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曹德旺:“做新能源汽车一定不能依赖国家补贴” 话虽重但切实际!

句子大全 2013-02-13 08:38:28
相关推荐

最近,著名企业家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第12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一席话,愈发让我觉得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还很年轻。

曹德旺在蓝皮书论坛上表示,“电动车是新一轮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但这只是方向,目前还不是时候。一个产品完全靠产品补贴是必死无疑的,只有脱离补贴才能生存。汽车人应该坚持有效投资,投资和产出一定要成正比。”

曹德旺既认可了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但也委婉的表达了造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资金,显然,这个资金量远不是蔚来汽车李斌所说的200亿量级。有趣的是,在被主持人问到自己是否有电动汽车时,曹德旺表示“这是年轻人坐的”。

之后曹老板在现场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一个小经历:“我前年和做新能源车的两个老板聊天,他们说这是方向,政府有补贴。我很客气地告诉他们,经济补贴有上限,不能增加了,那企业怎么办?作为企业家,经营一个产品,完全靠国家补贴,那就等于等死。要做到不靠国家补贴来做。”

话说得很重,但又很切实际。

新能源市场的需求还未被“点燃”

翻看之前的成绩,2014-2015年,在购置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刺激下,我国新能源车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4年的7.85万辆到2015年的34.05万辆,产量几乎翻了5倍。

但自去年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连续12个月下滑,直到今年7月才恢复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大的增长幅度背后是因为去年新能源补贴退坡导致7月销量基数较低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作出持续性的政策支持,包括购置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同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等等。

事实上,车企靠新能源车来赚取国家补贴、当地政府补贴、各项土地税收政策等补贴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一度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而且有的车企还成立出行公司,左手倒右手之后,再将销售到出行公司的车辆关键零部件拆回来组装到新车上,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赚到钱。如此一来新能源车的真需求似乎并没有那么大。

做新能源汽车真的不挣钱

不可否认,在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令人期待的企业,比如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这两家车企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创始人身先士卒。尤其是蔚来汽车的李斌,这位被评为“2019最惨的人”也终于带领蔚来熬过了至暗时刻。

根据蔚来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蔚来营收37.2亿元,毛利率首次实现转正,汽车销售毛利9.7%,整体8.4%;同时其车电分离的模式也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是带给行业内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产品模式及运维模式,而这些则是传统车企的最大短板。

但就算这样蔚来、小鹏也是亏得“裤子”都不剩。所以说新势力在目前是不可能赚钱的,“少亏当挣”这才是现在造车新势力的现状,不,也许是今后十年的状态。咱不瞎说,看数据。

2019年Q4,蔚来经营亏损达28.3亿,亏损率达99%,每交付一辆亏损34.4万。受疫情影响,2020年Q1蔚来交付数大幅下降,单车经营亏损达到创纪录的40.9万。每辆车出厂价不到33万,亏损近41万。

2020年Q2毛利润率回正,费用率大幅下降,经营亏损率骤然降至31%,每卖一辆车毛亏损11.4万,还要摊9.1万市场/行政费用(2019年Q4要18.8万元)。除此之外,蔚来还承诺终身免费维修、终身免费换电,车主最担心的是企业做不下去。大家说这能不亏吗?小鹏的亏损能力也不弱。2020年Q2交付3228辆,经营亏损8.1亿,摊到每台车是25.2万,远高于出厂价。

造车新势力说完了,咱们再说说自主新能源领域的老大,比亚迪。作为一家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炮儿,近五年拿到国家新能源补贴近90亿元,但那又怎样呢?

比亚迪对外披露的2019年年报显示,比亚迪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下降41.93%。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83亿元。比亚迪财报中的政府补助主要就是政府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可想而知,新能源汽车真是有点儿赔本赚吆喝的意思!

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寺师茂树在2019年东京车展上被媒体问及“丰田为什么这么晚才推出纯电动车?”他回答:“因为纯电动车不挣钱。”

中央财政大手笔的专项补贴,其目的是要帮助尚处起步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尽快步入正轨,并减轻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经济负担。但由于补贴方式过于粗放,导致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想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红利时期分一碗羹。可现实很残酷,补贴一退坡,新能源车销量就出现下滑,大批新能源车企退局。

曹德旺说,新能源汽车是许家印这种有钱人做的,并非是说恒大的新能源之路就一片坦途了,只是想告诉大家,新能源车现阶段仍在烧钱,一直依靠国家补贴维持的车企,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最后再聊聊特斯拉

说到新能源,就不得不提特斯拉,从进口到国产,特斯拉一路伴随着争议,包括落户上海后当地政府给出的各项优惠政策,让不少网友一度认为对特斯拉“太好了”,我们耗费大量财力培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什么要让特斯拉来割韭菜?

不说别的,咱们先来算算特斯拉2020年上半年拿走国家多少补贴吧。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与特斯拉 Model3标准续航版,两款车型 1-4月的单台补贴参考额为27500元和24750元, 而 5-6月的补贴额为 13750 元与 12375元。

根据交强险数据,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1-4 月在国内的上险量为1 辆,5-6 月为 1537 辆;特斯拉 Model3标准续航版1-4 月国内上险量为20168 辆,5-6 月为24802 辆,结合上述单台补贴金额,最终算得特斯拉上半年获得的补贴总额约为 8.27亿元。可以说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一家企业就拿走了我国新能源补贴金额的19.4%。

另外,特斯拉的价格波动、配置变化以及售后服务,也让一些特斯拉车主有苦难言,“韭菜”正是大家对于特斯拉车主的昵称……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特斯拉国产后,的确给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强悍的竞争, “鲶鱼”效应随之显现,新能源市场的需求似乎也被“激活”了。

其实并不能简单地将特斯拉在中国引发的追捧与消费者青睐新能源汽车等同起来,毕竟与其同期创业的新能源车企,只有特斯拉一家“火”了。特斯拉一开始被称为“富人的大玩具”,大部分消费者选它并不只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成本节约等简单优势,而是特斯拉独有的理念、设计风格、智能化配置以及可以升级迭代的智能系统。

换言之,很多原来的豪华车的潜在消费者选择特斯拉,并不是单纯为电动车买单,而是被它的科技感以及前所未有的理念所吸引。所以说什么时候中国的新能源品牌可以像特斯拉一样,靠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大家了,补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更多是在政策的指挥下产生的。面向未来,新能源车要与传统燃油车去正面竞争,则需要更系统地去了解和把握市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要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在个性化、成本和智能化等几个关键领域都做到平衡,并在体验上超越传统汽车,方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到那时新能源汽车一定是赚钱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