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一款“科大造”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机器人 实现诸多技术突破

句子大全 2013-02-23 08:57:00
相关推荐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学院李智军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 科大造 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实现诸多技术突破,未来将在康复领域,为老年人、脑卒中后遗症、残疾人等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提供更多康复训练。

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先进机器人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内,研究人员正在调试一款模仿人类下肢的外骨骼机器人。 中心工程师赵款款介绍,李智军教授团队从事外骨骼机器人研究已有十余年,而今年4月推出的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机器人,步行速度达到1.3米/秒,拥有完全仿照人体的10个关节的自由度,实现无拐杖辅助,还可以适应多种地形。 目前国外同类产品,步行速度最快只有0.8米/秒,关节个数是一般4个。除了这些性能上的突破外,这款机器人更重要的创新,是可以适应多种地形。 对于中科大研发的这款机器人,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导,国家 杰青 罗均教授评价说。 罗均说,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只有少数能实现无拐杖辅助下的平坦地面行走,限制比较大,而李智军教授团队研发的这款机器人,既不需要拐杖辅助,还可以适应上下楼梯、转弯、跨越障碍等多种地形,是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此外,这款步行外骨骼机器人的问世,还解决了困扰该行业多年的研发难点――如何实现人机动态平衡。 据悉,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涉及拟人化机械结构设计、驱动系统选择、能源问题及控制系统原理等关键技术,其一大技术难点,就是通过传感器收集人体意图,进行机械反馈,从而实现人机动态平衡。 以前的步行外骨骼机器人,只能设计一个步态,人是被动跟随,这款机器人极大提高了人的主动性。 赵款款介绍,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机器人控制周期为千分之一秒,可实时调整姿态,使机器人更加平稳。同时通过最新的控制算法,根据人体与机器碰撞时产生的力,来判断是让机器跟随人,还是人跟随机器,进而提高人的主动性,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