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碗”美的传统村落 “窑”远的土陶记忆

句子大全 2012-10-26 06:02:33
相关推荐

三联村,原名凤尾乡,隶属腾冲市马站乡,地处马站乡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5.5公里,腾冲市区28.5公里。大河水库至马站乡的旅游环线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东北与固东镇相连,南与保家村相邻,西与猴桥镇相接。辖石竹坝、大河、曹家、碗窑4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农户1500余户,人口5600余人。全村国土面积36.8平方公里,耕地9917.4亩。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4℃,有霜期132天,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1646小时,平均日照4.5小时。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土陶烧制销售和外出务工为主。

“农忙时节庄户人,闲来柴火烧土陶”。这是三联社区碗窑自然村的写照。土陶业是碗窑村的传统手工艺。据孙治伦先生编纂的《三联忆事〈腾北第一大古村落——碗窑〉》一文介绍:“腾北的铁岳山脚旁、凤山(又名大石房)脚下,有一片山环水绕的平缓丘陵地,明洪武之后就有人在此垦荒居住,由于地下泥层做土陶较好,吸引了土陶艺人到此繁衍生息”。相沿聚族而居,选择向阳山麓,顺山而建,因一座座烟雾升腾的烧窑象一条条火龙卧在山麓上,村因窑得名。故名碗窑村。暗含神龙从天而降,世代延绵、家道昌盛,万事吉祥如意安康之意。

当地族谱记载,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孙姓始祖孙有爵后裔孙源,由曲石瓦窑坡迁至现在的碗窑。因孙源只会烧制碗、钵头、碟子、酒盅等小土陶。于是他邀请蒋姓祖人来此烧制大瓮。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需求的品种越来越多,孙蒋祖人商议,邀请做坛坛罐罐、转缸的刘氏祖人入伙。随后,做土头(烟斗)的胡氏祖人也搬了过来,寨子里车水马龙,热闹非繁。

由于土陶交易量大,人们沿寨子路边摆摊设点销售,形成了自然集市,也就是今天的“碗窑街”。街子位于寨子中央,既是街巷,又是道路。集市为人们提供了土陶和生活用品交易的场所,成为腾北历史上繁华的街子。

碗窑村最大的特点是聚族而居,村内胡同用姓氏来命名。如:孙姓住地叫孙家巷,刘蒋二姓住地一边叫刘家巷,一边叫蒋家巷;巷与巷之间不同姓氏不得交叉居住。祖人们为避免无序竞争,建窑时各姓建在一方,各姓氏根据自家的特长,进行严格分工,互不岔行,订立行规。民间有“蒋家蒋大瓮(以做瓮虹为主),孙家孙小瓯(以做碗、钵、碟、盅为主),刘家刘大坛(以做坛坛罐罐为主),胡家胡土头(以做烟斗为主)的说法。”

这个行规,一代代传承下来,已有500多年的历史。500年间,碗窑由最初的孙姓一家,发展成为刘、蒋、邵、胡、徐、熊、赵、董、段、韦、李、谢、张等姓氏聚居的自然村落。时至今日,碗窑自然村下设1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88户,人口3700余人。2014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果说神奇壮丽的火山公园让你惊叹不已,那么与之毗邻的碗窑自然村则能给你一段岁月静好。

远远望去,村落沿山而筑,山中有村,村中有窑,窑村一体深藏在绿色的掩映里,是一个让人痴迷的地方。走进村子,街道两旁全是排列整齐的香炉、花瓶、茶壶、碗碟、倒流壶、油盐茶罐、笔筒、酒壶、花盆、瓮缸以及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和各种生活实用陶器。这里没有机械化的模具生产,没有工业化的痕迹,只有一种浓烈的乡土气息。低矮的木板房里,工人坐在转盘前,凭手工拉坯,生产着各种陶器。这里制陶全是纯手工劳作,凭的是感觉,靠的是手上功夫。一团泥巴,经一番揉捏拉转,很快便成为缸盘碗坛。不要图纸,无需尺量,规格一致,厚薄均匀,碗碟造型朴拙,釉色古朴。民谚有“碗窑小碗发大处,碗窑瓮缸进县府”。这里“家家玩泥巴,户户手艺人”。

