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在求变中增强实战化训练报道吸引力

句子大全 2012-05-28 22:36:11
相关推荐

提 要:习主席对军事训练高度重视,对实战化军事训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作为军事宣传的主阵地,军事电视媒体更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到火热的演训场,反映练兵状态,记录强军故事,展示军队形象、提振兵心士气。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电视媒体如何在军事训练报道中寻找突围之路?本文主要结合实例,探索实战化训练报道理念、报道题材以及报道模式。

关键词:媒体融合;实战化训练报道;传播力

从习主席提出“在全军兴起大抓军事训练热潮”到强调要“全力推进新时代练兵备战工作”,从去年的沙场阅兵到今年年初的开训动员,习主席对实战化军事训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军将士坚决执行习主席号令,掀起了练兵备战、谋战思训的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作为展现强军风貌、引导思想舆论的重要方式,军事电视宣传更应该当好遥望前方的“瞭望哨”、破浪远行的“领航员”,把目光聚焦在演训场上,宣传部队备战打仗的主业主责,宣传人民军队英勇善战的战斗血性,宣传官兵精武强能的精神风貌。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媒介融合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的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速度在发生改变。在全媒体覆盖的状态下,电视媒体曾经的优势正在被不断取代,实战化训练报道只有不断创新报道模式,在求变中赢得先机,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一、重视策划,用系列报道强化思想深度

多维传播空间下,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对各种事件报道的速度以及探讨的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传播方式也更为个性化和社群化。传统电视媒体受制作周期、固定播出时间以及节目时长限制,相对来说,无法在传播速度上占领优势,那么更需要用主流媒体本身的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为受众提供真实、深度的报道。为此,军事训练报道的主题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导向引领 抢占话语权

以实战化训练报道为主的军事训练新闻,因为其特殊性,受关注度非常高,也经常存在转载和二次传播时被误读或者过度解读的风险。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新时代,军事电视媒体作为军事训练新闻的发布者,必须第一时间做好把关人,通过系列报道树立导向,赢得舆论场的话语权,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舆论正能量,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今年年初,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立起了练兵备战鲜明导向,吹响了新时代的强军号角。《军事报道》接连策划《习主席新年贺词激励三军将士奋进演兵场》《砺兵2018》等主题报道,派出记者深入演训场,用最鲜活的场景、最直观的语言,将全军和武警部队牢记领袖嘱托,坚持实战实训、联战联训,坚持按纲施训、从严治训的火热练兵场景展现在屏幕上。并且在后续报道中,紧跟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入发展进程,反映改革强军背景下练兵备战新常态,旗帜鲜明地表达立场、观点、态度,从而引导受众、鼓舞受众,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专业引导 体现权威性

与新媒体相比,军事电视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发展时间长,无论是人才队伍还是新闻制作流程都更为成熟严谨,专业性和把关意识贯穿到从采访到成稿,从拍摄到编辑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军事电视媒体发挥着军队喉舌的重要作用,这在受众看来,更具有可信力。军事电视媒体要在多维传播环境下,充分地发挥自身优势,下大力做好深度报道这篇大文章,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问题找方法,用问题意识和辩证的眼光发掘实战化训练中的“实”。通过深度系列报道,在巩固媒体自身的权威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受众黏性。

去年年底,正值全军部队都在进行年终考核,《军事报道》栏目在开设的《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专栏推出了年度大考微观察系列报道,采制了“海军三大舰队的竞赛考核离胜战还有多远、陆军特种作战旅刀尖离敌人的胸膛还有多远、空中突击旅空地一体离战场还有多远”3个专题,这组具有针对性、思辨性的报道,引起了受众的普遍关注。

(三)深度发酵 形成舆论场

魂立才能志聚,魄定才能气锐。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需要发挥军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舆论支持和导向功能。在强军兴军征程上,如何更加有效地通过新闻报道形式引领方向、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是军事电视媒体应该探索的首要问题。只有专业性更强的系列报道,占领新闻舆论的制高点,才能引导其他媒体的关注点,从而营造展现部队强军实践的强大舆论场。2015年,围绕“跨越”“火力”系列演习,《军事报道》推出《实战化 我们还有多远》专栏,连续播出了23篇反思性报道,以问题导向切入新闻,从一个个战后总结反思中凸显新闻的思想性,展现了部队各级通过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提高实战能力的务实作风,报道播出后被众多新媒体转发。

