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赤壁之战后 吕蒙为何表现异常活跃 与一次谈话有关

句子大全 2012-10-02 02:19:14
相关推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大都督,率领江东诸将与刘备一起在蒲圻痛击曹操大军,取得了赤壁之战中的首战大捷。水战失败后,曹操命曹仁等将驻扎江北与孙刘联军对峙,自己则率领残部抱憾而归。至此,孙权取得了赤壁大捷,实现了战略发展的大跨越。而曹操则在有生之年,再也无力打过长江实现宏图伟业。这对于三国时期的枭雄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关于这场影响巨大的会战,在影视剧《三国演义》中,过于夸大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功劳,江东诸将在会战中的表现完全成了附属。尤其是对诸葛亮在其中的表现,“草船借箭”、“献火攻计”、“借东风”等等,简直到了神话的地步。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周瑜、程普率领的江东水军,才是在此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而刘备的军队在陆上击敌、断其粮草,起到了策应的作用。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曹军不习水战、军中闹瘟疫、粮草运输困难等等,也都是这场战役结果一边倒的直接原因。

“火攻计”出自于江东的黄盖之手;“草船借箭”在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一幕是赤壁之战后好几年,孙权与曹军大战的时候想出的一条计策;“借东风”更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所以,艺术作品跟真实历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过从史料当中倒能看出,在水战取得胜利之后,江东有一个人的表现非常活跃和突出,这个人就是吕蒙。

据《三国志 吴主传》中记载:曹操败退之后,命曹仁、徐晃驻守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内),乐进驻守襄阳(今湖北襄阳)。当时甘宁在夷陵(今湖北宜昌)被曹仁派出的军队围攻,按照吕蒙计策(用吕蒙计),让凌统领兵对抗曹仁(留凌统以拒仁),抽调出一半的兵力(以其半救宁)为甘宁解了围(军以胜反)。那么,当时的经过,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三国志》诸将们的记载:周瑜、程普率部跟曹仁等隔江对峙(与仁相对,各隔大江)。甘宁建议先攻取夷陵,以此为依托跟曹军对战(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经周瑜同意之后,甘宁带着数百军士拿下了城池。曹仁得知消息之后,派出了五六千人对夷陵进行围攻(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围宁)。

此时甘宁的兵力,加上城中的降兵也不过一千多人(仅满千人),经过数日的攻杀损失比较大(宁受攻累日),于是就派人向周瑜求救(遣使报瑜)。周瑜身边的大将们都觉得兵力有限,不足以分兵为甘宁解围(诸将以兵少不足分)。

这个时候,吕蒙站出来跟周瑜说:“让凌统率部在这里抵挡曹仁(留凌公绩),我跟你率部去为甘宁解围(蒙与君行),用不了几天就能获胜,我敢担保凌统绝对能在此抵抗十天(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另外,派三百人在曹军退路上设阻(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使骑兵舍弃马匹徒步撤退(骑皆舍马步走),这样还能得到他们马匹。”最后的结果正如吕蒙说的那样:周瑜采纳了吕蒙的计策,不仅为甘宁解了围,伏兵还缴获了三百匹马,用船拉了回来。

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都知道吕蒙有一个称号,叫“吴下阿蒙”。这个称号主要是因为吕蒙小的时候不好学,从军之后,行事作风又鲁莽好勇、缺乏谋略,时不时的还惹个小祸端。所以鲁肃等人就给他起了这么一个称号,意在讽刺吕蒙有勇无谋。

可是通过他向周瑜献策为甘宁解围的情况来看,吕蒙的表现好像也很有谋略。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这在《三国志 吕蒙传》注引《江表传》中的记载,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谜团。

孙权执掌江东之初,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底层武官。而在这一批人当中,孙权最看好的就是吕蒙,所以孙权跟他有过一次长谈。孙权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卿今并当涂掌事),应该好好地看看书开开眼界(宜学问以自开益)。”吕蒙说:“军中的事务比较繁琐,恐怕没时间看书。”

孙权又对他的说:“我自统事以来,经常反省史书上的记述和兵书(省三史、诸家兵书),觉得从中受益匪浅(自以为大有所益)。你的悟性很高,学这些东西必定有所成就(学必得之),为什么不学呢(宁当不为乎)?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光武帝刘秀掌管兵马的时候都手不释卷,连曹操都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你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用功上进呢?”

其实孙权说这些话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仅仅只是单纯想要劝吕蒙看书学习,最主要的还是想要着力的提拔他。这在之后,尤其是在周瑜去世之后,吕蒙在江东地位就能独显出来。经过这一次谈话之后,吕蒙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在统兵之余开始看书学习、补充学识。在这次为甘宁解围的时候,学习的成果得到了体现。

参考书籍:《三国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