碗窑土陶家喻户晓,素有“制陶工艺之乡”的美称。三联产的铁锅则是解放前夕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炊事用具。蒋云峰的女儿蒋金澜在《蒋云峰与李根源》一文中写道:“1945年9月10日,六十六岁的李根源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之职,三十七岁的先父也辞别了十多年来形影相随,风雨同舟,历尽艰险,‘援乡救国’的李印公(李根源),而回乡创办实业烧碗铸锅解决家乡人民急需炊具的问题”。又据孙治伦先生编纂的《三联忆事〈“西锅”的由来及消失〉》一文介绍:“蒋云峰回乡后,从建锅厂培训技术员到铸造出铁锅只用了约半年的时间,铁锅铸成后,很多在抗战中被烧毁村庄的群众纷纷前来购买,因铁锅出自西练,质量较好,腾冲人都认为西练铁锅好,简称‘西锅好’。腾冲解放前夕,因铁的来源不足等问题锅厂关停”。

走在烟火秀美的村里,自然风光为厚重的人文历史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村落犹如凝滞了时间与尘封的历史,宁静的躺卧在这里。碗窑人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清末民初,培养出了同盟会员蒋恩洲,重庆中央大学生物系毕业生胡定荣,被李曰垓称为“蒋博士恩淮吾乡特出之英杰也”的蒋恩淮,高级工程师蒋云峰,倾尽商号资产全数支持“北伐”的蒋国恩,国军少将蒋少良,黄埔毕业生蒋恩奇,云南讲武堂毕业生蒋恩俊,台湾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少将蒋家宝……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的凤仪小学就是碗窑人重教兴村的最好见证。据说,解放前,碗窑人为推崇仁义道德,在街子上建了一座“圣义”楼。每逢街天,赶街的人要到圣义楼喝茶,看戏、听圣义。所谓圣义,就是讲二十四孝,讲历史,讲道德,尊孔孟,重品德等优秀人物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碗窑培养出了许多专家、教授、老师、工程师,代表人物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先生。他们都是从三联走出去的“碗窑”人,同时也是腾冲人的骄傲。

沿着村子里的一条石板路,走进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普度众生的凤仪寺,拜读抗日名将顾葆裕手书的“听鸟奇甚,问花笑谁”的名联,聆听腾北军民英勇抗日的故事。凤仪寺的师傅告诉我,碗窑村虽然历史悠久,是一座有一技之长的传统村落,却没有一幢完整的明清建筑和古老民宅,原因是:烧窑是与火打交道的营生,碗窑村在几百年的烧窑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火灾。其中,最具有毁灭性的两次火灾分别是腾冲抗战初期著名的双山伏击战,远征军击毙日军100多人。远征军撤走后,日军老羞成怒,调集大量兵力进行疯狂反扑,以烧毁周边的村子进行报复。日军三烧碗窑,民宅、宗祠毁于一旦。另一次是建国后由于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村子大面积被烧毁。两次毁灭性的灾难,至使这座古老的村落很难找到历史的遗迹。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传统的窑子﹢繁琐的手工工序=一场泥土与火的艺术。泥土,民族生存的基础;土陶,民族心灵的结晶,从远古到如今,早以化作民族的血液,不息的奔流。沧海桑田,象征着文明。碗窑集“山、水、林、田、窑、陶、村、农、俗”为一体,融“浑厚与雅致、奇趣和清新”在一身,是镶嵌在腾北大地上的一颗生态明珠。泥土与烈火的涅槃,心灵与智慧的交触,高山流水的高雅意境,乡村田野的古朴野趣,石公公、石婆婆的美丽传说,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倾听。在碗窑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是制陶人的情怀,纯手工制作的土陶,是一座活生生的乡村记忆“历史博物馆”。

文:杨家寿

图:耿耿

来源:腾冲文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