拒 ,而 联 的对象,首先就是俄国。李鸿章以古稀之年出使欧美,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天朝帝国终于放下身段,开始主动地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政治了。

国际的反响是热烈的,除俄国外,欧美各国也纷纷向李鸿章发出邀请。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当时很担心李鸿章先访西欧再到俄国,那样可能会 深受欧洲各政治家种种诡计之影响 。因此,沙皇专程派遣乌赫托姆斯基公爵,前往苏伊士运河北口的塞得港,迎候李鸿章。李鸿章在向总理衙门报告行程的电报中也说,其已经与俄国约定, 免由法德行,至多周折 。

双赢的好事

李鸿章访俄,是一台 加冕典礼搭台、中俄盟约压轴 的大戏。在俄期间,李鸿章多次受到沙皇接见,有时完全是极度机密的会谈,只有沙皇、李鸿章及担任翻译的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三人。俄方强调其对中国并没有任何领土野心,李鸿章在与沙皇的秘密会见(1896年5月7日)后,报告北京说: (沙皇)谓我国(俄国)地广人稀,断不侵占人尺寸地,中俄交情近加亲密,东省接路实为将来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仅利俄,华自办恐力不足。

中国方面主张联俄的,不少还是李鸿章的政敌。倒是李鸿章本人因为对日和谈后成众矢之的,默不敢言。李鸿章的首要政敌翁同 就曾在日记中说 联俄结俄之事,同 已视为必然 。在李鸿章离京前,翁同 居然专程拜访,密谈联俄大事。而李鸿章从俄国所发回的所有密电,均由翁同 与张荫桓亲自译码,连军机章京都不能经手。

对于联俄的必要性,另一个政界大佬张之洞认为,五大国中,英国为商业利益大挖中国墙脚,法国依仗教会诱拐中国百姓(当时法国正担任天主教护教国),德国无任何殖民地与中国并不接壤,美国从不肯卷入他国的纷争(当时奉行门罗主义),因此只有俄国能“立约结援”。张之洞认为,从康熙皇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以来,两国已经是有着两百年交往的“盟聘邻邦”,“从未开衅,本与他国之屡次构兵者不同,且其举动阔大磊落,亦非西洋之比。……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凡关系俄国之商务界务,酌与通融。……若中国有事,则俄须助我以兵,水师尤要。”就是说,为了与俄结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