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颜回身上有什么特殊魅力?能独得孔子“恩宠” 让孔子见人就夸?

句子大全 2012-10-28 20:48:22
相关推荐

文/孔子研究院 杨富荣

熟悉孔子的人都知道,他最欣赏的弟子就是颜回啦!关于这一点,《论语》当中就有多处记载。为什么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众多学生当中,孔子如此偏爱颜回呢?仔细读《论语》,我们会发现:颜回的品质,至真至纯,既诚且善,不愧是世间难得一见的清流。

颜回之真,真在不改操守

《孔子家语·在厄》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孔子与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被困于陈、蔡期间,一连七天没有吃上粮食。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一块烟灰掉进饭锅中,颜回看到后便把弄脏的那部分饭拿出来自己吃了。这时,子贡在井边远远看见颜回这一举动,很不高兴,以为颜回在偷饭吃。他便到孔子那里,问道:"仁义正直的人在穷困时会改变自己的节操吗?"

孔子反问说:"改变操守还能称得上仁义正直吗?"子贡又问:"像颜回,他不会改变操守吗?"孔子说:"是的。"于是,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修行仁德已经很久了。你虽如此说,但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说:"前几天我梦到先人,难道是先人在启示和保佑我吗?你把做好的饭拿进来,我要用它进献先人。"颜回对孔子说:"刚才有烟灰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因此这饭不可以用来祭祖了。"

读此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行为坦坦荡荡的颜回,该做则做,光明磊落。颜回的这种始终不改的操守,来源于他内心的坚守,当内在愈来愈加静定,就会去一份浮华。不论他人如何评说,自己始终持守静定。

颜回之诚,知行合一的典范

有句话这样说:世上最远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生活中太多的人一听别人讲道理,就会条件反射似得回应:这个道理我懂、你说的我也明白,可是我就是做不到。而孔子为什么喜爱颜回这个弟子,是因为他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省其私就是私下观察他的言行。发就是发明,发挥。孔子说:"我给颜回讲学一整天,他却始终没有提反对意见,就好像愚笨的人一样。我事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完全能够理解并发挥我的看法,颜回并不愚笨啊!"

孔子整天都和颜回在一起,老师说什么他都同意,好像很愚蠢的样子。可是下课后他还在默默思索老师讲课的内容,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还能够进一步阐发。可见颜回是完全听明白了,对老师所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认真按照老师所讲去践行。反观今天社会中的一些人,在别人发表观点的时候总是提出各种意见,而等到需要他执行时,又拖拖拉拉,阴奉阳违。

所以看一个人的修养,关键要看他"背后"在做些什么,也就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在真正实践的时候,他是否可以知行合一。孔子曾经评价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到任何一种善,就紧紧抱住,谨守奉持,恐怕失去了它,颜回,是"择善固执"的典型代表。

颜回之乐,乐在安定淡然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一个人贫困却可以做到不谄媚,富足但不傲慢,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同时又指出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不如贫困时好学乐道,富足时爱好礼义。

关于贫而乐,《论语》中有最典型的代表便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中,不仅粗茶淡饭,住的也非常简单。别人都不能忍受在这种穷困清苦的生活,但是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客观。客观就是真实的存在,谁面对都是这个样子,而面对同样的客观,主观开始出现不一样,"人不堪其忧",一般人根本受不了,"回也不改其乐",但颜回就不同,他的骨子里有一份安定淡然,不会因为身处富贵而傲慢,也不会因为贫贱而崩溃。如果没有骨子里的一份安定淡然,很容易把富贵当成自傲的资本,将贫贱当成是不幸的惩罚,进而怨天尤人。

颜回为什么贫而乐?因为他很清楚,真实的自己以及自己真正的追求,是和他的老师一样,弘扬大道于天下。所以,即使生活条件清苦,但是他却自得其乐。

当然,"贫而乐"并不是为了追求"乐"而鼓励"贫",而是无论现状如何,都能够安于所处的境地,真正在灵魂的世界中自由自在,高贵而坚定。

颜回之真、颜回之诚、颜回之乐,都是颜回能够守善的表现,而颜回的守,守的全然,守的彻底,守的真挚,所以在孔子的心里,孔子的境界非一般弟子可比。颜回的修养放在今天人们的视野中,亦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他如一股清流,缓缓流入我们的心田,滋养着我们的生命纯粹而明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