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让严肃的防疫知识变成幼儿可探讨的有趣话题 杭州这家幼儿园做了个新尝试

句子大全 2012-08-13 12:46:19
相关推荐

让严肃的防疫知识变成幼儿可探讨的有趣话题 杭州这家幼儿园做了个新尝试2020-05-05 09:34:22

每日商报讯 随着杭州中小学学生陆续返校,“间隔一米”成了老师们每天都要强调的高频词汇,对幼儿园孩子来说,如何理解“一米”,做好相应准备?

杭州拱墅区华媒维翰幼儿园日前发布了详细的返校须知和防疫指南,并在线上实施了“孩子看得懂的防疫知识”系列课程,把严肃的防疫知识转变成了儿童可探讨的有趣话题。

“我就是一米呀”

幼儿们给出有趣答案

对幼儿园孩子来说,“一米线”是什么?“一米”到底有多长?他们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在“孩子看得懂的防疫知识”课程中,幼儿园老师请家长和孩子们在家先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看看孩子到底是如何理解“一米”的。这几天,反响很热烈,幼儿园老师陆续收到了家长们的视频反馈——

小朋友奔奔握起妈妈的手,伸直了胳膊,“我和妈妈的手臂连在一起就是一米。”昊昊站在滑滑梯上开始比划,“滑滑梯的柱子是一米。”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站得笔直,开心地说,“我就是一米呀。”还有一位小朋友搬出了家里的小熊、老鼠、小车等玩具,并把它们排成一列,用手指比了个“1”,意思是说这些玩具连起来就有一米长。

保护好孩子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一米线的教育,除了告诉孩子们一米到底有多长之外,还有外延知识。

总园长、省特级教师张群介绍说,一米线是特殊时期的“社交礼仪”。在公共场合,这也是与人交谈时较为恰当的安全距离,通过这项课程,老师们也想从细节处告诉孩子做一个懂礼数的人。

“学习是当下生活的再现,孩子的养育和教育编织在生活中。”张群说。

正如这场“一米有多长”的实践讨论,托班孩子会说,一米是一根手指那么长。对这些回答,老师们的做法是“所有的探究不给标准答案,不做评价,未来,让小孩子自己纠错”。但是老师们会通过一个学习点带出另一个学习重点。比如,引入工具测量,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脚印来量一量一米有多长,或者用小树枝来比一比。

事实上,老师们之所以有实施这一理念的底气,源自幼儿园的IB课程。

IB课程是引导孩子在探究性活动和项目活动中不断提出问题,去尝试用假设、思考和梳理,最后通过实验实证去解决问题。解决的是不是当下的问题?不,这里面还有问题,再去循环。到最后,孩子形成的就会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狮子演示入园过程

幼儿园提前梳理防疫细节

这段时间,华媒维翰幼儿园安排了人偶小狮子演示入园全过程,针对家长们关心的安全问题,用孩子们平时最喜欢人偶小狮子和绘本的形式,把每个场景拍成了照片,并做成了绘本式的推送,一页一页地“翻”给孩子们看。

“我们看到大多数学校发的都是文字稿,但文字对儿童来说是比较生冷的。” 张群表示,防疫帖子要考虑到最终的受众是孩子。

以入园为例,幼儿需间隔一米排队入园,家长需要给老师出示健康码,孩子刷市民卡。校医会在校门口负责孩子的晨检,并测量体温,孩子37.2℃以下方可入园。

开学后,学生的中餐及餐具配送、回收,都将直接送至各班级,减少交叉接触。每天进行教室通风,完成3次门把手消毒。放学后对教室、公共区域等进行全面消毒。临时隔离室设置在南教学楼一楼,整个一楼形成封闭的独立出入口。

整个幼儿园占地5410平方米,其中户外运动场所2300平方米,为孩子们每天的体能运动提供坚实保障。

和中小学不同,幼儿园的教室里长期摆放着大面积的地毯,而地毯又容易躲藏细菌。为此,幼儿园提前请专门清洁公司进行清洗,并且制作了《神奇的地毯清理》《小细菌的故事》等内容,融入“孩子看得懂的防疫知识”课程之中。

来源:每日商报作者:记者 夏莹编辑:程慧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