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毛泽东巧用什么诗句促成了一对青年婚姻?【4】

句子大全 2012-05-03 12:38:11
相关推荐

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论语》,是迫于先生的压力,他对这些“正书”,能够背诵,但不甚理解。因为这样的书内容十分精练简约而内涵深奥,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和相当的古文字根底的人,当然是难以读懂弄通的。虽然幼年毛泽东十分聪颖,对这样难懂的书也是提不起兴趣的。所以他往往用“正书”做掩盖而大读《水浒传》之类的“杂书”。先生发觉后,要他背书,他却能倒背如流。有一回,他还活用了《论语》中的句子,拿来对先生出的对联,用“修身”对“濯足”。

如果说毛泽东少年时读《论语》是被迫,那么,他青年时读此书就是出于自觉的兴趣了。他在1915年9月6日写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说:“尚有其要者,国学是也。足下所深所注意……其义甚深……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意思是说,国学非常重要,想要掌握别的学问,先就要掌握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国学。

可见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已经改变了对古文的态度。在写了这段话的第二年,他又谈到“经之类十三种,史之类十六种,子之类二十二种,集之类二十六种,合七十有七种,据现在眼光观之,以为中国应读之书止乎此。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毛泽东的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国学”。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前后的十多年,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个基础就没有伟人毛泽东,因为他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应当指出的是,毛泽东对于“国学”,历来持批判吸收的态度而不是囫囵吞枣。他对“国学”也做到了活学活用。

1913年10月到12月,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的前身即第四师范记下的《讲堂录》中,有好多处引述了《论语》中的句子。其中有这样的话:“古者为学,重在行事,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夫子以好学称颜回,则曰不迁怒,不贰过……”这段话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毛泽东还分别引用了《论语》的其他一些篇章如《公冶长》《里仁》诸篇,“孔子尝言志矣,曰:志于道,著于德,依于仁,由于义。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也,未之有也”。

毛泽东在长沙的十年,对《论语》等中国古籍是怀有浓厚兴趣,并花了大气力学习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书中一些积极有用的东西,被他吸收并化入自己的思想(这也是毛泽东思想深厚的民族之根)。毛泽东在以后的几十年间,无论写书作文还是谈话,对他接受过的这些知识也能够时时恰到好处地运用。

1916年12月9日,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昔者圣人之自卫其生也,鱼馁肉败不食,《乡党》一篇载之详矣。”次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其中大量地引用了《论语》的话,如“有圣人者出,于是乎有礼,饮食起居皆有节度。故‘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毛泽东对“国学”态度的一个重大改变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1918年6月,他从湖南一师毕业,新文化运动已在蓬勃兴起,他投入其中。这以后,他引用“四书”、“五经”的原话明显减少了。五四运动中,他还发表了许多反对孔孟学说的文章,如他在1919年7月14日出版的《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写道:“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统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他还在几篇短文中讽刺“遍游各国,那里寻得出什么孔子,更寻不出什么明伦堂”。在《湘江评论》随后各期中多有抨击孔子学说的,如《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中说:“于孔老爹,仍不敢说出半个‘非’字;甚至盛倡其‘学问要新道德要旧’的谬说,‘道德要旧’就是‘道德要从孔子’的变语。”又说:“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之后,的确对孔子学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但这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准确而论,应当说,毛泽东由此开始用马列主义思想清洗了陈旧的孔孟思想,但这种清洗并非彻底抛弃,而是一种全新改造。如此一来,一种为中国民众乐于接受,实际上融汇了儒学积极因素的毛泽东思想逐渐萌芽。

虽然毛泽东晚年曾发动一场“批林批孔”运动,但实际重在“批林”,至于“批孔”不过是少数人混淆视听的把戏而已。毛泽东一直是将孔子及其学说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1920年4月,毛泽东由北京南下上海,路过山东,他特意中途下车去拜访孔子的故乡。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曲阜停了一下,去看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和孔子幼年所住的小镇。在有历史意义的孔庙附近的一棵有名的树,相传是孔子栽种的,我也看到了。我还在孔子的一个著名弟子颜回住过的河边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

