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网友:海峡论坛让两岸越走越近越来越亲

句子大全 2012-07-06 17:20:49
相关推荐

时间:2014-06-17 22:24 来源:中国台湾网

6月15日上午,第六届海峡论坛大会于厦门海峡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本届论坛的台湾乡亲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大多数来自基层,包括台湾相关党派、工会、青少年、妇女、宗教、民间信仰、农业、水利、科技、金融、体育、医药、新闻出版、影视等30多个界别和民间社团都有代表参加。大家怀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秉持“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围绕“和谐发展,幸福两岸”的主题,共叙乡情,共商合作,共谋福祉,共创双赢。

几百年前,福建居民为了讨生活而移居台湾,却仍然沿用着原先家乡街道、村落的名字,这就使得海峡两岸有了数以千计的同名村。15日下午,来自海峡两岸40多个“同名村”的200多位乡亲代表齐聚厦门集美,与对岸同名的“另一半”欢喜“牵手”,品茶叙旧,共诉情缘。第六届海峡论坛基层交流活动的重头戏—“同名村、一家亲”联谊活动也就此拉开帷幕。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同宗亲”。衷心地期盼两岸敦亲睦族、光宗耀祖,衷心期盼两岸一家亲,和谐共同发展,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两岸同名村活动是海峡论坛中关于加强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一项“重头戏”,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参加“妈祖文化周”致辞时表示,两岸是同乘一条船,共渡一片海的一家人,对此,台湾同胞许树香深表赞同,她说:“本来就是坐同一条船,同一片海的,昨天我过来的时候看到‘一国两制’那边,心里想说,啊,原来身体壮一点的就可以游过去!就这么近而已,眼睛都可以看得到,所以,我们的心,大家都连在一起的!

台湾台南市北门区锦湖里里长郭添贵以两岸“同名村”代表身份参加论坛大会并致辞。他表示,两岸同祖同源,他们对祖先的发源地、宗亲的思念从来没有间断过。期望两岸各姓氏宗亲、各同名村里,加强交流,共创美好前程。本届论坛续缘之旅为台湾乡亲提供了一次祖地寻根、再叙乡情的机会,使两岸同胞的亲情更加浓厚。特别是本届论坛有一场重头活动:即“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活动邀请来自台湾与福建同名的台湾村镇300余名乡亲,考察同名村镇、寻根谒祖,通过续缘系列活动,印证两岸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回乡祭祖是本届论坛重要活动,两百多年前,这里的周氏子孙远渡台湾垦荒拓土,而200多年后的今天,这座六百余年的祖祠,将迎来阔别200多年的、远在台湾的后人们。2014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十五,在台北县周可安大宗祠董事长周吉雄的组织下,19位来自台北的周氏宗亲组团回到祖先发源地竹园来祭拜祖先。他们中有16个人,是第一次来。夜幕降临,台北周氏后人踏上前往安溪县城的车,车轮卷起乡间路的尘土,渐行渐远。周氏宗祠复归平静,桌案上的香炉余烟袅袅。山遥水远,百年千年,一捧香灰在,天涯不觉远。

水有源,树有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千年不变的传统,台胞郭添贵一直惦念着回乡祭祖的事情。他说我也多次回乡拜祖,回到我们祖先出生地,就像游子在外回到温暖的家,与分离的家团聚叙旧,感情日益增厚。“这次他把他的儿子也带到了大陆,并准备带他回祖籍地锦湖探亲祭祖,认祖归宗,让他知道“亲戚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道理。“我希望不仅我们这一代,还要让下一代,世世代代都能追宗认祖,都能记住我们同祖脉同源。”郭添贵如是说道。

两岸同祖共宗,共同的血脉,共同的连结;共同的历史,更有共同的文化。虽然现在分处两地,但是对祖先的发源地、宗亲的思念从来没有间断过。近年来,两岸越来越多沟通,交流在直线上升。来自台湾的同胞和大陆的人通过共同续写族谱、葺宗祠、修造祖墓等方式,在往来与交流中增进了割舍不断的骨肉情谊。由此可见,水有源,树有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千年不变的传统,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这次台湾很多前来参会的台胞,把他的儿子也带到了大陆,目的就是带自己的孩子回祖籍地探亲祭祖,认祖归宗,让他们知道大陆是他们自己的祖籍,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海峡论坛至今已经举办六届,让人感到高兴的是,一届比一届办的红火、扎实、和谐、热闹,特别有人情味。尤其是海峡论坛让两岸同胞心贴得越来越近了,越走越亲;期望两岸各姓氏宗亲、各同名村里,各位大家加强交流,共创美好前程。(中国台湾网网友:赵虎启)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