二、讲好军营故事,展现官兵精神风貌

电视媒体的传播以视听符号为主,秉持内容为王这一法则。在当下多维传播空间下,军事电视媒体在坚持王道的同时,应积极适应受众接受信息的需求,在变化中求新、在变化中求胜、在变化中求发展,不断调整语态和报道方式,在内容生产、内容传播等方面,借鉴向网络新闻传播的优长,以更加鲜活的方式方法讲好军营故事,用实战化训练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发生的典型事件展现广大官兵强军精武谋打赢的精神风貌。

(一)文字鲜活 让强军故事引人入胜

电视的优势在于视听符号的直观性。也正因为如此,实战化训练报道中,容易出现注重画面冲击力,而忽视解说词制作的现象。使解说词沦为空话、大话堆积的材料总结。应在坚持画面和语言“跟、贴、让”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文字的表现力,采用网络新语、军营俗语等官兵喜闻乐见的语言,对故事细节和事件经过进行入神入画的生动描述和刻画,让电视媒体的主流声音更感人、更动人、更吸引人。

鲜活的语言、感人的故事,来自部队基层广大官兵的强军实践。编辑记者只有深入基层,在与基层官兵同生活、同训练中真实体验,才能从火热的训练场上挖掘大量线索、发现感人故事,才能讲好强军故事。

(二)聚焦基层官兵 让强军故事有温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报道就是讲故事。无疑,搞好实战化训练报道,就是要讲好广大官兵在践行强军目标中涌现出的动人故事。这就要求我们走进火热的训练场,把镜头对准那些为了实现强军目标攻坚克难、挥洒汗水、贡献智慧的基层广大官兵。只有关注官兵个体、关注人物、关注事件本身的报道,才能吸引受众眼球,让受众产生共鸣。在今年国际军事比赛的报道中,《军事报道》在8月10日的头条位置报道我军参赛官兵的事迹时,把镜头对准12位年轻的士兵,以队长赵海永跌落山崖,仍不畏艰险,依然率队登临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峰为主线,展现了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士兵用行动诠释了英勇顽强、团结拼搏的战斗精神。报道中,训练场上黝黑的面孔,沙尘暴中奔跑的身影,这些被镜头定格的瞬间,因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守正创新,提升媒体影响力

步入网络和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介质和平台日新月异,用户的媒介素养和对信息的分享需求也空前提高,新闻传播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电视军事新闻媒体人,不断提升业务技能,锐意创新,为用户提供内容和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实战化训练报道。

(一)通过细节揭示报道主题

一些训练报道,其所以让人感到肤浅,没有纵深感,与报道本身停留在现场描述中,没有故事、缺乏思想性不无关系。因此,在实战化训练报道中,通过呈现新闻事件的细节揭示实战化训练报道的主题,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前不久,空降兵组织新机型跳伞训练,某军军长第一个跳出机舱,《军事报道》瞄准指挥员思战谋战这一细节彰显报道主题,在推出主题报道的同时,加上短评《敢为兵先才能带出敢打必胜的兵》,树立了旗帜鲜明的导向。今年8月,驻南方两支部队千里机动,到西北戈壁进行实战化训练时,遇到沙尘暴,《军事报道》在报道这一新闻时,通过运用大量官兵们现场拍摄的镜头,展现实战化演兵场上官兵们练兵备战的真实状态,从细节入手揭示实战化训练报道的主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 练好“四力”提高创新能力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主席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也是广大军事媒体人践行使命任务的根本遵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军事新闻媒体人,要通过深刻学习领悟党在新时代的强军思想、习近平新闻思想、了解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部队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原则及训练大纲,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眼力,保证在宣传导向上不偏航、不离轨;要迈开脚板深入演训一线,了解官兵训练情况,掌握部队实际,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关键点;还要紧盯新闻理论和新闻媒体发展前沿,不断提升军事理论素养和知识素养,增强对问题的发现力、判断力和辨别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笔力,做出有温度、有高度、有维度的新闻。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新闻节目室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