身为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并不避讳他对孔、孟的崇敬,在对斯诺的话中动情地描述了他拜谒孔子故里的情形。在四卷本《毛泽东选集》中,也不乏引用或化用《论语》等书的句子。在著名的词篇《水调歌头?游泳》中,毛泽东豪迈地写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这里的“子”就是孔子。

毛泽东早年曾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他在1917年8月23日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即曾国藩(1811—1872),湖南省湘乡人氏,清后期著名政治家和学者,与毛泽东也算得上半个同乡。曾国藩有一套对后世产生了巨大作用的家教理论。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之所以佩服曾国藩,是因为受世风左右。毛泽东出生时,曾氏刚刚去世20年。曾国藩“中兴名臣”的声名尚未褪色,尤其是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种言论,很使后人着迷。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人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据说曾国藩三者兼而有之。从地域文化来看,曾国藩是湘乡人,而湘乡是韶山的近邻。韶山曾有成百的民众投入曾国藩创建的湘军,并有数十人立功受皇帝封赏,升至提督、总兵等高官,仅毛氏家族中就有毛有庆、毛正明、毛恩毅当了提督。韶山乡土文化中,曾国藩的影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外祖家在湘乡凤音四都,那里受曾国藩的影响更大,当毛泽东在外祖家的时候,也自然受到了熏陶。

起初的很长一段时期(整个少年时代和青年早期的20多年),毛泽东对曾国藩还不能作一分为二的客观评价,而是一面倒地赞扬。1915年8月,他在写给好友萧子升的一封信中说:“尝诵程子之箴,阅曾公之书,上溯周公、孔子之训,若曰唯口兴伐,讷言敏行,载在方册,播之千祀。”

毛泽东在这里把曾国藩与孔子相提并论。

此前,在毛泽东1913年所作的《讲堂录》中,也随处可见他引用曾国藩的原话或发挥其言论,如:“涤生(曾国藩的字——笔者注),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毛泽东一度把曾国藩视为完人,将他的语录当作座右铭。甚至到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1920年6月22日,他在《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中,还把曾国藩、左宗棠与黄兴、蔡锷并列为近代楷模,他说:“呜呼湖南!鬻熊开国,稍启其封。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

随着毛泽东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他开始辩证地认识曾国藩,把曾国藩政治思想上的反动,与修身、治国、治军方法上的可取之处区别开来。事实上,他后来在这些方面的确对曾国藩有所借鉴。

应当指出的是,毛泽东创造的境界才是湖湘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曾氏在修身、治家、治军等方面有大量名言警句,但并没有真正兑现,无论他本人还是他的家族及他的湘军,都未能达到他所津津乐道的那种程度,他也没有能使国家中兴,而仅仅是扑灭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中国不但没有强大起来,反而陷入列强瓜分的状态。

不过,毛泽东始终对曾氏其人未作全盘否定。1926年,他在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时说:“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这是洪秀全的手段错了。”

正是有鉴于此,半个多世纪之后毛泽东再度领导农民造反,虽然他接受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但他深知必须深深植根在中国的大地,“迎合中国人的心理”。为此他创造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最终获得极大的成功。

在毛泽东的遗物中,就有可以说明毛泽东早年受曾国藩影响的实物资料,那就是《曾文正公家书》。保存下来的是卷五、卷七、卷八、卷十共四本。是清光绪五年(1879年)即曾国藩去世七年后的石刻线装本,因年代久远已呈灰黄色。它的封面是浅灰色毛边纸,每卷的封面左上方竖写书名、卷别,右下方则竖写“咏芝珍藏”,均为毛泽东的亲笔手书。但书里头没有批语,只有密密麻麻的红笔圈点、句读和着重号。

这几本书与《诗经》《论语》(下)一样,都是毛泽东遗物中现存最早的本子,因为留有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墨迹而弥足珍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