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大咖专家齐聚上海 共话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现在与未来

句子大全 2012-06-17 02:53:22
相关推荐

    为推动感染性疾病精准医学的发展,探讨变革现有疾病诊断、治疗和控制模式的新路径,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8月22日,2020华大基因感染分子诊断高峰论坛在沪举行。论坛邀请了疾控、临床、检验等感染相关领域的大咖专家,就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现在与未来,以及临床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两大专题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华大因源在本次论坛上重磅发布了病原分子诊断的一系列新产品。

    2020华大基因感染分子诊断高峰论坛在沪举行。新华网 发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主持开幕致辞,在该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病毒学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杨焕明分别进行了大会开场致辞,别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控、诊断与治疗,以及分子诊断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倪语星主持论坛第一篇章,以“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现在与未来”为主题。在该篇章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瞿介明对下呼吸道感染分子诊断的传统方法以及宏基因组测序(简称“mNGS”)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临床病例,就mNGS在疑难复杂感染病原微生物诊断及应用的优势、mNGS技术如何与传统方法进行互补应用等方面进行分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徐英春介绍了目前分子诊断应用主流的方法学,分子诊断的策略,以及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教授马学军介绍和展示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重PCR平台以及新技术。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教授李金明对mNGS技术的发展、检测的原理以及临床应用的方向展开了深入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主持论坛第二篇章,以“病原宏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主题。在该篇章中,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关鸿志结合国内外脑脊液多中心的研究成果,分享了mNGS脑炎/脑膜炎多中心各项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的回顾,并总结到mNGS是重要的神经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技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胡必杰介绍了我国感染病科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感染病科3.0版的建设模式,并结合中山医院感染病科自身的建设经验,分享了新形势下感染科的建设理念与发展方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卢洪洲结合亲身实战,从新冠病毒基因组研究,到后期新冠病人的救治、用药以及疫苗研发等系列发表的研究成果,讲述了疫情之下,新冠病毒的临床综合救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由已经发表的国内外mNGS文章数量为引,提出中国的感染病mNGS,是一场和国际的赛跑,在临床转化应用上已经走在了前面,并结合了华山医院的大数据研究成果,以及多个精彩的临床案例,给大家分享了mNGS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回顾以及展望,总结了未来临床感染诊断的发展方向,应该不只是mNGS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共同发展,包括了传统技术以及新技术联合使用,去解决临床感染诊断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华大因源CEO陈唯军还在本次论坛上发布了四款病原分子诊断新产品,分别适用于门急诊、住院、复杂感染三种临床应用场景,可以从不同层面满足临床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的需求。

    青年一代医生在新的分子诊断技术、尤其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在临床转化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将临床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和传播,并发表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临床科研成果,为中国感染性疾病精准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的高峰论坛还进行了“觅因溯源奖”的颁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郭凌云博士、北京协和医院范思远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杨启文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缪青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艾静文博士、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子达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振举教授等7位青年医生获此奖项。

    “觅因溯源奖”颁奖现场。新华网 发

    “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既有大咖专家对新的分子诊断技术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见解,也有能够满足临床当前迫切需求的操作简便、快速的病原核酸检测新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欣欣用这句话总结概括了本次学术论坛和产品发布环节的内容,并提出感染性疾病快速精准诊断,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史依灵 虞礼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