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乡愁故里”永春:让游子获得思乡慰藉 让乡愁拥有栖身之所

句子大全 2012-04-03 00:47:19
相关推荐

2013年12月25日,以余光中诗作为背景,泉州本土打造的大型交响诗剧《乡愁》在永春人民会场演出。(姚德纯 摄)

乡愁何寄,只有还乡才能慰藉游子情怀

当年离开中国大陆时,余光中是21岁的青年。他离开大陆后到台湾,在美国呆了几年,又在香港生活十年。

1972年,余光中第三次去美国之后回台湾。因为大陆“文革”还没有结束,在台湾的诗人觉得此生回大陆的希望很渺茫。他被鲍勃·迪伦著名的民谣《答案在风中飘荡》触动,有感于歌词“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称作是一个人?一只白鸽要翱翔多少海洋才能安息在沙滩上?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尤其是三段歌词中的叠句“我的朋友,答案在随风飘荡,答案随风而逝”更是让诗人泪流满面。故乡不能回去,他在这样的感伤和怀想中写下了《乡愁》诗。

余光中曾写信给诗人流沙河,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在《乡愁》诗面世10年后,流沙河写下了入选中学教材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诗。当年,因为流沙河在《星星》诗刊当编辑,他读到《乡愁》并推介。很快,这首诗家喻户晓,成为两岸都入选教材的诗。

对于乡愁而言,还乡是惟一的解药。1992年,《乡愁》发表整整20年之后,余光中应邀到北京讲学,回到阔别43年的大陆。他写下“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诗句。

2003年,余光中真正回故乡,他和福师大教授孙绍振在福州聊“我的四个假想敌”,两个人大谈父亲对女儿的爱和文学作品的人性光辉。也是这年9月17日晚,余光中回到阔别69年后的家乡泉州永春,在永春人民大会堂作了个文学报告,说到浪子只有在离乡去国后才会明白对家国的真情。

12年前,在永春的这次报告会中,余光中遗憾自己闽南话说不好。乡音已改,他对6岁那年的故乡行还留有印记。那次,他从南京回到永春的家中呆了半年。他回忆乡村的道路,自家的祖屋,还有小时候夜里吃的点心。还用闽南话说了“吃紧弄破碗”(贪吃太快打坏了饭碗)。”当年,他在村俗“装阁”活动中还被打扮成“状元郎”,被抬着游了一次乡。

第二天早上,余光中回到洋上村,全村人出动来迎接他回来。一向随和的他和夫人到祖祠“凌乾堂”祭奠祖先时,拒绝了尾随的记者拍照,在准备的供品前点燃三炷香,向祖宗三鞠躬后虔诚地诵读自己拟的祭文。

《乡愁中国·永春记忆》系列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