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微信点赞”:社交处世不妨多遵从本心

句子大全 2012-06-04 02:50:40
相关推荐

在这个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八亿多,近乎“无处不微”的时代,点赞早已成了社交网络上再普遍不过的行为,除了证明“已阅”,一条信息被点赞,往往能收获双重效果:对点赞者来说,点赞表达了自己的认同感;对被赞者来说,这是获得满足感的主要方式。但用户的“任性点赞”以及无处不在的各种“求赞”,可能也带来种种交往负担与情感压力,轻则“屏蔽了之”,重则带来人际关系的芥蒂。久而久之,有人直接关闭朋友圈功能,有人时开时关犹疑不决,还有很多人为发个动态而各种分组设置纠结斟酌,本来应该是新生活方式代表的微信,却被附着了过多非科技的“人情考量”,这无疑值得我们去深思。 坦白而言,科技的本质是让人生活得更简单、更方便。朋友圈的出现,连接起了天南地北,使得人们之间天涯咫尺。你发的任何一条动态,可能就第一时间为人所知。表示肯定与赞赏者可以在指尖一划“给个赞”,但那些没有点赞或者不习惯于时时点赞的人,并不意味着没有看到或者感受到。从这个意义来说,真正可靠的社交关系,似乎也不是一个点赞就能维系的,也不是没给点赞就能拆散的。将“没有点赞”等同于“不认可”等等无疑是一种“情感绑架”,说得直接点,这样真的是自己想太多了。 科技与工具的广泛运用,有时还无形中逼仄了个体的选择空间,层出不穷的各种“微信投票”“微信求赞”的行为,更是导致人们对“赞与不赞”最为纠结的主要原因。面对不得不的“点赞”,比如单位活动集赞,比如点赞多少数目领取活动优惠,再比如各种评优比赛的种种为人为学校拉票求赞,都让朋友圈不堪重负,近乎沦陷。此外,除了一些真正给人感动、发人思考的动态值得被赞,很多领导干部、上司、老师的动态下面往往也是点赞“高发区”,这其中固然有发自内心的认可,但如果带有功利性目的,就会让人反感;如果不是主动真心的,也会让人觉得有负担。因为只有自然而真诚地点赞,才能让人获得心理满足,被赞者也会由衷地感谢这份认可。 客观讲,当下很多人的朋友圈早已超越了“朋友”的范围,由于适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脱离原本私密的个人空间属性,使得人们经营起这片“精神的自留地”遭遇着种种尴尬。越来越快的网速、不断更新的微信版本,并没有让人际互动变得便捷化。相反,这可能形成了某种二律背反,之前微信某一版本就推出了“关闭朋友圈”的功能,但后来又被“仅展示三天或半年”所取代,这或许表明技术正在迎合人们的某种实际遭遇,但这种遭遇又何尝不是技术本身的产物呢? 这当然不能简单归结于“科技原罪”,相反,对于“发不发朋友圈、点不点赞”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个体情况实际分析。值得发的状态完全可以发,以记录成长的足迹和生活的点滴,该点的赞也完全可以点,表明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对他人的鼓励,信息的分享与观点的碰撞在任何时代都应该鼓励。对于那些有可探讨空间的问题也完全可以交流切磋,不至于因为担心观点相左造成尴尬。 现代城市是一个原子社会,每个人都有透过点赞或求赞证明自己社交的渴望,但对于以“微信点赞”为代表的社交和处世方式,还是要多一些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合乎语境的选项下,“点赞”意味着认可鼓励与参与,促进了好友间的情感交流,多一些思考理性,少一些盲目跟风。当然,维系友情和社交关系,也不能寄希望于“点赞之中”,更重要的还是在现实交流这个主战场上,多注重现实互动。毕竟,现实中的嘘寒问暖更有温度。 文/张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