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百强诊所风采展示:医生余小岗 23年“点滴”行动彰显医者仁心

句子大全 2012-11-28 07:19:34
相关推荐

现代保健报讯:在街坊们看来,用“医者父母心”来形容余医生再合适不过了。余小岗,97年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开始从医,坚守基层,这长达23年的坐诊中,他待人接物温柔如水,获得了身边老百姓的信任和赞誉;他坚持合法经商,几十年如一日诚信经营,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他以患者为中心,能吃药不打针,为患者解决疾苦是他的坚守。

基层医生坚持坐诊23载

“余大夫,能不能给我打点液体会不会好得快一点,明天还上班呢。”你这情况不用打针,我给你开了点药,喝完药以后好好睡一觉,不要紧的。余小岗再三向患者叮嘱道。在他的诊所内,不停地有患者前来或看病、或咨询用药、或量血压,热情的服务态度,往往让患者凝重的表情轻松不少。

西安雁塔余小岗诊所医生余小岗

余小岗四十出头,红光满面,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干练,面容亲切和蔼,嘴角常挂笑意。基层医生面临的病人比较复杂,病情五花八门,检测设备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医生要有过硬的技术,23年的临床经经验使他在诊所游刃有余。

今年是余小岗在诊所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每天早上七点半,他就开始了自己忙碌的一天,而这种忙碌通常会持续到晚上七点,二十余年如一日。在诊所淡季的时候,余小岗每天的接诊量大概有三十至六十人,而旺季的时候则多达一百余人。这意味着他们要马不停蹄地“连轴运转”,才不会让患者等待时间过长。“我总觉得,病人本身就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来找我看病,我辛苦点儿就辛苦点儿,义不容辞。”余小岗这样说的时候,眼神十分坚定。

余小岗的诊所从最初在鱼化寨,搬迁至现在的西沣三路。一些忠实的患者一路追随,现在还有一个定居在深圳的患者,只要家里人有身体健康咨询,就会远程视频,进行询问咨询。患者已经把我当成真正的朋友。这是医生最大的荣幸。

做医生学无止境

开诊所多年后,余小岗发现越来越多的慢性病以及疑难杂症患者。疑难病治疗疗程长、易复发、久治不愈、花费高的特点,让很多小康家庭一夜返贫,让很多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再加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并且短缺,专家号一号难求,排队就医难上加难,使得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面对这种状况,余小岗医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为这些患者解决痛苦?

西安雁塔余小岗诊所医生余小岗

提高医技,不断学习是治疗这些顽疾的唯一出路。余小岗医生自费外出学习、四处拜访名医,苦心钻研各种慢性的相关病症。尤其系统的学习了蝎毒疗法,在临床中他发现,该疗法尤其对慢性病患者效果俱佳。蝎毒疗法是医学界一门新兴学科,依据中西医结合,按照循证医疗的原则,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类风湿、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20大疑难病的治疗效果,丰富和扩大了中医治疗的内涵。它是中医汉方的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将促进我们对各种疑难性疾病的重新认知,同时终结疑难病不能治愈的历史。

余小岗认为,西医把人体划分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若干系统,再分别将各个系统划分为若干器官。这实质上等于把人体看作一台由各种部件、诸多零件组合起来的复杂的机器设备。西医往往只熟悉某一系统的专科,而对其它系统专科往往缺乏了解。所以西医在临床治疗中往往是“对症治疗”,即针对症状进行治疗,一般当时效果比较好,但往往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只顾局部而不顾整体,因而往往顾此失彼;另一个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因而往往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提高,努力也终于有了回报,患者们痛苦而来、满意而归,“这是我最大的满足,证明我的学习和努力没有白费”。2019年,商洛一70岁老妇,因肚子疼痛难忍被送到西安一家医院,经过系统检查后患者腹部有明显包块,需要手术。但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手术风险太大,医院不建议手术治疗,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四天后,家属无力承担费用,便要求出院保守治疗。偶然得知余小岗能治疗疑难杂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就诊。经过余小岗两个疗程的蝎毒疗法治疗,患者腹部包块消失,人也精神多了,也能跳广场舞了,家属逢人就夸余小岗是“神医”。

自从加入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这个平台之后,余小岗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名医大家,学习到了非常多的名家经验,这让他在治疗疑难病的道路上越走越轻松,越走越远。

换位思考 缓解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诊所毕竟不同与医院,自己是一名医生还是诊所的经营者,所有的事情都得亲力亲为,余小岗说:“从医这么多年,肯定是有的,举个例子,有些患者吃了药,觉得不舒服或者打个喷嚏都会跑过来质疑是不是开错了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少一定的信任度。”

余小岗还分享了自己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医生面对的是病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尤其是基层医生,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为避免矛盾恶化,我的经验就是先稳定患者情绪,再找家属或者明白人说道理,就能消除误解了。” 王会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