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南方网:古越“遗珠”寂寞话沧桑 找寻街巷中的文化遗址

句子大全 2012-04-26 05:54:05
相关推荐

南方网讯 “横街窄巷里竟深藏着这么多珍贵文化遗址,在寂寞地诉说千年越秀古城的沧桑”。连日来,一批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走进越秀区的街街巷巷,细心寻找越秀人文历史中的沧海遗珠,所见所闻令他们兴奋,也令他们遗憾:这些珍贵遗址“养在深闺”,游客几无,其文化价值的光芒远未为人知。

说起街巷中的“文化之旅”,大学生们一说一大把“故事”。简氏祖祠是为纪念广东南汉状元简文会而建的,原建于中山五路桂香街,后由南洋烟草公司董事简照南兄弟倡议迁建盘福路。祖祠坐北向南,三路三进,属岭南清式祠堂建筑形式。南海人简文会是广东九位状元的第二位,官至右丞,后因直谏被贬至粤北祯州,为民兴利除弊,死于任上。

“如今的简氏祖祠位于第27中学内,已为世人遗忘”,祖祠正门对着该校食堂,大门左右两侧用铁栏围成体育器材室,放置跳马等器具。祖祠里面为该校室内体育室,乒乓球台、双杠随处可见。祖祠外围一些房屋辟为了学校办公场所。

位于西湖路流水井的庐江书院又名何家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是清代何氏家族子弟来广州赴考时的饮食起居及温习读书之地。书院门楼为锅耳风火山墙、磁筒瓦面、绿琉璃瓦剪边,高两层,门上镶石额《何家祠道》。正祠深三进,各间门上有石额如“新会房”、“恩平房”等。

当年的书院现在已变成“大杂院”,中间三进为幼儿园所用。其他各房也已住满几十户人家,各户门前晾着衣服、摆着花草杂物;书院大门口满是水果摊。

濠畔清真寺则“僻居深巷人不知”,它位于人民中路濠畔街378号,又名濠畔寺。明朝平定天下后,为方便进驻广州的回军军眷膜拜而建。该寺建筑按南方园林布局,结构精美。在当时成为广州穆斯林经商、聚礼、传教、办学之所。现存寺门和大殿。

濠畔寺正对着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寺门经常紧闭,门口时常可见几个坐着纳凉的高龄老人。右侧铁门半掩,从那可以看到寺内大殿,但非穆斯林是禁止进入的。家住附近的吴晓老伯说他经常穿过这条街,但濠畔寺里头是什么样子,他一点也不知道。

越秀区团委组织的这次“古越拾遗,寻根探源”旅游资源调研活动,青年志愿者们就这样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中,他们一路考察了潮州会馆、同文馆、豫章书院、蕃坊等一批潜在景点,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遗址及其文字资料进行了搜寻整理,他们试图把分散的遗址“串”起来,确定了古遗址类、革命遗址类两条景线框架。

越秀区素有“掘地三尺尽是古迹”的美誉,越秀区团委的调查显示,95%的越秀市民认为越秀区尚存许多可开发的历史人文资源,而愿意参加越秀区历史人文旅游线路的占了87.5%。区团委希望通过调研能对历史资源的保护开发起作用,让更多市民认识它们。

区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些鲜为人知的景点历史价值很大,有不少本身就是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部分文物开发价值较高,如潮州会馆、庐江书院等,保持原状程度较高,特别是潮州会馆,其建筑结构特殊,木雕石雕艺术价值很高,可以结合区里打造沿江路休闲街进行开发。

当然开发这些文化遗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许多的路要走。越秀区有关负责人称,对古迹开发开放问题应持审慎态度,古迹的开发开放,在方式、管理、经济利益上都存在着复杂性。(编辑:冯怡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