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麦黄时节话乡愁 无论你在北京还是上海 过几天一定要回老家割麦

句子大全 2013-01-22 11:56:12
相关推荐

五月的关中道上,一片金黄,到处是丰收的景象。这几个周末,我驾车走了关中环山南路,去了咸阳北部几个县,实地感受了关中人夏收的场景。

从西安出发,沿途经过礼泉、乾县,到达永寿。永寿同学深知我此行目的,带我走村庄,进田地。在此期间,无意间认识了几位上世纪60年代远走陕西的甘谷乡党,自然非常亲切,诚邀之下,本来就话多的我,不想错过机会,就很实在的留下吃了饭,喝了酒,这个收获当然是满满的。

从环山南路一路向西的这次出行,目的地直达周至县翠峰镇,在这个秦岭山脚下的小村庄,有挨饿时代落户陕西的我的大姨。在大姨家当然不必客气,跟着表哥就直接去了麦地。

关中人收麦子,已经彻底现代化了,镰刀割麦的时代在这儿彻底绝迹了,说起往日甘谷一带乡党来陕西当麦客的情景,这里的人们已经记忆模糊了。我不由想起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袁方的散文《乡村最后的佝偻者》一文,袁老师的家乡在咸阳杨村,他笔下的麦客是善良的、朴实的。杨村人对待麦客的平等、真诚,不就是关中道上人对待麦客的普遍体现嘛!陕甘一家亲,也许就是在困难时期那段刻骨铭心的时代印记中铺就而成的。

去表哥家的地里,什么都不用带,坐在表哥的摩托车上,三拐两绕就到了麦地,收割机师傅正在隔壁一家收割。表哥说,麦子收割完毕,麦子也不用运送回家,现场就卖给收割机师傅了,我们只带着钱回家。

我不由惊叹,这就是关中道上的夏收?现在就是这么简单么?!表哥说,颗粒归仓在我们关中人眼里,只是一句成语而已,麦子只要种在土地里,第二年肯定是丰收。他的自信,来源于真实,不缺水不干旱的地理位置,不丰收也难。

站在秦岭山腰,看着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我的思索早已经飞回到生我养我的冯山。我知道,在我们甘谷老家,如今依然还是靠天吃饭的,那里的大部分庄稼地无水灌溉,只能期待风调雨顺,一旦遇到干旱,庄稼绝收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事实。

父亲说,当庄稼人不怕身体累,就怕心累。从九月麦粒种入土地,到第二年麦子入仓,庄稼人几乎就是在煎熬中度过的。遇到干旱,要么麦苗根本长不出来,要么就是在出穗的关键时刻一顿暴晒,彻底出不了穗。或者就是雨水过多, 在麦穗饱满的关键时刻,连续几场大雨,将头重脚轻的麦秆连根拔起,击倒在田地里。总之,辛苦一年的农民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年白忙乎。更有甚者,眼看就要麦黄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将麦穗拦腰斩断,把庄稼人的希望沉底击溃在梦里。

靠天吃饭的父辈,只能寄希望孩子走出大山,不再蜗居在大山里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于是,村里的年轻人陆续都下山进城了,缺少年轻人的村庄,和逐渐衰老的父辈们一起艰难维系着一个个村庄的名字,就怕被我们遗忘,他们都不敢老去,强撑着坚守这一方土地。他们从心底渴望我们回归,却又怕麦子伤了我们的心。

这几年,方圆几个村庄最大的变化就是坟茔骤增,村里的老人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唢呐声和鞭炮声。然而,时不时却会有唢呐声从山那边被风吹过来,闲人摊子晒太阳的老人顿时就沉默了,依着墙根慢慢起身,佝偻着背都走散了,那几天,村里就显得异常安静孤寂。

村里留守的老人真的越来越少了,他们后悔把子女打发进城了,但却又说不出口。一年前,一个关系较好的伙伴电话里诉乡思,说自从父母走后,他好几年都没回过村庄了,一到过节就不由地收拾行李,想着回家,却又发现回不去了,自己提着包在客厅流泪。我知道他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实话,我却无法帮助他。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那个魂牵梦绕的家,只是遥不可及的故乡罢了。

这几年,在我们冯山一带,也有了收割机,但收割机却只适用于川地,对于以坡地为主的山里人,人工收割仍然是主要方式。父母年龄虽大了,但都精神不错,还能在庄子附近种些庄稼,他们依然把镰刀、连枷、簸箕保存的完整无缺,他们依然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夏收。二哥说,就这样来,夏收的时候再忙,我们都要请假回家,和父母一起收割麦子。

我以前老不以为然,说收成还不如来回的车费。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懂得了二哥年年回去夏收的深意。

好了,我要给父亲打个电话,把我儿时的镰刀找出来,打磨好,今年夏收我也要回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